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6
/ 2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

张瑞香

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神经康复科 江苏 扬州 225003 

【摘要】目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综合康复治疗对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间8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综合康复治疗),各44例,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运动功能与生活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与躯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综合康复疗法可有效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促进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运动功能;改善效果 

脑卒中后偏瘫主要是由于脑卒中而导致的瘫痪,并且经常累及身体一侧。其可能是由于脑部炎症、脑血管疾病、缺血性脑卒中等疾病所致。一些脑内的炎症或感染会对大脑的结构和功能造成损伤,从而引起偏瘫。如果患者有脑动脉瘤等脑血管疾病,也会引起脑卒中后偏瘫[1]。一些神经紊乱,如帕金森症等,也会导致神经系统的损害,从而导致肢体的瘫痪。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病因,主要是由于血液循环不畅,造成脑组织缺氧或坏死,这种类型的脑卒中多是由于脑动脉狭窄等所致[2]。基于此,本研究以本院脑卒中偏瘫患者为例,对综合康复治疗的应用效果展开了重点分析,并展开如下阐述。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间8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中,年龄40~80岁,均值(60.12±2.38)岁;体质量指数(BMI)20~27 kg/m 2,平均

(24.25±0.16)kg/m 2观察组中,年龄41~79岁,均值(60.10±2.41)岁;体质量指数(BMI)20~26 kg/m 2,平均(24.21±0.17)kg/m 2。上述资料对比无较大差异(P>0.05),符合比较标准。

1.2方法

1.2.1对照组

按照规范的医疗程序,对患者进行常规的血压控制等,同时,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监控。在此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了基本的康复训练。

1.2.2观察组

(1)强制性运动疗法。采用强制性手套佩戴方法,对患侧上肢的使用进行限制,引导患者使用患侧上肢完成日常活动,并根据患者的耐受性等来调节动作的强度等,每次2小时,每周3次。(2)神经肌肉促进方法。在进行翻身、站立平衡等功能训练时,还可以进行日常活动能力的锻炼,如刷牙、进食等,要按照患者的病情,进行循序渐进的练习,每小时一次,每天1次。(3)中医针刺和物理治疗。采用“提、捻”等手法,在患者头部和患侧上肢等部位进行针刺,每次30分钟,每天1次,每周5次。采用红外线理疗仪进行局部加热等,频谱调整到2-25µ m,功率为230 W,用治疗板直接对裸露患肢进行照射,间距20-30 cm,间隔15分钟更换一个部位,一天一次,每周5次。

1.3观察指标

1.3.1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利用Barthel指数(BI)对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满分100分,评分与生活能力成正比;利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估表对两组运动功能进行评分,满分100分,评分与运动功能成正比。

1.3.2生活质量评分:利用WHO生活质量量表(WHOQL-BREF),对两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与躯体功能进行评分,评分和生活质量成正比。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以%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以(±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运动功能与生活能力评分

治疗后,观察组的运动功能与生活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运动功能与生活能力评分(,分)

分组

例数

BI评分

FMA评分

治疗前

治疗3个月后

治疗前

治疗3个月后

对照组

44

19.13±2.53

51.46±2.26

49.35±2.16

70.85±2.14

观察组

44

19.09±2.32

86.19±2.38

49.31±2.20

83.02±2.15

t

0.077

70.191

0.086

26.612

P

0.939

0.000

0.932

0.000

2.2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

观察组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与躯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分)

分组

例数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躯体功能

对照组

44

76.81±2.26

76.16±2.18

75.25±2.36

观察组

44

95.13±2.32

95.19±2.45

94.23±2.14

t

37.520

38.491

39.790

P

0.000

0.000

0.000

3讨论

脑卒中属于神经系统疾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肢体瘫痪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脑卒中一旦发生瘫痪,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会导致严重的运动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对于脑卒中瘫痪患者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对于此类患者,综合康复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使其尽快恢复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3]

综合康复治疗集物理治疗、运动治疗等于一体,使患者丧失的运动功能得以恢复。物理疗法是指对患者进行按摩、针灸等,使患者的肌力及关节活动度得到有效的恢复;运动治疗是指对患者进行肢体康复训练,可以使患者回归到正常的生活状态。在实验中,对比两组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评分,说明采用综合康复疗法,可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4]

总之,采用综合康复疗法可有效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促进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胡雪颖, 信馨, 米扬, 周春秀. 雷火灸联合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J]. 中医药导报, 2023, 29 (09): 72-74.

[2]史小燕. 中频脉冲治疗仪联合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 2023, 39 (16): 134-136.

[3]许保闪, 林晓光.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究[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 7 (04): 60-62.

[4]李林姝, 赵婷.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及神经功能的干预效果——评《脑卒中康复护理》[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2, 39 (06): 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