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四世纪希腊雇佣兵现象透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3
/ 3

公元前四世纪希腊雇佣兵现象透析

林圣尧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摘要:传统观点认为,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末期,随着战争增加,传统的公民兵已经难以满足各城邦的需求,于是雇佣兵在希腊世界兴起并流行起来。他们的兴起并流行引发了剧烈的政治动荡,成为公元前四世纪希腊城邦衰落的重要原因。而关于雇佣兵对希腊政治经济的影响,笔者则通过运用希腊多中心多政体的视野探讨雇佣兵对于希腊世界不同政治势力的意义,证明他们已经成为当时不同政治实体的必然选择,最终勾勒公元前四世纪希腊雇佣兵的大致角色。

关键词:雇佣兵;外因与内因;多中心视野;政治互动

引言:

雇佣兵,在古希腊世界早已有之。它曾在希腊本土多作为轻装步兵和辅助士兵使用。但诚如帕克所说:“在希腊城邦最伟大的时代里,(雇佣军)的力量并没有在主要的希腊城邦中过多应用。当城邦有需要的时候,很多的辅助士兵总会习惯性的被雇佣,但是一般来说对他们的雇佣并没有在较大程度上促进士兵的职业化”。直到伯罗奔尼撒战争末期,战争的频率增加,规模和范围扩大导致雇佣兵的爆炸式增长,成为希腊城邦在公元前四世纪衰落的重要特征。但也从上引帕克所言看出,以帕克为代表的主流历史学界认为,雇佣兵的盛行是城邦衰落的重要原因,雇佣兵兴盛的时代是一个城邦政治衰落的时代。从公元前四世纪的种种战争进程中我们很容易去肯定这一点。但雇佣兵在城邦衰落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及影响如何,扮演了什么角色,是罪魁祸首亦或被时代裹挟其中仍有待商榷。笔者尝试先提出描绘此时雇佣兵角色的思路。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认识希腊雇佣兵在公元前四世纪的角色,它能拓展我们的视域并提供一个新的角度。笔者将顺着这两条思路展开论述。

一:从公民兵到雇佣兵:雇佣兵形象溯源

    1、公元前七世纪,随着贸易的复兴,冶炼技术的发展,东方战争模式的传入,新的兵种重装步兵(hoplite)首先在阿尔戈斯与斯巴达出现。其集团作战的战斗模式改变了传统的荷马式的彰显个人武力、流动式的作战,进而“成为地中海和中东地区最有效的军事力量,在大约500年时间里一直统治着这个地区”。其军事作用上的提高大大增强了第三等级在城邦政治中的地位,通过所谓“重装步兵改革”构建了军政一体的城邦结构,正如法国古典学家韦尔南所言:“在这个重装步兵城邦的模式中,军队并不构成一个拥有自己的特定技艺、自己的组织和指挥形式的专门群体;战争也不代表一个独立领域,它的要求,与政治生活中的能力与行为规范别无二致。城邦没有职业军队和外国雇佣兵,也不存在以战争为业的公民类别”。所以说,希腊世界在一开始以公民兵为主体的城邦战争中,并没有职业兵比如说雇佣兵的一席之地。那么雇佣兵是怎么在公元前四世纪蓬勃发展的呢?笔者试图梳理其脉络来回溯雇佣兵的历史,帮助我们更好理解雇佣兵在公元前四世纪蓬勃发展的原因,进而有助于刻画其角色。

