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如何预防和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6
/ 2

糖尿病足如何预防和护理

吴锋英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  上海  20159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人们的物质条件不断富足,在这样的环境下,糖尿病人正在不断增加。以我国目前的医疗水平来看,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通过药物治疗即可控制患者体内的血糖水平,然而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最令人感到担忧。由于糖尿病在病人身体内持续时间长久,病人在预防上稍有不慎,即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其中,糖尿病足属于一类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在糖尿病人中的发病率占15%,随着年龄的增长该病发病率愈发升高。85%的糖尿患者在发病晚期需要进行截肢,即便如此,截肢患者仍然面临着高致死率的风险。这将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1.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

患者主要表现为足部感觉异常、足畸形及足部缺血导致的疼痛和行走困难等,常合并感染、溃疡、坏疽,如果处理不当,甚至需要截肢。病人在患有该并发症后,早期表现为下肢皮肤温度低、疼痛、麻木、迟钝,晚期表现为肌肉、骨组织坏死。

2.糖尿病足发生的原因

2.1周围血管病变

患者身体出血微血管障碍和病变,下肢出现缺血和坏死现象,导致足部血液供应出现严重不足。

2.2神经病变

周围神经出现病变,且病变表现为对称性。早期足部感觉异常,时而伴随刺痛。久而久之丧失痛觉,变得麻木,在遭遇外伤后无法及时发现。

2.3年龄增高

患者多为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各机体功能出现衰退的情况,且抗感染能力下降。尤其大于65岁患者极易并发此类疾病。

3.糖尿病足分级

分级方法按照足溃疡和坏疽情况进行分类,可分为0—5级。0级:皮肤外表无开放性创口,患足皮肤发亮,颜色发紫,偶尔感觉刺痛或者麻木;1级:患足存在开放性裂口,表现为皮肤浅表性溃疡,裂口不深,没有波及到内部组织;2级:皮肤裂口深入组织内部,已出现化脓现象,但韧带和肌腱组织还未被破坏;3级:韧带和肌腱组织已经破坏,化脓分泌物较多,但骨关节未被破坏;4级:患者骨质部位收到损伤,出现坏疽情况;5级:足部创口已全部形成坏疽,创口已牵连踝关节及腿部关节。

4.糖尿病足预防

糖尿病人在患病后,应当注重对糖尿病足的预防,这样才能尽量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而预防的要点主要为以下几类:

4.1药物预防

患者口服降糖药物或餐前半小时注射胰岛素。在此期间应当注意不良情况的发生,如低血糖反应、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等。

4.2注意饮食

糖尿病人虽然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或者口服药物的方式进行降糖,但在平常饮食中仍然要避免暴饮暴食,合理控制饮食,三餐要进行合理搭配,保证每天摄入定量的蔬菜、蛋白质和维生素,严禁食用高糖高脂食物。保持空腹状态血糖和餐后2h的血糖水平处于正常的范围内。

4.3 注意足部皮肤损伤 

患者尽量选择宽松且有弹性的运动鞋,出门前检查鞋内是否存在异物,穿好宽松柔软的袜子,走路时注意避免障碍物磕碰、划伤。居家活动也要穿保暖或透气的拖鞋,严禁赤足在地面上行走。

4.4注意足部清洁和保暖

春、秋、冬天勤用温水泡脚,足部盖好被子,不可让足部受凉;夏天保持足部干净,勤修指甲,不用手抓挠足部皮肤,避免刮伤。

4.5预防足癣、甲沟炎发生

遵照医嘱每天检查足部皮肤是否存在创口、干裂、水肿、苍白现象,同时通过感观识别是否有过冷、刺痛或者麻木的现象。如出现水疱和感染情况应马上就医。

4.6足部皮肤防护

选择不存在过敏反应的护肤膏涂抹于皮肤处,保持皮肤的湿润。保持规范的作息,禁止吸烟和饮酒。

4.7按摩保养

糖尿病患者可适当锻炼和走动,但应注意避免长时间行走或站立,进行适当的休息,减少对足部的超负荷使用。患者家属每天可对患者进行足部按摩,促进患者局部的血液循环。也可以通过红外线照射、艾草熏蒸的方法加速足部的血液流通,降低糖尿病足发生率。

4.8中医药浴预防

患者可通过药浴浸泡足部,选择赤芍、丹参、乳香、红花等进行蒸煮,水沸腾30min后,将药水放凉至40°左右。患者将足部放入浴桶内,药水没过踝关节,浸泡25分钟为宜。1次/日。

5.糖尿病足护理

5.1心理护理

现代医学表明,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后,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具体表现为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将引发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引发全身小动脉收缩,血压血糖随之升高,因此不利于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所以在临床护理上应该以主导患者情绪作为护理的中心,且护理人员应当进行系统性的培训,提高其心理护理水平。在护理阶段,护理人员需要积极引导患者吐露负面情绪,并进行正面解答和正向引导,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和能量,提升患者治疗的信心。而针对不同患者也应当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在此过程中,应当尽量让患者家属参与进来,共同营造轻松乐观的环境,如此才能打消患者的疑虑、卸下其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配合度,治疗的效果也将凸显出来。

5.2创口护理

护理人员的换药动作应当具有专业性,换药过程中应当保证动作连贯,手法轻柔,尽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对创口进行彻底的清理。如患者过于疼痛,在此过程中,可播放舒缓的音乐缓解患者不安的情绪。创面敷料可选择碘伏、酮色林或鲜芦荟等,用碘伏进行辅助清理。

5.3水泡护理

患者皮肤如出现水泡,禁止自行处理。可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泡脚(比例1:5000),1次/天,连续浸泡7d。小水泡无需抽液,进行无菌包扎即可;大水泡需要在医生的帮助下将水泡液抽出进行包扎。水泡干瘪并结痂后,切勿擅自用手触碰,等待自由脱落即可。

5.4应用新技术护理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使用超声清创术可以将开放伤口进行缝合,减少外界环境对组织内的侵害;运用负压引流术能够转换正压和负压,改善血液的流通,加强治疗后的恢复效果。

5.5居家指导护理

患者出院后,为患者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通过微信或电话的形式指导患者或其家属进行自护和他人辅助护理。同时,通过公众号定期推广糖尿病足护理内容,并安排糖尿病知识健康教育讲座,至少1次/周。

总结:

糖尿病是患者身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的一类疾病。由其引发的并发症十分凶险,大多伴随患者终生,甚至威胁生命。糖尿病足发病率高,且影响着患者的健康和活动范围,因此关于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护理人员需要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护理水平;另一方面,患者也要加强对糖尿病足的防范意识。唯有如此,才能有效降低糖尿病足的患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