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风景园林传统水景理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3
/ 2

浅谈风景园林传统水景理法研究

葛天鹏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引言:在我国风景园林发展过程中,水一直都被视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从未被轻视的一部分。由于受到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我国风景园林传统水景的主题以及结构布局上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随着时间的推移,风景园林已经形成了自身独特风格的水景理法。本文针对风景园林传统水景理法展开了探讨和研究,阐述了水在风景园林建设中的重要性,综合分析了水景建设的发展弊端,结合实际情况对风景园林传统水景理法进行剖析,从而为园林设计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风景园林;传统理法;水景

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但是生态环境污染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为了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相关专家提出最为有效的方法时在城市中线建立绿地和水面,因此城市水环境园林景观建设潮流不断的兴起,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水应用于风景园林中的重要性

1.1水有助于延伸空间,扩大视觉感

在风景园林建设的过程中,在园中开辟水池,可以透过光学效应使得地面上的景物能够通过水下的虚像进行表现,从而来延伸园林景观的空间感,同时使得观赏者的视觉更加的开阔和明亮。

在面积较小的风景园林中应用水体其效果更佳的明显,小的水池能够让整个风景园林空间具有一个比较深远的视觉感受,从而体现出水令人远的重要性理论。园林中的水能够让观赏者具有更加远大的心理感悟以及视觉空间。

1.2水有助于渲染气氛,活化园林美感

水作为风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水之园会让观赏者的内心感到枯燥和寂然。水对于风景园林而言不单只是陪衬,更重要的是以水的灵动感来活化园林的美感,不仅渲染了气氛还使园林变得更加生机勃勃。

水能够让自然界的一切生态环境变得更加的具有灵气,风景园林的建设本身的功能性作用就是还原自然,给人们一种美的艺术感受,同时也能够给城市紧张的生活赋予一定的生机,对改善生活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2.传统文化对风景园林水景理法的影响

2.1传统天人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天人合一的思想浪潮,从园林史角度来看,天则为自然,人则为人工。从中国古代造园的理念来看,既是对自然的一中再现也是将山水、植物和建筑进行重新的组合排列,最后形成一道新的景观特色,古代造园追求的更是一种天然之趣与人工之美的相互融合。

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天人论反映到风景园林水景理法中就是一种人水合一的表现形式,其水景理法的核心思想就是人与水协调共处。因此,风景园林水景建设中的根本要求就是人们要尊重自然,同时在保证生态水环境不被污染的前提条件下,对水体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和改造,并且使它与风景园林的其他要素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创造出一个最具理想最具艺术美感的园林水景。

2.2传统自然观

中国传统的孔孟儒家思想中就提出“制天命”须以“应天时”为前提的自然观,其核心的思想就是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当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而对自然进行改造和利用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尊重自然生长规律为前提基础条件。传统文化中古人对于自然之道的追求,也给传统的园林艺术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园林风景更多的表现了文人、画家以及园林家对于大自然山水的一种向往和崇拜感。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是风景园林发展以及园林水景发展的根源,对营造人工自然水景,实现对自然山水的艺术再现具有巨大的推动性影响,也是我国风景园林水景理法构成的重要原因[1]。

3.风景园林传统水景理法研究

3.1依境选型,造景必须规范合理

风景园林中的境最为直观的表现就是整体的外貌环境,也可以将其称之为园林意境。风景园林水景的建设过程中,设计师需要根据园林的地理条件和周边环境以及园林意境来选择最优的水体造型,从而使得风景园林的造景更加的规范合理,给观赏者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依境选型的传统水景理法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表现,复合式的水体造型是最为复杂的一种类型,它是由半岛、岛或者湾由于受到某种影响被分隔成单个水体而组成的一种复合型水体。在风景园林水景建设中应用这一造型能够实现水体与地貌的互动,同时能够使园林更加具有层次感。单个水体组合成一个复杂的水体结构虽然看似比较的随意没有设计感,但是却为风景园林的整个景观增添了更加丰富的水景模式。紧凑型水体结构是园林水景中最为常见的型体,一般比较受用于小型的水景布局中,其表现形式往往是通过一个形状简单的水体单元,当整体的环境被水面占据了较大部分时,此时的风景园林水景的视野会更加的开阔和通透,观赏者无论出于园林的哪一个位置都能够看到水景的全部特征。

3.2循环用水,造景必须考虑水源问题

风景园林水景理法必然离不开水源,由于水资源枯竭现象越来越重要,园林用水问题也备受关注。水源问题对园林水景建设发展带来了阻碍,为了能够使园林水景得到持续建设和发展,促使设计者在处理园林水景时一定要重视水源问题。

传统的水景理法重视多重水源选择,也就是尽最大程度去寻找多处水源,从而来保障水景的用水量,同时保证水质的标准要求。多样的水源具有不一样的功能性效果,不仅可以为风景园林创造出丰富的水体景观,还能够让园林的景观呈现出更多的灵动美。园林理水不单单只是重视多重水源的开采,其根本点应用要控制园林水景的用水量。由于园林中的水体对保持空气湿度和滋养生物具有重要的功能性作用,因此,针对园林水景建设中的用水量控制应用善于引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支持,坚持循环用水的造景理法。

为了能够有效的改善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现象,园林水景建设必须要坚持循环用水的原则,可以通过采用设置水泵、管网系统以及分质用水来实现园林水景。面对当今水资源短缺的显示,风景园林水景理法针对水源问题必须要坚持循环用水的思想和原则,在造景的过程中必须要重点考虑水源的问题,才能够真正的实现风景园林水景建设的最终目标[2]。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风景园林传统水景理法进行论述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理水艺术中蕴藏着我国自古以来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从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为我国风景园林水景建设的设计者提供更为有利丰富的创造依据。以传统的理法内涵加以现代的审美,能够为社会构造出更加完美的水体景观,对于推动我国风景园林水景理法长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蒋子杰.中国传统风水理论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浙江食品市场为例[J].浙江大学,2012,01(15):26.

[2]王健.住区水景生态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以杭州市三住区为例[J].浙江大学,2013,23(0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