2、而在希腊本土,雇佣兵最早出现在僭主的势力中。特隆德尔说:“在希腊世界里,雇佣兵和僭主经常是形影不离的”。亚里士多德记载,科林斯僭主库普塞洛斯(Cypselus)以“民众领袖”上位,颇得民心,在僭主之位三十年,出入不带卫士。但另一方面,亚里士多德对此的额外强调说明,早期僭主作为向民主政治过渡时期的产物,在民众借之对抗原有的贵族寡头统治,如科林斯的巴基斯(Bacchidae)家族,密提林的彭蒂洛斯(Penthilids)家族时,能得到民众支持。但是之后,即使大部分僭主都实行哈蒙德所谓的“开明的自保政策”,僭主本身专制的特质也容易招致反对派的记恨与报复。同时,即使在僭主的统治下公民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僭主的支持者,但为了保证自身安全与维持统治,从科林斯第二代僭主佩里安德(Periander)开始,“改变了僭政的特点,并且招募了三百持矛卫兵”,开始使用雇佣兵来保障僭主家族的人身安全。而庇西特拉图则在第二次返回雅典与反对派的战争中,利用他积累的资产与人脉,雇佣了阿尔戈斯的同盟兵,开创了将雇佣兵用于军事夺权的先例,取得了帕伦尼(Pallenian)一役的胜利。这一时期的雇佣兵在希腊本土主要作为辅助部队加入到战争中,且呈现地域性特点,如帖撒利的骑兵,色雷斯的轻装步兵,罗德斯的投石手等等。据修昔底德记载,在爱琴海各邦舰队上服役的桨手,很多都是雇佣的外邦人。在西西里雇佣兵则随着僭主制的崩溃被驱逐出各大城邦。

3、从外因为主体来看希腊雇佣军的繁荣,我们就会得到,雇佣兵对于希腊宗教与意识形态的破坏并没有传统观点认为的如此剧烈,结合古典史家对雇佣兵群体的描述我们得知,作为一个群体,雇佣军内部是富有组织性的,并非有些学者所认为的进行是一支进行流动式、海盗式作战的部队。小居鲁士(Cyrus the young)的“万人军”在失去雇主与主帅后从领饷听命到自行决断如此流畅的过度的过渡体现了这一点。雇佣军内部还保留着许多希腊人的传统习俗,坚持传统希腊的战斗习惯(战前祭祀、收回尸体、掩埋同伴等),进行传统的宗教仪式,宗教神圣化传统战争的作用也在此得以显现。同时,雇佣兵本身的成员有很多类型,在“万人军”中有政治流亡者,但更多人则是想在海外获取利益,或使自己致富,或是回本邦带给他们的亲人。对他们来说,贫困是相对的,而雇佣兵则是摆脱这种相对贫困甚至致富的手段。这种动机所形成的雇佣军对于公民兵制所形成的集体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如同隔靴搔痒,即使到了之后雇佣兵繁荣的年代,重要的战役仍然以公民兵为主体,但是,也切忌不要把雇佣兵过于美化,其仍然是商品货币关系的产物,这就意味着他们逐利的本质也造成一定程度公民的流失与宗教意识的瓦解。

所以,雇佣兵作为一种谋生的职业选择,同时由于其内部保留的组织性与传统性,雇佣兵对传统宗教观与公民意识的破坏并没有十分剧烈。但不可否认的是,雇佣兵的逐利性确实对其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但与其说雇佣兵群体是公元前四世纪希腊衰落的重要原因,不如说是推动者,二者有程度上的巨大差别。

二:不同政治实体下的雇佣兵

1、希腊作为一个多中心,多政体交参的世界,在公元前四世纪尤其是如此。如果我们从不同政治实体出发来看雇佣兵存在对它们的意义,就能从新的角度描绘雇佣兵的角色。限于篇幅原因,最重要的首先是确立一个了解雇佣兵与不同政治实体互动的视角。而政治实体,笔者选择僭政统治的城邦,大城邦与小城邦。三者的主体分别为:老狄奥尼修斯的西西里帝国,雅典及弗西斯。

2、雇佣关系作为雇佣兵最重要的性质之一,本质是一种经济关系。所以笔者认为,从财力描述不同政治势力与雇佣兵的互动是最生动且颇具区分度的。因此在政治上,组织与维持一支长时性的雇佣军便对雇主的财力提出了要求,雇佣兵的兴盛不仅货币化了希腊世界,更是货币化了战争。雇主们都试图开高价来购买雇佣兵的忠诚。同时又因为雇佣兵有随时离开没有能力支付薪水的雇主的权力,所以在希腊世界,经济能力是满足对雇佣兵需求的基础。经济能力可以作为衡量雇佣军有效性的尺度,进而作为我们透视雇佣兵与不同政治实体互动的视角。

