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7
/ 2

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李燕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第二小学校   617200

摘要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凸显。外界因素的影响使得许多小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德育教育在每个课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小学教学中,德育的有效渗透不仅可以促进德育和语文的共同发展,而且对于当前的小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对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小学德育;教育;有效途径

引言

在小学教育阶段,品德教育是对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方面的教育核心。班主任应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积极变革教学方式,落实课程要求,促进学生全面自我发展。生命教育是德育教育核心,教师需将小学德育教育与生命教育深度融合,以思想、情感、安全教育为载体,不断贯穿体现生命教育。这对于德育革新和小学生身心健康、活泼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为实施德育教育活动且注重学生生命教育,教师应持重返璞,关注小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增加生命教育内容,提升小学生生命意识。

一、组织主题班会,营造氛围

主题班会是一种相对于正规教育方式而言更为活跃的教育方式,通过班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更加专注地聆听,从而极大地提升教育效果。同时,教师可以巧妙地在班会中引入素质修养培养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道德修养的热情。在小学阶段,学生们通常更偏向感性,容易被情感所感动。教师们可以针对孩子们的这一特点,在主题班会上与孩子们进行适当的互动交流,以亲切的语言让孩子们深刻认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针对小学阶段孩子们对故事的好奇心,可以讲一些生动有趣、易于理解的故事。一个小故事片段便能引起孩子们广泛思考,使代入感十分强烈。针对这一点,可以讲述一些德育主题,即有关优良素质修养的故事。让孩子们自己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深入体会一个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的令人愉悦。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不仅可以在生动有趣的过程中学习,还可以自主地培养优良的品德素养,达到了潜移默化的效果。在班会上对孩子们进行思想引导,是一种事半功倍的高效方法。

二、开展班级德育集体活动,提升班级团队凝聚活力

小学德育工作的核心理念正在不断提升。班级集体活动已成为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通过组织集体活动,提高班级团结凝聚力和活跃度。例如,学校开展集体竞技活动时,教师可在此机会下,鼓励班级同学积极参与报名,并与他们联手制定选拔规则,共同开展训练活动,加强集体凝聚力。在竞赛项目不同的情况下,教师具备有效的竞赛筹备能力,可以科学地设计德育实施方案,让学生深刻体验到团队的凝聚力和荣誉感。教师还可以指导每位学生发挥个人特长,为班级团队贡献自己的价值。教师应认识到自己是班级的领导者,并担负着重要的角色,不能被忽视。教师必须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教师同样是班级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这对于未来的德育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了解学生的社交方式与习惯,协助其融入社交圈

在小学德育教育体系中,忽视学生的社交习惯易发生。然而,在如今社交通信科技发展迅速的时代,学生的社交方式变得更为多样化。有些学生同时具备多种线上社交方式,进一步凸显了在智能、科技、互联网时代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应积极掌握当代小学生的社交方式和习惯,并进行有效分析和引导,帮助他们融入集体社交之中。举例来说,许多学生更注重游戏中的社交体验。作为教师,可以参与并分析学生常玩的游戏,掌握他们的兴趣点和感受。通过各种社交平台积极引导学生,从朋友的视角出发给予意见和帮助,并将德育理念贯穿其中,从根本上避免激发学生的叛逆和极端思想。教师可协助学生在高质量社交平台上展开交流,针对学生的性格和技能特点,推荐适宜的社交集体,如漫画联盟、琵琶爱好者、足球中学队等,帮助其扩充社交圈子,提高交际沟通能力和兴趣爱好,为其未来的成长道路增添乐趣。

四、理论结合实践,提高个人品质

实践是一种有益的方式,可增强认知能力和丰富情感体验。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时,应付诸行动,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并将所学德育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他们应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和提高人格素养。因此,教师需在教学中积极创新,敢于突破传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供实际的应用机会,引导学生以行动实现和谐生活,共同创造美好未来。比如,在学习“美化我们的校园”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展示校园迷人的风景,唤起学生对保护校园环境的意识,之后带领学生参与“我为校园献力”的实践活动,如维修设施、清洁卫生等。学生可提出相关建议,为校园建设出谋划策,展现自身的创新力。这项实践活动不仅能完善德育要求,激发学生对校园生活的热爱,更能让其珍惜美好的校园环境,传递对公共环境的关爱。

结语

整体来讲,基于立德树人背景进行小学德育的探究十分必要。教师应优先了解德育在其所处的教育阶段的重要意义,然后根据时代发展及社会对人才素质培养的需求进行校内德育规划。教师还需根据教育实施的实际效果,持续改进德育活动计划及评价制度,引导学生逐渐理解品德提升及自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其中。在家校协作期间,教授还应就学生的日常表现向家长提供适当的指导,并加强校外德育监督,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仝西德,孙倩.德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2020(01):16-17.

[2]王世鸿.浅谈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进行德育教学[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12):88.

[3]徐增霞.德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创新[J].教育艺术,201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