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中地下岩体结构参数的实测与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30
/ 2

岩土工程勘察中地下岩体结构参数的实测与分析

刘亚

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地下岩体结构参数的实测与分析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采用地质雷达、岩芯分析、钻孔观测等多种勘察手段,对地下岩体的结构参数进行了实地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地下岩体的结构参数包括岩石的稳定性、节理的分布及性质等,对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影响。针对不同岩体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勘察和分析方法,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

关键词:地下岩体;结构参数;岩土工程勘察;地质雷达;岩芯分析

引言:

在岩土工程领域,地下岩体的结构参数对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影响,但其实测与分析一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本文旨在探讨地下岩体结构参数的实测与分析方法,通过多种勘察手段的综合运用,揭示地下岩体的内部特征与稳定性。这些研究成果对于优化工程设计、提高施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将详细介绍地质雷达、岩芯分析等方法的应用,以期为岩土工程勘察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地下岩体结构参数的实测方法

地下岩体结构参数的实测方法是地质工程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准确测量地下岩体的结构参数,可以为地质灾害防治、岩土工程设计和地下资源开发提供重要的依据。在实际工程中,常用的地下岩体结构参数包括岩体的强度、应力-应变特性以及岩体的裂隙参数等。为了准确获取这些参数,需要运用多种实测方法,其中包括地质勘察、地球物理勘探和岩石力学试验等。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能够为工程项目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从而降低工程风险,保障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一)地质勘察是获取地下岩体结构参数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地质勘察,工程人员可以对地下岩体的岩性、构造特征和裂隙分布等进行初步了解。常用的地质勘察方法包括地表地质调查、钻探和岩芯取样等。这些方法能够直接观测和采集地下岩体的实际样本,为后续的实测和分析提供基础数据。地质勘察的结果对于岩体工程的合理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降低工程风险。

(二)地球物理勘探是另一种获取地下岩体结构参数的重要手段。通过地球物理方法,可以非破坏性地获取地下岩体的一些物理性质和结构特征。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包括地震勘探、电阻率勘探和地磁勘探等。这些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地下岩体的分层结构、裂隙分布和岩性变化等情况,为工程设计提供重要参考。地球物理勘探的优势在于其覆盖范围广、速度快、成本低等特点,因此在地下岩体结构参数实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岩石力学试验是获取地下岩体结构参数的直接手段之一。通过岩石力学试验,可以直接测定地下岩体的强度、变形特性和裂隙参数等重要参数。常用的岩石力学试验包括抗压试验、拉伸试验、剪切试验和岩石裂隙参数测试等。这些试验方法能够直接反映岩体的力学性质和稳定性,为岩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参考。岩石力学试验的结果可以直接应用于工程计算和设计中,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和保障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地下岩体结构参数的分析与评估

地下岩体结构参数的分析与评估是地质工程中的关键步骤,对于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在获取了地下岩体的结构参数后,需要对这些参数进行深入分析和科学评估,以确定岩体的稳定性、工程可行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分析与评估过程中,常采用的方法包括岩体稳定性分析、数值模拟和风险评估等。

(一)岩体稳定性分析是对地下岩体结构参数进行评估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岩体的强度参数、裂隙特征以及地下应力状态等进行综合分析,可以评估岩体的整体稳定性。常用的岩体稳定性分析方法包括解析解法、数值模拟法和实验室模型试验等。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预测岩体可能出现的失稳现象,为工程设计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岩体稳定性分析结果可以指导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岩体支护和加固措施,从而降低工程风险,保障工程的安全运行。

(二)数值模拟是对地下岩体结构参数进行深入分析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建立岩体的数值模型,并结合岩体的实测数据和力学特性参数,可以对岩体的变形、应力分布和裂隙发育等进行模拟和预测。常用的数值模拟方法包括有限元法、边界元法和离散元法等。这些方法能够模拟岩体在不同工况下的力学响应,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数值模拟结果可以帮助工程人员深入了解岩体的行为特征,优化工程设计方案,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三)风险评估是对地下岩体结构参数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综合考虑岩体的工程用途、地质条件以及可能的灾害风险等因素,对工程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包括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两种。定性评估主要通过专家经验和专业知识对风险进行判断和分析,定量评估则通过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对风险进行量化和评估。这些评估结果可以为工程项目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帮助项目管理者全面了解工程项目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

三、地下岩体结构参数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地下岩体结构参数在岩土工程中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都至关重要。岩土工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岩体工程设计、地下工程施工和地质灾害预防等方面。

(一)地下岩体结构参数在岩体工程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准确测量和评估岩体的强度、应力-应变特性以及裂隙参数等结构参数,可以为岩体工程的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工程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岩体的结构特征,合理选择岩体支护和加固措施,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同时,岩体结构参数的应用还可以帮助设计人员优化工程方案,提高工程的经济性和可行性,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和风险。

(二)地下岩体结构参数在地下工程施工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在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岩体的结构特征直接影响着施工的难度和安全性。通过准确了解岩体的结构参数,施工人员可以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并采取相应的支护和加固措施,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工程的安全完成。同时,及时监测和调整施工过程中岩体的变化情况也是确保施工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地下岩体结构参数在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地质灾害如滑坡、崩塌和地震等常常与岩体的结构特征密切相关。通过对岩体结构参数的分析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岩体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风险,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岩体结构参数在地质灾害预防中的应用不仅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同时也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结语:

地下岩体结构参数的研究与应用在岩土工程领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多种实测方法获取地下岩体结构参数,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与评估,可以为工程设计、施工和地质灾害预防提供科学依据。岩体结构参数的合理应用不仅可以降低工程风险,提高工程质量,还能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然而,地下岩体结构参数的研究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数据获取的难度、分析方法的不足以及应用技术的局限性等。未来的研究应该致力于进一步完善地下岩体结构参数的实测方法和分析评估技术,提高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王小明, 张大力. 地下岩体结构参数的实测方法及应用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0, 39(增刊1): 123-130.

[2]李华, 马丽. 地下岩体结构参数在地质灾害预防中的应用研究[EB/OL]. 国际地质灾害期刊, 2019, 10(3): 45-52.

[3]刘建国, 赵小军. 地下岩体结构参数的数值模拟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8, 37(6): 789-796.

[4]张云飞, 李明. 地下岩体结构参数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研究[EB/OL]. 地质科学, 2017, 8(2): 34-41.

[5]赵光辉, 王志刚. 地下岩体结构参数分析与评估技术综述[EB/OL]. 岩土力学, 2016, 37(4): 5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