3、这一时期的僭主与雇佣兵的兴盛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希腊晚期僭主不同于早期的是,他们的统治基础较少或不再由公民组成。古典史家记载,这一时期的公民反而成为争取自由权利,推翻僭主政治的主力。由公民组成的统治基础的不稳定性问题早在早期僭主末期便显露出来。从雅典卫城发现的雅典执政官年表的考古分析中我们能看到,僭主试图与贵族和好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而随着雇佣兵的兴盛,为了巩固僭主统治,僭主会大量使用作为一种更便捷、涉及城邦政治利益矛盾更少的雇佣兵做为统治基础。进而在战争来临时公民仍然会被征召,但他们对于政治生活的影响已经微乎其微。当波斯大王薛西斯进攻前夕,西西里僭主盖伦(Gelon)提出要支援希腊大陆两万重装步兵,根据哈蒙德的说法推断,其中至少一半步兵都是雇佣兵,为数应在10000以上。而学界认为老狄奥尼修斯对于雇佣兵的态度及处理方法大多是盖伦式的。他在奥提吉亚建立卫城安置自己的同伙与佣兵,将其作为叙拉古的统治中心。为了支付雇佣军的报酬,获得他们的忠心,他将城邦原有的移民迁徙供雇佣兵居住,或者开辟军事殖民地。

4、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及以前的史料中,对于小邦的描写屈指可数,这些小邦被迫折冲樽俎于大邦之间,维持本邦的生存。这与当时公民兵的使用和城邦霸权的建立相关。然而到了公元前四世纪,随着传统霸权衰弱留下的真空,很多小邦意图争取自己的利益。而雇佣兵以其货币化便成为了一个很好的工具。弗西斯(Phocis)曾一直被看作二流城邦,在历史上作为提洛同盟的一员,当雅典在恩诺斐塔战役 (Oenophyta) 获得大胜,并将彼奥提亚同盟纳为属邦后,弗西斯才趁中希腊混乱之机占据德尔斐。而到了公元前四世纪,在得到斯巴达国王阿奇达姆斯(Archidamus)秘密支持的15塔兰同与弗西斯人选出的全权将军菲罗麦努斯(Philomelus)自己支付的15塔兰同后,便立刻招募了1000名雇佣兵攻占德尔斐。而在之后为了对抗安菲克提翁(Amphictyon)同盟,菲罗麦努斯不惜以渎神的后果洗劫德尔斐的财富,以1.5倍高于平常的薪水,招募了一支10000人的雇佣兵,并取得一些胜利。而在菲罗麦努斯之后担任弗西斯全权将军的奥诺马库斯(Onomarchus)更是以雇佣兵在色萨利以少胜多大败腓力二世,把弗西斯推向势力的最高峰。第三次神圣战争竟维持了十年之久,波及范围之广竟使之成为发生在希腊本土的“世界大战”。弗西斯的示例说明,在公元前四世纪的希腊,只要拥有财力,就意味着强力与权利。

所以由上我们可以看到各个政治实体无论是自保与扩张,雇佣兵供给的充盈,使用的便利,效果的显著都使得他们与之产生了积极的互动,雇佣兵作为重要且专业的工具渗入政治领域,成为各个政治实体利用的对象。这就决定了,雇佣兵与各个政治实体产生的积极互动使得它们有了崛起与扩张的可能。但这也就意味着,各个政治实体以雇佣兵为重要战争机器之一进行的连年征伐,是长期且频繁的,真正意义以雇佣兵决定希腊政局的决战反而稀少。所以说,雇佣兵在这一过程中更多的扮演被利用的参与者,即战争工具的角色。

三:雇佣兵角色的特例:西西里历史中的“他者”

