绿色金融支持下中央企业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3

绿色金融支持下中央企业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武猛

中交资本控股有限公司

摘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不仅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更是绿色金融领域支持与服务的核心目标。因此,国家已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升至国资央企发展的战略高度。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势头强劲,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增强,逐步构建起了以绿色信贷为核心,涵盖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绿色租赁以及碳金融等多元化产品在内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本文基于对相关概念的深入研究,全面分析了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并深入探讨了中央企业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发展需求。针对这些需求,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旨在助力中央企业实现创新型的可持续发展,共同为构建绿色、低碳的未来贡献力量。

关键词:绿色金融;中央企业;创新发展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指出:“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关乎人民福祉,更决定着民族的未来。”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政府进一步强调了发展市场化的绿色创新机构的重要性,这些机构将致力于提供更加精准匹配的绿色金融供给。相较于传统金融,绿色金融要求金融业以环境保护为核心业务,全面考量潜在的环境效益与风险在金融服务中。这将有助于引导社会资本流向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等环境友好型领域,实现金融资源的绿色优化配置。这一举措体现了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坚定决心。然而,在现阶段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许多金融企业对绿色金融的理解尚显浅显,往往停留在满足基本环境标准的层面,缺乏对绿色金融产品体系的深度创新和服务能力的有效提升。这导致所提供的绿色金融支持力度有限,可借鉴的经验也相对匮乏。因此,中央企业肩负重任,必须有效提升绿色金融的服务支撑能力,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有序推进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开发,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一、绿色金融的相关内涵

(一)绿色金融概念

绿色金融,这一理念是传统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度交融,旨在纠正金融资源长期倾向于传统“高污染、高能耗、资源消耗大”行业的配置问题,从而推动绿色环保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已明确指出,我国需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体系;而在二十大报告中,也进一步强调了持续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性。

2016年,我国人民银行牵头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顶层设计提供了明确方向,并对绿色金融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详尽的阐释。这份指导意见清晰地阐明了绿色金融的核心理念,即致力于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以及环保节约事业的推进。具体而言,绿色金融通过为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提供投融资、项目运营及风险管理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实现了对绿色产业的深度支持。同时,绿色金融产品作为传统金融产品与绿色领域的有机结合,为推动我国绿色金融事业的迅猛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二)绿色创新概念

绿色创新的概念最早由FusslerJames20世纪90年代提出,它指的是开发那些既能带来商业价值,又能显著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新产品、新服务或新管理体系的过程。绿色创新不仅彰显了企业在社会责任层面对绿色理念的追求,更融合了经济发展角度下的创新思维。这种创新方式不仅有助于应对环境问题、提升企业的环境绩效,更能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差异化经营策略,从而显著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通过绿色创新,企业不仅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还能够为社会和经济的绿色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一)绿色信贷

绿色信贷,即金融机构向企(事)业法人或符合借款条件的组织发放的专项贷款,旨在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及资源的高效节约利用。其资金主要投向环保节能、清洁能源和绿色行业等领域。作为我国绿色金融的主体,绿色信贷在绿色金融整体规模中占据约90%的比重,且一直维持着稳健的增长态势。我国已构建“基础+特色”的绿色信贷产品体系,其中绿创贷、环保贷、节水贷等特色产品为绿色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注入了活力。

(二)绿色债券

绿色债券,是专为支持符合特定条件的绿色产业、项目或经济活动筹集资金而发行的有价证券。近年来,我国在绿色债券的顶层设计方面不断完善,标准化工作也在持续深化。在追求“双碳”目标的背景下,绿色债券的品种日益丰富。特别是2021年推出的“碳中和债”,其资金用途更加聚焦,项目选择更为精准,信息披露透明度更高,环境效益评估更加量化,为绿色债券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绿色保险

广义的绿色保险涵盖了系列保险服务,旨在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包括气候保险、巨灾保险、森林保险等。随着市场的深化,可再生能源项目保险、节能保险等也在持续开发中。尽管绿色保险在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但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新发展,构建了“1+4+2+1”绿色保险创新实践体系,即出台“1”套绿色保险标准指引,覆盖绿色能源、绿色交通、减污降碳、生态环境保护等“

4”大绿色保险产品领域,创新“2”类生态活动创新模式,搭建“1”个保险企业绿色运营体系,成为首个明确提出可持续保险战略规划、进行体系化创新的保险企业。

(四)绿色基金

绿色基金在推动企业战略转型、提升社会声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绿色基金主要包括政府引导设立、中央企业牵头设立、金融机构和企业发起设立以及PPP绿色项目基金等模式,涵盖绿色产业基金、碳基金等多个类别,为绿色项目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

(五)碳金融

碳金融,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工具,致力于通过金融市场的力量应对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挑战,进而推动可持续发展。它涵盖多个领域,包括碳交易、碳资产投资、碳信贷以及碳保险等,旨在以多元化的方式助力全球减碳行动。碳金融的核心在于将减排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通过市场机制的运作,实现碳减排目标,从而构建一个更为环保、高效的经济体系。碳金融的概念起源于《京都议定书》,该议定书不仅提出了碳交易和碳排放权的概念,更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框架。碳金融不仅具有解决环境问题的功能,更能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

