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与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8
/ 2

建筑工程管理与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研究

郭潇      杨旭

370982199510291337  山东省泰安市  271200

370982199704224378 山东省泰安市  271200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实现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建筑工程施工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绿色建筑工程应运而生。绿色建筑工程不仅关注建筑物的功能和美观性,还强调在施工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致力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本文从施工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质量、成本、安全以及进度控制措施,同时总结了绿色施工中的节能、节水等技术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建筑;管理

引言

建筑施工管理涵盖了绿色施工技术,并且二者在项目管理中的侧重点有所差异,前者常常从全局出发,对影响工程项目建设的各类因素进行整体性和局部性的管控,既包括宏观层面,又涉及微观层面。绿色施工技术则重点针对施工过程中电能、油料、水的利用实时控制,降低用量,同时保护施工环境、抑制噪声污染。

1绿色施工的背景和重要性

1.1绿色施工的背景

绿色施工是一种注重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施工实践。随着人们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关注的增加,对建筑行业的环境影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资源的稀缺性使得人们更加关注如何有效利用和管理建筑材料和能源。各地方的法规和政策应鼓励采用绿色施工实践,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1.2绿色施工的重要性

通过使用环保材料、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可以有效减少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采用可再生材料、循环利用和节约用水等有助于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降低建筑对资源的过分依赖。同时,使用更高效的绝缘材料、智能照明系统和可再生能源,降低能源消耗;使用低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材料、良好的通风系统等有助于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改善室内环境。对于建筑企业而言,采用绿色施工实践有助于企业树立社会责任感,提升企业形象,并满足消费者和客户对可持续性发展的需求。

2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不完善。现行的各种规范、标准、条文等对绿色建筑的表述以“鼓励”“提倡”等字眼为主,相关规定较笼统,没有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不具备可操作性。同时,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多层次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但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各主管部门有权责不清、推诿扯皮问题,大幅增加了绿色建筑管理难度,降低了管理效率。(2)缺乏专业人才。目前,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人才仍以传统建筑管理人才为主,其习惯传统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对绿色建筑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了解不多,难以将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绿色建筑中推广使用。如果在绿色建筑建设期间遇到问题,管理人员易作出错误的判断,对工程质量产生不利影响。(3)管理意识薄弱。我国绿色建筑理念起步较晚,个别开发商和施工单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对绿色建筑的要求不重视,在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缺乏积极性。此时,即使国家推行绿色建筑,如果没有各参建单位的配合,也很难建设成高水平的绿色建筑。

3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完善优化路径

3.1积极采用绿色建筑工程材料

近些年以来,绿色建筑的工程材料种类正在逐步实现丰富。创新运用现有的绿色施工材料能够显著改善建筑结构性能,并且对于人身安全给予更大力度的保障。在此前提下,工程企业人员目前针对于环保节能型的建筑幕墙结构材料、建筑清水混凝土、外墙保温的建筑装饰材料等都要进行严格的选择,避免由于采用了带有毒害化学物质的建筑工程材料,从而对建筑业主的健康安全构成侵害。通过循环利用可持续的建筑能源来降低建筑能耗幅度,实现了环保清洁的建筑施工目标。

3.2严格防控施工场地的生态污染破坏风险

建筑工程场地的生态污染以及环境破坏现象目前仍然突出,建筑企业人员对于固体废弃物的建筑垃圾进行随意地丢弃。为了全面整治建筑施工场地的生态破坏,现阶段的总体实施思路应当落实于严格预防建筑施工污染,制定更加完善与详细的建筑垃圾排放处理实施方案。建筑企业人员对于控制污染排放的现行立法制度必须要全面进行遵守,同时还要积极探索与采用循环利用建筑垃圾资源的可行技术方案。在此基础上,建筑施工中的固体垃圾以及其他污染物将会得到持续性的循环利用,切实降低建筑施工全过程中生态污染的风险等级。

3.3节约利用建筑施工能源

对于建筑施工的工程实践资源进行节约利用,关键应当落实在全面推行无害化、减量化与资源化的实践工作方案。具体在节约利用建筑工程能源上,施工单位人员需要做到科学运用施工土壤整治以及废物排放控制的专业技术手段,通过构建隔音围挡等技术方法来避免建筑施工产生强度过高的噪声。工程技术人员对于建筑场地的粉尘污染应当实施自动化的监测控制,借助喷淋设备系统来消除施工粉尘造成的空气污染破坏影响。建筑施工中的材料资源与水电能源都要得到科学的循环利用,促进建筑施工的综合效益指标实现提升。

3.4绿色建筑节水施工技术

施工现场的给水和排水设施是节水控制的关键,临时性给水设施在设计时要注意管线的流量、压力等参数,压力过大会造成水资源快速流失,易造成浪费。施工现场的所有临时给排水管网都要具备良好的密封性,不可存在渗漏的问题,可在管路上安装流量和压力检测传感器,在阀门关闭的情况下,这些参数是稳定的,可用于判断是否存在泄露。办公区和生活区内的用水器具应优先考虑节水型。生活污水不可随意排放,而是将其与市政污水系统联通。节水控制要量化,提前制定节水目标,技术层面可采用工程用水和生活用水定额指标控制策略。

3.5绿色建筑环保施工技术

环保性是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另一大特征,施工现场的污染类型主要包括粉尘、光、污水、淤泥、混凝土渣、建筑包装材料、建筑垃圾等,如果随意堆放和弃置,将会污染周边的水源、土地以及空气等。环保施工技术的重点治理对象是粉尘、噪声、污水以及固体垃圾这几类。具体处理措施如下:(1)施工现场搭设封闭式垃圾站,对固体垃圾按照材质实施初步分类;(2)施工场地进出口位置设置冲洗场地,将车辆和机械设备从现场带出的泥土和粉尘等在出入口位置冲洗干净,场地内可通过定期洒水的方式控制扬尘;(3)噪声污染主要是结合城市噪声污染控制要求合理规划作业时间,避免夜间作业;(4)污水排放需符合建筑工程相关的环保标准,不得随意向周边土壤河流等部位排放。

3.6做好施工现场控制

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同样能够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所以这就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进度的安排,合理的规划施工现场,让施工现场更加规范化。在进行机械设备管理时,管理人员应根据相关的施工顺序,做好机械设备的区域划分工作,在操作的过程中,要检查好机械操作人员是否有违章作业行为,以及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在进行材料管理时,要结合工程需要以及国家标准,确保材料的质量能够合格,还有做好材料的储存以及运输工作,防止施工材料丢失或者运输中受损的现象发生。在现场管理的过程中还要按照技术交底,对各项施工工艺进行检查以及质量验收工作。

结束语

建筑施工管理是系统性地控制工程项目质量、进度以及施工成本等因素,施工单位在方案制定的阶段就要针对这些工作建立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形成有效地应对措施。而绿色施工技术主要是从技术和管理层面实现节水、节能、节材等控制,管理层面要推进精细化措施。

参考文献

[1]孙漫漫,陈桑桑.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理念及有效实施策略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06):37-39.

[2]万猛.BIM技术在绿色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3(02):112-114.

[3]杜国强.绿色建筑材料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陶瓷,2022(08):65-67.

[4]王志华,宁文宇,周火梅.浅谈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中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研究[J].陶瓷,2022(08):191-193.

[5]李义珠.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理念及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陶瓷,2022(06):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