1、西西里最早的希腊人殖民活动开始于公元前735年的卡尔西斯人,他们最早到达西西里并建立了殖民城邦那克索斯。不久之后的公元前734年,科林斯人建立了叙拉古。在之后还有诸多政治流亡者与背井离乡的美塞尼亚人来到西西里。除了西西里岛,希腊人还在意大利南部建立了许多殖民地,统称为“大希腊”。然而西西里的居民成分与政治势力远较希腊本土的错综复杂。在西西里的中部,有许多支仍处于部落时代的西西里原住民(对于希腊人而言)西塞尔人。西部有很多腓尼基人建立的用于商贸的定居点。北非还有强大的迦太基虎视眈眈。成为西西里世界的希腊各城邦中一个重要的“他者”,构建了西西里希腊城邦的公民认同。

2、修昔底德曾借亚西比得之口指出:“西西里诸城市人口的增加是各种各色的人混合起来的,其公民成分是经常变化,经常改组的”。而雇佣兵成为公民群体所对应的“他者”的基础在于其公民权的取得,这也成为其区别于希腊本土雇佣兵最主要的一点。因为在西西里多民族、多势力的交错,她的城邦经常面临着被重组的风险。以莱昂蒂尼(Leontini)为例,起初她本是西塞尔人的居留地,与哈尔季斯(Chalkis)殖民者融合并建立子邦,其在老狄奥尼修斯统治时期,接收了战败家园被摧毁的杰拉和阿克拉伽斯难民。而后她作为叙拉古前线阵地的地理位置被僭主觊觎,随着同为优卑亚人建立的殖民地那克索斯和卡塔那之后陷落,大部分居民被迁到叙拉古。而之后在僭主被迦太基人击败,无力支付雇佣兵薪水时,又被僭主当作雇佣兵的薪资支付。而最终的结果则是,当小狄奥尼修斯(Dionysius the Younger)统治时期,莱昂蒂尼的大部分公民已经由退役雇佣兵组成,并在狄翁(Dion)为当选为将军,公民大会停发雇佣兵薪水之际,支持狄翁对抗叙拉古。而这就意味着公民在对抗僭主的同时,公民群体与雇佣兵群体,民主政治与僭主制会产生激烈的冲突,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在公元前五世纪初,阿克拉伽斯,杰拉等地的僭主制一夜之间仿佛都崩溃了,随后他们便对叙拉古推翻僭主制的努力进行了援助,经过激烈的冲突赶走了很多外邦人(绝大部分都是上面提到的获得公民权的雇佣兵),不让其分享政治权利,进而在西西里的各大城邦建立了民主政治。这种对僭主制及其爪牙雇佣兵他性的认知与“他者”的建构,构建了公民内部的团结与认同。

由上总结,区别于希腊本土雇佣兵作为城邦衰落的推动者与参与者,在西西里希腊城邦的政治生态中,雇佣兵一直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其经常依附于僭主,甚至与之构建了整个西西里对于“他者”的想象。所以,在描绘西西里雇佣兵独特于希腊大陆的角色时,要在西西里长久以来的政治环境与民族混杂的背景下进行判断,可以通过雇佣兵存在于西西里历史中的长期性以及雇佣兵在西西里人民心中“他者”形象的构建方面来思考。

结束语:

希腊雇佣兵在公元前四世纪兴起并流行的原因在于以战争吸诱为主导的外因,以及城邦在公元前四世纪政治环境下自身的需求,进而证明了,雇佣兵在城邦衰落过程中扮演了所谓推动者与参与者的角色,成为城邦之间博弈的棋子,城邦衰落的真正原因还要去其他地方找寻。

参考文献:

 【1】H.W.Parke,Greek Mercenary Soldiers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the Battle of Ipsu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3,p.2.

 【2】安德鲁斯:《希腊僭主》,钟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7-41页,第44-50页。

【3】狄奥多罗斯:《希腊史纲》,第938-939页,853页。

【4】 D.M.刘易斯等编:《剑桥古代史(第六卷)》,第776页。

 【5】}Thucydides,History of Peloponnesian War,6.36.2,6.38.2-3.

【6】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297页。洗劫神庙财富见狄奥多罗斯:《希腊史纲》,第1025页。

【7】《古希腊铭文辑要》,张强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8年,第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