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建筑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4
/ 2

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建筑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

贺嗣红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火电建设有限公司  湖南省长沙市  410000

摘要: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逐渐认识到了缩减成本这一市场竞争方式,并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转移到控制企业精细化成本方面,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整个建筑行业存在着管理方面的问题有待解决。因此,建筑行业不仅要将安全作为发展和生产的前提,也要尽可能降低自身的成本,从而更好地推动本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成本管理;建筑企业;建议

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政策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成本精细管理已成为当前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重点。同时,建筑市场存在投标报价与市场价倒挂、有效融资渠道减少、工程款回收困难、资金成本增大、标前测算项目利润接近甚至低于临界点等实际难题,面对激烈的内外部市场环境,建筑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开展成本精细化管理。

1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现状

1.1成本管理认知水平弱

企业内部是否拥有创新型的成本管理理念对其经营发展实力有着重要影响,管理人员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导向,其自身成本管理理念准确与否直接决定着企业整体成本管控氛围是否浓厚。部分管理者会过分追求产品品质、企业品牌效应,而忽略成本管理,甚至会错误地认为成本与产品品质之间有着一定的对立关系,从企业发展现状来讲,这种观点并不正确。部分管理者会认为成本管控仅是财务部门人员职责,与其他层级、部门人员无关,所以并不会花费更多时间精力在成本管理相关事宜上。管理人员出现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成本管理心态会成为阻碍企业规范开展成本管理的第一道屏障。

1.2成本管控流程粗放

建筑企业成本管理会随着实际项目变动而发生改变,一旦项目发生变动,涉及的成本管控也要随之变化。然而实际上企业在开展各类型项目时,并未将项目管控和成本费用管控结合,也未实现精细化的成本流程管控。部分项目开展中,有关负责人会为了彰显自身管理能力强,一味地加快建设进度,提高管理效率,而忽略了与之关联的成本费用限制,导致项目建设后期因经费局限被迫放缓进度,其间会增加很多成本管理的不确定性因素。如果在此期间项目负责人通过各种方式调整了预期成本,增加了经费成本项,则同样会影响成本管控总效率。部分企业在进行项目决策时,并未事先把项目涉及的资金支出纳入成本流程管控中。从企业发展角度讲,这笔资金属于间接性支出,虽然表面上看成本支出费用有所降低,但是实际上并没有降低成本支出,反而会因为没有规划造成严重的成本费用管理失控,增加诸多不必要的经费支出环节。建筑企业为了强化成本全流程管控,在招投标环节需要制订精细化的招投标计划书,对其中涉及的各环节费用进行精准分析预估,然后经过有关层级人员的批准得以实施,由此能够实现全面的项目成本管控。但是实际上在各层级人员审批环节可能存在缺陷,要么流于形式,要么审批人员本身不专业,无法灵敏地发现潜在问题、风险点,从而造成成本管控失效。

1.3成本监督管理不足

当前,建筑企业在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时,没有设置专门的监督岗位,导致成本的动态信息无法及时收集。同时,建筑企业各部门的成本管理工作相互独立,难以形成一个较为通畅的整体,使得成本监督管理工作难以开展。例如,建筑企业的成本监督管理对各项成本责任部门的工作认识不全,导致很多工作只停留在几个职能部门,而对其他部门的成本监督管理不到位。由于成本管理分散,建筑企业成本监督管理人员在分析成本时,难以从整体汇总项目的实际成本,只能各部门归集,效率低下,从而造成成本管理失控。此外,建筑企业的成本考核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很多建筑企业重视前端的成本方案制定和目标下达,而对成本管理任务的分解和执行较弱,忽视后端对成本的考核管理,难以在整体上提升成本管理效益。

2建筑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策略

2.1强化成本管理意识

首先,建筑企业管理层需要转变成本管理观念,高度重视成本管理工作,以成本为导向、效益为中心、高品质管理为工具,达成低成本竞争的目标,在满足工期、质量、安全和环保等目标的同时降本增效。其次,建筑企业管理层要在内部定期组织成本精细化管理专题培训,重点围绕“概算清理”“成本管理”等开展培训,全面分析成本精细化管理的方向及经营思路、项目成本管理核心与重心、分包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等,强化“方案决定成本”“精细管理决定成本”等管理方式,增强全员的成本管控意识。最后,建筑企业管理层要健全成本内控管理体系,结合行业特性和自身管理需求制定合适的成本管理体系,避免直接简单地引入其他企业的成本管理体系。成本内控管理体系需要以建筑企业工作为主体,将涉及成本相关的工作纳入其中,并加强成本管理与其他工作的融合,实现完整的闭环管理,同时建立从前端、中端到后端的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管理。

2.2加强成本监督管理,完善成本考核管理机制

首先,成本监督管理体系管理需要建立数据化、标准化、程序化的工作体系。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建筑企业要明晰岗位职责,制定完善的流程和标准,使工作有据可循,避免出现职责不清、工作重复或遗漏等问题。其次,建筑企业需要成立专业的成本监督管理职能部门,将成本监督管理融入日常工作,对各项成本管理要素进行分析,确保成本管理工作能按目标任务开展。例如,建筑企业通过监督管理发现采购部门在采购钢筋等原材料时价格高于市场价格,需要全面分析采购钢筋的时点、数量、型号等因素是否符合成本最低的效益,并根据掌握的数据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成本降低方案,进而选择合适的时点和价格采购钢筋。最后,建筑企业要针对成本建立考核管理机制,以年初预算管理为目标细分成本考核任务,要求各职能部门严格按照成本考核任务完成,并在年底统计完成情况,将其与绩效考核进行联动,以增强职能部门的成本管理意识。同时,将成本完成情况反馈给责任人,使其重点对未完成情况进行分析,以完善成本管理方案。

2.3精细化成本管控流程

第一,精准预估项目目标成本。建筑企业为了保障项目成本管控能够完成预期目标,要强化对项目现场的监督管控,确保现场提供的一手资料足够真实、可靠,且数据最新,这样相应岗位人员也能够及时分析实际成本值和预期间的差异,并及时对不合理情形进行反馈,以求尽快得到帮助,从各个细节实现成本费用管控。第二,对项目进行分层监管。建筑企业可以实现上下层级同时监管的模式对项目进度、成本支出管控情况进行管理。在决策层管理中要强调数量和质量的双重审核管控。需要该层级人员制订量化的数据分析管理标准、明确的管理目标、方针和策略,以便规范人员行为。在基层管理中需要定期收集数据信息,并进行自我审核,减少中间流程多次调整修改产生的不必要成本损耗。第三,实现动态成本管控,在项目开展中需要实现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的成本管控。考虑到项目建设在持续进行,涉及的成本管理过程也要随之开展,如此便需要动态的、闭环的成本管理手段来强化全流程管控。

结束语

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为我国建筑企业精细化施工和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接连不断地出现一些问题。因此,要进一步营造一个良好的建筑发展市场,完善精细化成本管理的模式并探寻更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管理成本方法,进而在建筑企业中得到普及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罗燕秋.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大众投资指南,2023(2):179-181.

[2]黄巧凤.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9):134-136.

[3]李雪枫.浅谈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及风险应对[J].中国总会计师,2022(2):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