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6
/ 2

综合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汪静

                阜阳市人民医院  安徽阜阳 236000

【摘  要】:目的 在小儿高热惊厥中应用综合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其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展开详细分析。方法  纳入我院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进行研究(共62例,2022.11~2023.11),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分为观察组(行综合护理联合心理干预,31例)、对照组(行心理干预,31例),临床效果对比。结果  对照组家属满意度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儿高热消退时间、惊厥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时间短(P<0.05)。结论 对高热惊厥患儿实施综合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可提高家属满意度,加快惊厥消失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高热惊厥;综合护理;心理干预;家属满意度

在临床上,高热惊厥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疾病,主要发病人群为婴幼儿[1]。若患儿处于高热或感染状态下,会让全身肌肉发生抽动,而且伴有意识障碍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会直接影响患儿的智力发育。目前,临床通过病情控制等方法进行治疗,但考虑患儿认知能力低,需要采取科学的护理干预,以提升治疗效果。本文将综合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应用于小儿高热惊厥护理,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2022.11~2023.11),共62例,分组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观察组31例,男/女:14/17例,年龄6个月~6岁,平均(4.39±0.48)岁;对照组31例,男/女:16/15例,年龄8个月~7岁,平均(4.19±0.25)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较小(P>0.05)。纳入标准:年龄在6个月~7岁之间;病历资料完整、无缺失;确诊为小儿高热惊厥,并表现相关症状[2]。排除标准:研究中途退出;伴有先天性疾病;合并心、肝、肾严重功能障碍。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行心理干预,护理人员通过与患儿玩玩具、眼神交流、转移注意力等方式缓解其哭闹及不良情绪,促进护患关系。并采用肢体语言,让患儿的陌生感消失。同时,向家属讲述高热惊厥相关知识、具体治疗措施、急救方法等,耐心解答家属的疑问。

观察组开展综合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心理干预的方法同对照组,综合护理方法如下:①呼吸通畅:取患儿侧卧位或平卧位,脱去上衣,有效清除口腔分泌物,确保其呼吸通畅。并给予吸氧支持,根据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适当调控氧气流量,使患儿保持平稳呼吸。②降温干预:首先,给予患儿物理降温法,例如温水擦浴、冰敷额头等。在此期间,对患儿面色苍白、呼吸异常等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并且给足部和躯干部保暖,避免末梢神经紊乱影响散热。若患儿长时间处于高热状态,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进行治疗,对体温变化进行动态监测,然后适当调整用药方案。③惊厥处理:若患儿的惊厥症状发作,增加氧气流量,为其静脉注射1~2g/kg甘露醇,促使颅内压处于正常范围内,此时还应该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指标。④饮食干预:根据患儿的病情状况,制定针对性饮食计划,多摄入维生素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若患儿没有食欲,可食用流质食物,对于呕吐严重的患儿,应在短暂时间内不进食。由于患儿发热时很容易导致口腔滋生细菌,从而引起肺部或全身感染,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在患儿进食后清洁其口腔。

1.3观察指标

由本院自制调查问卷,让家属对本次护理服务进行满意度评分,分数越高,家属越满意;临床指标包括高热消退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两组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以SPSS18.0软件开展,(±s)分析,应用t检验,P<0.05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家属满意度评分

家属满意度评分:对照组(81.26±3.29)分,观察组(91.37±3.40)分,观察组家属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t=11.898,P=0.000<0.05)。

2.2临床指标

对照组患儿高热消退时间、惊厥消失时间长于观察组(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临床指标(±s,h)

组别

例数

高热消退时间

惊厥消失时间

对照组

31

25.17±5.53

6.37±1.90

观察组

31

20.14±4.06

4.28±1.46

t

-

4.082

4.856

P

-

<0.001

<0.001

3.讨论

在临床上,高热惊厥的主要发病人群是婴幼儿,其中六个月~5岁患儿的发病率高达3%~5%[3]。主要发病原因是患儿神经系统未完全发育,面对外界刺激时的反应能力较差,导致神经系统异常,从而发生惊厥。通常临床以急救治疗为主,其中包括抗感染、退热、镇静药物治疗。此外,需要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避免并发症和意外损伤出现,确保患儿生命体征处于稳定状态。由于患儿认知能力差、年龄小,且家属对高热惊厥知识的认知度不足,因此,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综合护理包括平稳呼吸、降温干预、惊厥处理、饮食干预等内容,主要特点是具有针对性、全面性。通过给予患儿针对性营养支持,确保呼吸道通畅,惊厥症状发作时积极处理,有效降温处理,可让患儿更快恢复健康

[4]。心理干预中,通过转移注意力、玩玩具等方式,改善患儿不良情绪,并向家属传授疾病知识,告诉其急救方法,解答家属疑惑,消除家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本研究中,家属满意度评分上对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综合护理联合心理干预的效果显著,更能让患儿家属更满意,获得家属的一致认可和支持。本研究结果中,患儿高热消退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上对比,对照组大于观察组(P<0.05),说明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可加快患儿高热消退时间和惊厥消失时间,促进机体恢复。

综上总结,对高热惊厥患儿实施综合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可提高家属满意度,加快惊厥消失时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扬扬. 心理护理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养生大世界,2023(4):195-196.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 热性惊厥诊断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2017实用版)[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7,32(18):1379-1382.

[3]王秀芬. 心理护理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华养生保健,2021,39(9):126-128.

[4]陈吉兰. 心理干预联合综合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心理月刊,2021(15):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