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性思维方式的批判与重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30
/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性思维方式的批判与重构

张爽

黑龙江大学150080

摘要: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性思维方式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与重构。现代性思维方式往往以物质利益为衡量标准,片面追求物质财富,忽视了人的精神需求和全面发展。同时,它倾向于将复杂事物简化为简单元素,以及将主体与客体截然分开,这些都导致了认识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文旨在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批判现代性思维方式的局限性,并提出其重构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性;思维方式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性思维方式逐渐成为主导人们思考和行为的重要模式。然而,这种思维方式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片面追求物质利益、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等。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深刻的社会科学理论,对现代性思维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并提出了重构的思维方式,以引导人们更加全面、科学地认识世界和自己。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性思维方式的批判

1批判片面追求物质利益的思维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物质利益的追求往往被置于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很多人将其视为衡量一切价值的唯一标准。这种思维方式导致了一种偏颇的价值观,使得人们过度关注物质财富的积累和获取,而忽视了人的精神需求、社会关系以及个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这种片面追求物质利益的思维方式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不仅仅是物质存在,更是具有社会属性和精神需求的存在。因此,将物质利益视为衡量一切的标准是片面的,它忽略了人的多维需求和复杂性。人不仅有物质需求,还有对知识的追求、对美的向往、对亲情的珍视以及对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这些非物质层面的需求,同样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它们的重要性会超过物质利益。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应该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的基础上,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和全面发展。这包括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培养道德品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等。通过这样的追求,人们能够获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的生活。

2批判机械论和还原论的思维方式

现代性思维中,有一种倾向是将复杂的事物简化为基本的元素和单一的规律,这种倾向体现在机械论和还原论的思维方式中。机械论将自然界和其中的现象视为类似于机械系统的运作,而还原论则试图将高级、复杂的现象还原为低级、简单的组成部分。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这种思维方式提出了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机械论和还原论的思维方式忽略了事物的整体性和复杂性。世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机械地将事物拆解成简单的元素,或者将高级现象简单地还原为基本组成部分,都会失去对事物真实面貌的把握。这种简化的思维方式在科学研究中有其局限性。它可能忽略了事物内部的复杂关系和动态变化,无法全面解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要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必须从整体和联系的角度出发,考虑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和发展变化。此外,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指出,机械论和还原论的思维方式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也存在问题。社会现象是复杂多变的,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简单地将社会现象还原为个人的行为或心理,或者机械地应用自然科学的规律来解释社会现象,都是片面的和不准确的。

3批判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

现代性思维方式中常见的一个误区是将主体(人)与客体(自然、社会等外部世界)截然分开,甚至将它们置于对立的状态。这种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疏离,以及对于人类活动对环境和社会影响的忽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这种思维方式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主体与客体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人类作为主体,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地认识和改造着外部世界。同时,外部世界也在不断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发展。这种相互作用使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形成了一个紧密的整体。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忽略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这种内在联系。它将人类置于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将自然和社会仅仅视为被人类利用和改造的对象,而忽视了人类活动对它们产生的深远影响。这种思维方式不仅阻碍了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入理解,也加剧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和对社会结构的冲击。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类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地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视自然和社会的规律,任意妄为。相反,人类应该在尊重自然和社会的基础上,寻求与它们的和谐发展。这种和谐不是简单的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思维方式的重构

1构建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批判现代性思维方式的同时,也提出了重构思维方式的理念。其中,构建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是其核心理念之一。这种思维方式将人置于思考的中心,不仅关注人的基本生存需求,更强调人的精神满足、社会关系和谐以及个人的全面发展。在这种思维方式的指导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和世界的关系,认识到自身不仅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更是具有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主体。通过关注人的精神需求,人们能够更加积极地探索内心世界,追求真、善、美的价值;通过关注社会关系,人们能够更加和谐地与他人共处,共同构建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通过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们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2构建整体性和复杂性的思维方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还倡导构建整体性和复杂性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要求人们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看待问题,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在认识和理解事物时,不能仅仅关注其表面现象或某个局部,而要深入挖掘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以及它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和互动。在这种思维方式的指导下,人们能够更加全面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避免片面和狭隘的认识。同时,这种思维方式也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和方案。

3构建实践第一的思维方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并据此提出了构建实践第一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真正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并不断地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这种思维方式的指导下,人们更加注重实践探索和创新发展。无论是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还是在社会治理、文化教育等领域,人们都积极地投身于实践中,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探索来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和发展路径。这种思维方式不仅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还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结束语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性思维方式的批判与重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批判现代性思维方式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以人为本、整体性和复杂性以及实践第一的思维方式,为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提供了更加科学、全面的指导。日后,还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和方法,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宏祥,庞立生.“现代性”批判的根本视阈:人的生存方式——开启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的微观视阈[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6,37(04):58-64.

[2]李全文,王国平.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哲学的辩证逻辑与实现方式[J].东南学术,2016,(04):22-27.

[3]余乃忠.现代性概念辨析——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勘释[J].湖南社会科学,2014,(03):29-32.

[4]何萍.新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念史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1,(05):6-15.

[5]蔡淑英.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范式研究[J].秦智,2023,(09):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