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如何科学预防

/ 2

糖尿病如何科学预防

任莉

金堂县福兴镇中心卫生院  610100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糖尿病患病人群大幅增加。我国已成为全世界糖尿病患病人数第一位的大国。糖尿病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因此,了解该疾病相关知识,做好科学预防。

、糖尿病临床表现

1、1型糖尿病:该类型的糖尿病多出现在青少年人群中,具有起病急等特点,大多数患者存在“三多一少”症状,分别是多食、多尿与多饮、体重下降,少部分病人会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而表现出急腹症、昏迷等症状。

2、2型糖尿病:该类型的糖尿病多出现在成年人中,具有起病隐匿等特点,该类糖尿病多和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症等同时发作,或者先后发作。此外,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包皮炎、皮肤感染、视力改变、牙龈炎等症状。发病早期还有可能出现低血糖表现,例如出冷汗、恶心、心慌等。

3、并发症:①脑部:糖尿病若让脑部动脉发生阻塞,则会引起脑栓塞;②心脏:糖尿病持续时间比较久,心脏力量减弱,甚至因动脉阻塞而诱发心肌梗塞;③神经系统:糖尿病会损伤神经系统,而出现身体某部位麻木、异常疼痛、无感觉等现象;④肾脏:糖尿病可能让肾脏无法正常工作;⑤眼睛:糖尿病会损伤眼睛内细微动脉血管,严重时还会导致失明;⑥腿脚:糖尿病阻塞腿脚部位动脉,则无法让血液通过,致使走路时脚、腿会出现疼痛。且该部位的伤口易发生感染,严重时要采取截肢治疗。

、糖尿病病因

1、基因遗传: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都存在家族遗传性,目前已发现糖尿病的相关基因。

2、感染:感染是糖尿病发病主要的原因之一,病毒感染是诱发1型糖尿病的主要因素。病毒感染有可能引起胰岛炎症,导致胰岛破坏、胰岛素分泌不足,和从而导致糖尿病。此外,感染病毒后还有可能会使潜伏性糖尿病加重,成为显性的糖尿病。

3、环境因素: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β细胞,引发1型糖尿病。

、糖尿病治疗方式

1、注射胰岛素:这种治疗方法以I型糖尿病病人为主,常用的药剂主要有三种,即“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以药效时间长短为依据,还可划分为“短效型”、“中效型”、“长效型”。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注射胰岛素的病人来说,其在治疗时可能会出现夜间低血糖的不良反应,并且这种不良反应最为明显。

2、口服降糖类药物:在口服药物方面,主要有两种类型的降糖类药物,一种是磺脲类药物,另一种则是双胍类药物。这两种药物,虽然都可以起到一定的控制血糖的作用,但是对于适用人群却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II型糖尿病病人来说,如果饮食运动治疗所达到的效果不显著,则可以服用磺脲类药物,还可服用双胍类药物。同时,如果药物降糖效果不明显,也可选择胰岛素治疗。可是,如果病人患有心肺肾疾病,则需要听从医生安排,严格按照医嘱服用降糖类药物。

3、饮食运动治疗:在运动选择方面,糖尿病病人可以健康情况、运动喜好程度等为依据,选择相应的运动项目,但是要时刻记住适宜适量。在饮食方面,以身高、体重、年龄、病情等为依据,计算每日所需容量,合理划分各类成分的所占比重,定时饮食。

糖尿病预防知识

1、健康饮食:要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控制好总热量和糖分的摄入,多吃梳妆新鲜蔬菜、全谷类的食物,尽量食用低糖、低脂、低盐、高纤维、高维生素食物。树立正确的进食观,避免营养过剩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

2、定期锻炼、避免久坐是非常重要的,长期静坐生活方式与糖尿病发病有关。适当运动,例如快走、慢跑、游泳、打太极等,这些都能帮助我们消耗使血糖升高的多余脂肪和体重,每周不少于5-7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3、控制体重:超重、肥胖及腰围超标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之一,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要保持健康的体重及腰围,体质指数<24kg>,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能够更好地预防糖尿病。

4精神减压: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这也是糖尿病高发的原因之一。因为压力大促进升糖激素分泌。长期精神紧张,糖皮质激素等升糖激素的势头压过了降糖的胰岛素,高血糖就会出现。

5睡眠充足:睡眠是人体生理机能恢复的重要环节。获得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维持身体的代谢平衡,降低疲劳感,从而增强免疫力。据研究发现,睡眠不足、长期熬夜体内激素的昼夜节律性被破坏,释放的升糖激素会加重高血糖的状态。

6戒烟戒酒:研究发现不吸烟,不饮酒,保持健康心态,可以使糖尿病的发生率降低。

7定期体检:40岁以上人群要每年定期进行一次空腹血糖检测,特别是有糖尿病家庭史的高危人群,更要定期去进行检查。

总之,糖尿病对身体很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科学饮食、适度饮食、坚持运动锻炼,避免糖尿病的发生。若是确诊为糖尿病,需要积极治疗,遵医嘱用药和饮食,避免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