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视域下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视域下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李辉 王兴亮 

武警河北省总队某部  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把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党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这一重要论断,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背景下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目标任务、重点领域和工作机制,为深化军民融合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军民融合发展是国家战略,是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重要依托,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和政府把军民融合作为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和行动指南。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视域下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必须深刻领会中央关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战略部署,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大局出发,把握好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积极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为建设强大巩固国防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字:中国社会经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前言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适应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适应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客观需要,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所处的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明确指出,“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党中央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战略抉择”。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是对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地位的最好诠释。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方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所作出的重大决策。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视域下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策略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化军民融合发展基础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围绕增强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这一主要任务,不断强化军民融合发展的基础。首先要以军事需求牵引经济建设。发挥国防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增强军事需求对经济建设的牵引作用,建立军地信息共享平台,拓宽军民融合领域和渠道,促进军事需求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融合发展。其次以优势资源推动融合发展。要充分发挥国防科技工业在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动力支撑。围绕重点军工领域,例如军用舰船、微电子研发等项目制定符合特色的“民参军”目录,同时甄选出国家级、省级目录等企业进行奖励。以此来支持企业承接政府军民融合项目,只有切实强化经济建设,以经济基础作为军民融合的坚实基础,才能够更好助力军民融合发展。

(二)以军地优势互补为关键,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军民融合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很多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改革创新、攻坚克难。要把军民融合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以军地优势互补为关键,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从“军转民”到“民参军”的转变。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国家战略和国家安全角度出发,明确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统筹协调的发展思路和基本原则。要打破军地分割、部门分割、行业分割的束缚,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推动国防领域的各项改革举措有机衔接、有序衔接、有效衔接。同时为了更好的实现军民互通互融,可以加大发展军事博物、军训扩展、特色运动、旅游休闲、居民产业园等产业,切实利用军地优势加大军民融合。

(三)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为保障,夯实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基础

法律法规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基石。要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就必须用法律法规的形式把中央关于军民融合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政策要求固定下来,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并使其成为规范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基本行为准则。目前,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军地立法相脱节。中央提出的一些重要政策、部署和要求,在地方有关部门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贯彻落实;二是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在这方面已经颁布了不少法律法规,但有些制度规定比较原则、内容比较概括、可操作性不强;三是法律法规执行不够严格。有的地方和部门对中央政策理解不够透彻,执行力度不够,在制定涉及军民融合的政策时,有的存在不符合实际、脱离实际情况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加强立法调研,深入研究论证,及时出台相关政策规定,进一步加大对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和执行机制,为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四)以政策制度创新为突破口,推进军民融合发展规范化法治化

政策制度是军民融合发展的“四梁八柱”,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从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实践来看,政策制度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起到了导向和保障的作用。但受传统体制机制制约,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政策制度还不够完善、不够合理,突出表现在政策制度滞后于改革实践,“瓶颈”问题仍然突出。要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必须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以政策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规范化法治化进程。要加强顶层设计,全面系统规划。以《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意见》为指导,加快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政策制度的顶层设计。

二、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也是军民融合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视域下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必须深刻领会中央关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战略部署,在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指引下,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深化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规律的认识。必须充分认清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全面把握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必须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纳入国家总体安全和社会经济安全总体布局中进行谋划,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积极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为建设强大巩固国防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袁超越.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内在需求与实现路径[J].学习与实践,2021(11):12-15.

[2]陶春丽.习近平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创新性探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