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生产制造质量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30
/ 2

浅谈企业生产制造质量管理

李伟铭

长春长客阿尔斯通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吉林长春 130062

摘要:为了提高企业生产制造的质量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各类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已经逐渐成为各行各业的需求。虽然一些企业生产制造的管理体系已经进入成熟阶段,但大多数企业生产制造的质量管理仍然停留在低水平的符合性阶段,真正能够实施落地并产生效益的并不多。企业生产制造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中所处的位置,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关键词:企业;生产制造;质量管理

1企业质量管理的现状

1.1企业质量管理的核心价值

企业质量管理的核心价值是实现“始于掌握顾客需求,终于满足顾客需求”。这意味着企业需要了解并掌握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然后通过产品和服务的设计、生产和提供,确保其能够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这是企业质量管理最基本的原则,也是企业获得成功和长期发展的关键。为了实现这一核心价值,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技术,如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等。同时,企业还需要注重员工培训和意识提升,加强质量文化的建设,营造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氛围。通过质量管理的核心价值实现,企业可以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2企业质量管理存在问题

企业过于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自身未来发展前景和消费者对产品的关注点,使得企业质量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首先,缺乏质量意识。一些企业缺乏对质量管理的重视,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制度,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缺陷较多,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客户满意度。其次,缺乏标准化管理。一些企业缺乏标准化管理意识,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和制度,导致生产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产品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再次,缺乏数据分析能力。一些企业缺乏对质量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不能有效地对产品质量进行监控和改进,导致产品质量难以得到持续提高。最后,缺乏质量文化。一些企业缺乏质量文化意识,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质量文化体系和制度,导致员工缺乏质量意识和责任心,影响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企业生产制造质量管理的措施

2.1加强员工素质培训

提高员工素质是企业进步的原动力,在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落地的过程中,需不断地让员工学习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管理方法,形成质量管理意识,做到全员参与,自觉地把质量管理体系的精髓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质量管理素质。除了采用企业内部岗位标兵“师傅带徒弟”的培训方式,也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拓宽眼界、开阔思路,学习先进理念和管理经验,不断提升质量管理体系的技能水平。把“写所需,做所写,记所做”的工作原则落实到位,通过工作流程化来查找分析,有效追溯闭环,以及层层滚动式的自我纠偏,提升质量管理体系意识,逐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落地工作,做到所有员工尽职尽责,事事有人管,管理不漏项。当然,如果没有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改进的机制,就可能出现各种影响质量管理体系落地的问题,使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渐显困难,最终导致名存实亡。

2.2严格的原材料选择与供应商管理

(1)企业应该根据产品制作所需的不同原材料类型,制定相应的原材料选择标准。通过明确的标准,企业可以有针对性地挑选合格的原材料,避免使用劣质或冒充的原材料。(2)企业需要积极寻找并与可靠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供应商的选择应考虑其信誉度、技术实力、生产能力以及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通过与优秀的供应商合作,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并及时解决供应链中的问题。(3)企业需要加强供应商的管理和监督,建立供应商评估机制,包括对供应商生产设备、生产工艺、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定期评估,并记录评估结果。同时,与供应商签订严格的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确保供应商有能力和意愿提供符合要求的原材料。(4)企业应制定明确的采购程序和标准操作规程,包括原材料供应商的审批程序、样品检验、验收标准等。通过严格的采购管理,确保每批原材料的来源可追溯,并对原材料进行充分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在严格执行原材料选择与供应商管理策略的过程中,企业还应加强内部团队的培训,帮助员工了解并掌握原材料质量的评估方法、采购管理流程和相关法律法规,增强他们对产品质量的责任感和敏感性。

2.3强化生产工艺控制

生产工艺控制是指通过科学的工艺流程设计、设备配置和操作规程等方法,实现对产品生产过程的精确控制和监测,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对此,企业应该制定标准化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

(1)生产工艺流程应包括原材料的处理、生产线的配置、生产过程的监测和控制等各个环节,以保证每个步骤都符合质量和安全要求。(2)操作规程应包括生产设备的操作规范、加工时间和温度等细节,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和稳定性。此外,企业需要选择适当的设备来支持生产工艺控制。不同类型的产品可能需要不同的生产设备和加工工艺。企业需要针对不同的产品类型,选用适当的设备和工艺,以保证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4强化产品检验与抽样检测

强化产品检验意味着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进行更加细致和全面的检验,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通过建立完善的检验流程和标准化的操作规范,企业可以对原材料的采购、加工过程、成品包装等环节进行严格的检查,以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抽样检测作为产品检验的一种重要方式,具有高效和经济的优势。企业可以根据抽样方案,选取一定数量的样品进行检测,以代表整个批次产品的质量状况。通过抽样检测,可以快速获得产品质量信息,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2.5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风险管理机制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应对,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产品质量和安全方面的风险。因此,企业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和分类,通过对生产过程、原材料、设备、人员等方面的评估,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和风险来源。按照严重程度和概率进行风险分类,确定优先处理的风险,为后续的风险控制和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此外,企业应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根据评估的风险情况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设备改进、工艺优化、操作规程修订等。同时,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在风险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在此基础上,企业应建立供应商评估和监控体系,确保供应商符合质量和安全要求。

3结语

长期的质量管理经验发现,对于生产制造企业进行质量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建立长期而有效地质量管理机制,能够做大化地实现企业、消费者、社会的三方共赢。

参考文献:

[1]金瑀哲.Y制造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系统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20.

[2]皮华春.探讨制造企业质量管理创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16):125-126.

[3]李晓飞.智能制造时代的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推进[J].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20,(05):28-33.

[4]蒙剑.智能制造企业质量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的研究[J].电子世界,2020,(05):15-16.

[5]蒋丽.生产制造企业质量管理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