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常见问题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7
/ 2

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常见问题与对策

曹长海 

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公司嘉峪关工务段 甘肃嘉峪关  735100

【摘要】自我国中国铁路建成100多年以来,为我国交通运输事业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十分关键的促进作用,还在当今时代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铁路事业也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工作也受到了各界的高度重视。本文章主要分析了当前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几点铁路线路养护工作优化对策。

【关键词】铁路工务线路;养护;问题;对策

在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铁路建设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出来,并在短时间内获得了跳跃性的发展。但是伴随着列车运行时间的逐渐积累,铁路线路也会逐渐出现一定的损坏或变形等问题,不仅严重影响着列车运行质量,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列车运行安全,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线路实际运行寿命。因此为了提升铁路运行质量,铁路相关部门加强对养护工作的重视,并优化当前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养护工作质量尤为重要。

一、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常见问题

(一)信息传递不及时,检测方式落后

在线路养护工作开展过程中,检测信息如果不能及时传递,将直接影响着养护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而线路检测工作需要经过养护人员检查后将信息传递给相应车间,并由车间工作人员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后,再敲定合理性的养护计划。而在此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信息传递脱节的问题,影响了养护工作开展效率。除此之外,传统的检测方式也已经无法跟进列车更新迭代的脚步,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养护工作的开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养护工作者及时革新养护工作观念,引进先进的检测技术,也是非常必要的。

(二)养护手段与轨道结构存在差异

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不同地域下的线路路段轨道结构特点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因此在开展养护工作过程当中,就必须根据线路轨道的特性来制定合理的养护方案。例如,对于地质自然环境条件良好的平原地区线路,仅需要完成日常养护检查工作。而针对于高原地区这部分地质环境较为恶劣的线路,就要定期性检查钢轨伤损情况,尽可能规避钢轨断裂等安全隐患,为列车的平稳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二、铁路工务线路养护策略

(一)强化维修人员业务技能培训

要想铁路养护计划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得以有效落实,就必须为铁路的正常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换个角度来说,也就是要加强铁路养护人员工作能力的培养。养护人员是铁路线路养护的主要实施者,因此铁路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技术水平将会对养护作业的实际成效与质量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就此而言,铁路维护部门就要在高度重视养护技术计划落实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养护人员专业技能的重视程度,以专业的技术水准来为线路养护工作成效与效率的优化提供保障。在此基础上还应当构建合理性的奖惩机制,对于在养护工作中表现优异的工作人员予以奖励,而在工作当中态度不端正,或因为一个人疏忽大意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员工应当予以处罚,通过这一手段来尽可能地降低养护工作中失误、违规等现象出现的概率。与此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业绩考核制度,通过适当性地向养护人员施加压力来提升他们工作的效率与动力。

(二)完善检测体系

要想保障铁路养护工作顺利进行,就要对当前所应用的检测体系进行相应的优化,从而保障铁路线路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性被发现,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避免问题进一步恶化。因此相关工作者就可以充分发挥轨道检测车的优势,并借助计算机技术来完成对检测信号的实时监控,并以列车运行状态数据信息为核心构建相应的网络系统,这样一来,才能够保障在铁路设备养护工作中得到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轨道检测车在轨道线路养护工作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也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这是因为轨道检测车的功能较多,且覆盖范围广泛,因此轨道检测车在实际线路养护工作当中的应用水平已然成为了检测轨道养护工作标准的一项核心内容。轨道检测车不仅能够快速完成对轨道参数的检测,还能够帮助养护工作者全面性掌握轨道的垂向以及横向的不平顺问题,同时还能够反映出列车车体的加速度数据。而养护工作者通过相关电子设备以及传感器所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整合,不仅能够保障参数图表以及总结报告制定的准确性,还能够以此数据为基础对铁路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实时掌握轨道的不平顺问题程度。而在我国铁路轨道养护工作当中所广泛应用的GJ-4轨道检测车就实际应用了惯性基准测量原理,并结合了光电、陀螺以及数字化等先进技术,能够能够对铁路轨道实现无接触检测。并将所检测到的数据信息传送至接收装置,并通过处理器的系统性处理之后将最终的数据信息上传至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最终由该系统来完成,对于这些信息的修正、补偿以及合成等处理,为养护工作人员制定相应的维修计划,提供强有力的准确数据支撑。

(三)合理制定线路设备养护流程

  1. 铁路线路设备问题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在不同地域的气候条件以及季节变化的影响下,铁路线路的设备问题也会受其影响出现一定的变化,因此养护工作要想得到顺利开展,就必须摸清各个季节容易出现的铁路线路问题,根据以往的实践经验以及季节的变化,对线路问题进行相应的检查,第一时间掌握相应的数据信息并进行深入的整理和分析,同时还要将这些问题构建铁路养护信息资源库,这样一来就能够保障在后续养护工作开展过程中快速分析问题变化的原因以及规律,从而推动铁路公务线路维修工作效率的显著提升。

  1. 不断优化铁路工务线路维修方法

要想提升铁路公务线路养护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就必须就当前所应用的维修方法进行优化,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铁路质量源头治理工作。积极引进先进的维修技术,就当前铁路维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解决计划,同时全方位加强养护工作开展效率和管理质量。而在铁路使用以及列车运行的过程当中,列车的速度以及其他外界环境都会对铁路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铁路必然会出现各种病害影响着列车运行安全以及线路的正常使用。就此而言,铁路部门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公务线路养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养护工作实际开展效率,优化安全管理体系,打造高素质专业性的铁路养护工作团队。

(四)加强对养护维修人员管理,构建科学奖惩机制

高层、中层以及低层的操作人员共同构成了铁路养护系统,而这些操作人员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因此,要想保障铁路公务线路养护工作顺利开展就要提升工作人员管理的有效性。铁路养护以及铁路线路的维护工作,本身就具有鲜明的复杂性和繁琐性,再加上线路施工规模一般较大施工过程中的劳动人员也较为密集,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为养护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其中最为核心的一项因素就是临时操作人员管理。因为这部分养护人员的素质相对较低,且安全意识也尚未形成,这也就导致了在养护工作进行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较大的安全隐患,而养护工作对于铁路运输安全性的保障也差强人意。基于此,铁路养护工作管理者不仅要加强对养护工作开展效率以及养护质量的重视,还要加强对养护系统内部操作人员的管理,定期性开展对铁路公路线路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活动,使其形成安全防护意识。与此同时还要做好铁路线路养护施工团队的优化,对于无法胜任的操作人员给予相应的惩罚或者直接辞退,以此来保障养护工作的质量,从养护层面为铁路线路安全运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结束语】

如上述所言,铁路工务线路的养护工作是保障列车运行安全的根本,因此以防治与养护相结合为养护工作开展基本原则,分析当前铁路公路线路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优化方法和改进对策,是当前养护工作优化的重点内容,也是促进铁路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项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1]秦永伟. 提高铁路工务线路维修质量的措施[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05):183-186.

[2]张海波. 浅析普速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常见问题与对策[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0):218.

[3]刘宝平. 铁路工务线路养护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J]. 交通建设与管理,2014,(20):207-208.

[4]蒲巍. 铁路线路现代化机械养护的探讨[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04):18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