三、我国中央企业绿色金融创新发展需求

(一)综合金融服务需求

作为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中央企业在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征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预计资金需求将达到数十万亿元量级。根据规划,到2025年,中央企业的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要分别比2020年下降15%18%。为此,中央企业亟需充分利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信托和绿色租赁等金融工具,以满足碳达峰行动所需的多元化融资需求,同时降低潜在风险,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二)产业资本投资需求

中央企业在碳达峰行动中不仅面临着资金挑战,更蕴含着丰富的科技攻关与创新应用需求。至2025年,中央企业需取得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的积极进展,而至2030年则期望在绿色低碳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央企业需要借助绿色产业基金、碳基金等方式,推动内部绿色低碳技术的孵化,并引入行业内领先的技术示范。同时,通过赋能式的投后管理,促进外部技术的引进和内部技术的输出,从而加速中央企业技术创新的步伐。

(三)碳资产管理需求

随着碳达峰行动的深入推进,中央企业对碳资产管理和碳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凸显。国资委明确要求中央企业提升碳排放管理能力,建立健全碳排放的统计、监测、核查、报告和披露体系,加强在二氧化碳排放统计能力方面的内外部合作。同时,中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亦需进一步提升碳交易管理能力,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碳排放挑战。为此,中央企业应加快建立健全碳交易管理机制,确保碳交易活动的规范与高效。对于具备条件的中央企业,更应积极设立专业的碳交易管理机构,以便更加精准、有效地管理碳交易业务。此外,中央企业还应积极参与全国和区域的碳排放交易,通过市场手段优化碳排放配置,降低碳排放成本。同时,开发碳汇项目和CCER项目也是中央企业的重要任务,这些项目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碳减排能力,还能为企业带来额外的经济效益。通过这些措施,中央企业能够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四、绿色金融支持下中央企业创新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一)把握政策导向、综合运用多元金融服务工具

为支持中央企业的创新发展,建议采用“综合金融服务+产业资本投资+碳资产管理”的综合策略。通过加大绿色信贷的投放力度,精准满足碳达峰行动主体的资金需求,特别是在规模化发展的重点领域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利用绿色债券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助力绿色债券目录内相关领域的蓬勃发展。此外,绿色信托和绿色租赁等金融工具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符合其特点的领域提供额外能力支持。绿色保险则为碳达峰行动的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提供风险保障,确保项目的稳健推进。在低碳零碳负碳先进技术领域,积极开展绿色股权投资,与多方共同设立产业基金和科创基金,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同时,成立碳资产管理公司,全面开展碳排放采集、核算和评价工作,摸清中央企业的碳资产状况,进一步提升其“碳”竞争力。

(二)充分利用绿色金融市场化手段、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绿色金融作为重要的市场力量,致力于优化资源配置,推动资金更多流向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激励市场主体积极拥抱绿色转型,从而有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央企,作为国家安全与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支柱,同时也是碳排放的重要源头,理应在国家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中扮演引领示范的角色。在推动央企深入落实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绿色金融的积极作用至关重要。这将有助于借助市场机制的力量,持续推动碳减排工作取得实效,最终促成央企自身发展与环境保护、社会进步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新篇章。

(三)深化银企合作新局面、健全绿色金融支持体系

我国作为世界核证减排量一级市场上的最大供应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空间广阔。各大央企与商业银行在碳金融产品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合作潜力。进一步推动银企之间的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同时,加快绿色投行业务的发展步伐,通过商业银行推出的绿债、资产证券化、产业基金等多种方式,引领央企绿色投行业务的创新发展。此外,中央企业要深化与金融企业和金融研究院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推动金融企业能够为中央企业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融资

+融智”服务,共同推动绿色金融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总结

绿色金融不仅可以通过调配资金流向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环保意识和降低碳排放,还可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引导企业投融资绿色方向。本文在相关概念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深入剖析中央企业绿色金融创新发展需求,并针对需求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助力中央企业创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琳. “双碳目标下商业银行服务战略客户机遇和对策 [J]. 财讯, 2023, (12): 89-91.

[2]彭中,游保德. 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助推能源央企低碳转型研究 [J]. 农银学刊, 2023, (03): 15-19.

[3]李静. 大型央企打造数字化金融枢纽发展绿色金融的探索 [J]. 国际商务财会, 2022, (23): 26-29.

[4]侯晓,曹建军,李源,. 绿色金融助力绿色低碳转型创新与实践 [J]. 企业家, 2022, (S2): 81-83.

[5]张妺,柴琪琦. 能源央企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的实践与创新 [J]. 企业管理, 2022, (S1): 440-441.

[6]赵天泽. 浅析双碳背景下商业银行助力央企绿色产业发展 [J]. 农银学刊, 2022, (03): 41-44.

[7]刘昆. 绿色基金助力环境产业发展的央企新实践 [J]. 审计观察, 2018, (04): 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