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房小区的绿化设计与布局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3
/ 2

安置房小区的绿化设计与布局分析

苏仕利

上海富璘市政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201808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安置房小区绿化设计,通过专业的研究与分析,精准探索出安置房小区绿化布局,布局内容包含协调布局建筑景观与绿色景观、绿化布局区域空间、科学搭配小区植物等,借助对小区绿化布局的合理设计,增强安置房小区绿化效果,使该类房屋建筑达到生态化、绿色性要求。

关键词:绿化布局;绿化设计;安置房小区

引言:随着安置房小区建设数量的增加,小区房屋的绿色性、生态性正变得愈加重要。相关部门对安置房小区开展绿化设计时,要科学选择绿色植物,严格规范绿色建设内容,并对小区内部空间进行合理规划,从多角度满足小区绿化要求,增强该类小区应用的可持续性。

1安置房小区绿化设计

1.1土壤整理

    安置房小区在开展绿化设计前,要对小区内部土壤进行科学整理。整理土壤多发生在小区建设项目竣工后,操作人员要合理整平土地,尽量做到翻地、整理地形与去除地表杂物等。在去除碎土、杂物的过程中,要利用合适的填充材料将土地整平,为此后小区内部的绿化设计提供合适环境。在整理土地期间,若想提高垃圾清除效率,要适当采用合适的机械设备,严格控制垃圾处理过程,使地面始终保持整洁状态。在填充土壤时,要科学检测该类土壤的整体质量与内部成分,确保该类土壤整体的肥沃性,满足此后小区绿化设计的基础性要求,为小区绿化工作的持续开展打下较好基础。由于安置房小区绿化设计中要栽种不同类型的绿色植物,需确保区域土壤的松软程度,增强植物栽种的便利性,因而要及时检测土壤的坚硬程度,并将土壤挖松,再依照此前提出的多种设计要求与原则来开展地形处理工作。

1.2多样化设计

    安置房小区在开展绿化设计期间,要适当考量不同类型植物的抗性、适应性,借助合适的植物设计来满足区域绿化需求,增强绿化设计应用效果。一般来讲,安置房小区绿化植物设计中,要增加本地植物配置数量,相关人员在绿化设计前要全面调查本地不同类型植物的搭配情况,继而将更多的本地植物引入到小区绿化设计中,增强该类设计的有效性、生态性。同时,将多种不同类型的植被引入到小区后,要全面处理不同类型植物间的关系,严格控制各类植物间的抗性、适应性,增强植物搭配设计的合理性,达到小区内部绿化目标,增强绿化设计的持续性[1]。为增强小区绿化设计效果,相关人员可尽量模仿自然界群落结构,科学融合草本植物、灌木与乔木等,明确各类植被的内部性质,并对各类植被进行科学搭配,使该结构达到复合效果增强人工植物群落的层次感。此外,相关人员在开展不同植被的多样化设计时,还要将人工植物群落与自然植物群落充分结合,将安置房小区的实际结构融合到绿化设计中,切实提升小区整体绿化质量,严格规范小区整体绿化指标,使多样性绿化设计更具持续性。在小区内部开展多样化设计,相关人员需合理设置设计操作时间,在竣工后应用前合理开展该项设计,在该项设计的持续影响下,为广大居民营造出舒适的居住环境。

1.3连续性设计

    安置房小区进行绿化设计期间,可借助多种类型的植物来净化空气,并进行科学搭配,而在搭配不同类型的植物时要尽量做到连续性、持续性,即小区内部各个季度都带有较多植物,提升小区内部绿化标准,满足安置房小区绿化设计需求。比如,当前小区内部四个季度都要带有绿色植被、三个季度有不同类型的花卉,在该类标准的持续影响下,可让更多居民“置身”在大自然中,使小区内部植物搭配更具连续性[2]。当前在安置房小区绿化设计过程中,相关人员可对树木种植进行合理规划,将多种常青树种引入到绿化设计中,对樟树、桂花树与榕树等实行科学搭配,确保小区内部始终保持常青状态。针对花卉的选择来说,可将牡丹、紫藤花、金银花、兰花、玫瑰与月季等都纳入到花卉种植中,极大提升花卉种植的科学性、绿化性,满足小区内部花卉生长需要,达到小区绿化设计标准指标。将不同类型花卉与树种进行充分结合后,自然景观可长久出现在安置房小区内,在该项举措的持续影响下,完美打造生态与人居结合体。

1.4植物选择

    在开展安置房小区绿化设计的过程中,植物选择极大影响小区绿化效果,若想增强小区整体绿化状态,需科学选择观赏植物。在选择观赏植物前,要明确不同类型植物对环境条件适应程度、观赏部位与开花季节等指标。从开花季节上看,春花、夏花、秋花与冬花分别为桃花、樱花;凤仙花、石榴;木芙蓉、桂花;报春花、腊梅等。在明确了不同季节的花卉类型后,相关人员应根据当前季节小区内部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对应花卉,借助对花卉的合理搭配,增强小区绿化效果。不同观赏植物的观赏部位有所区别,相关人员还要全面探索不同植被的具体情况,将观赏植物划分成观果植物、观叶植物与观花植物。当前小区内部观果植物、观叶植物与观花植物分别包含枸杞、木瓜;芭蕉、含羞草;杜鹃、月季等。在科学找寻出不同类型的观赏植物后,设计人员要对该类植物进行合理搭配,详细规划各类植物的种植位置,引导更多居民正确观察不同部位,利用该项搭配形式,有效改善植被绿化状态,增强小区整体绿化效果。在完成安置房小区绿化设计后,相关人员要根据小区各个空间进行合理布局,全面规划各个植被种植生长状态,使绿化布局设计更具科学性、绿化性。

2安置房小区绿化布局设计

2.1协调布局建筑景观与绿色景观

    为更好地增强安置房小区绿化设计效果,在明确设计内容的基础上要进行完整的绿化布局设计。具体来看,设计人员要协调布局建筑景观、绿化景观。安置房小区内部建筑物通过适当布局可为小区整体景观中的主体内容,充分展现出景观特色。安置房小区绿化布局过程中,要时刻明确环境舒适性、宜人性与协调性。布局小区绿化内容期间,要将该类景色与周围建筑物相匹配。当前小区绿化布局需将此前的绿化设计内容当成主体,明确小区本身的地貌地形,再将小区内部水体、小品、雕塑与建筑物等要素相融合,设置出较为完整的公共服务体系,确保安置房小区更多住户时刻处在宜人、温馨与舒适的环境中。

2.2绿化布局区域空间

    安置房小区在开展绿化布局设计期间,要使用多种方式,绿化布局不同区域空间。比如,相关人员可在小区的入口位置栽种乔木,再将低矮植被、灌木与乔木合理搭配,生成层次更加丰富、立体感更强的植物景观,将其当成小区入口位置的重要景观[3]。对于儿童活动区域来说,可在该位置搭配常绿阔叶类乔木,由于该类乔木的高度较高,可为更多家长与儿童带来合适的绿地环境,增加该类人群户外参与频率。针对安置房小区住宅的入口位置而言,鉴于该位置聚集的居民较多,要保证该地区的绿化效果,并在该区域提供合适的休息座椅,为小区内部居民提供更大便利。

2.3科学搭配小区植物

    当前安置房小区在进行绿化布局期间,要为小区的不同位置搭配多种植物,并对植物搭配方式进行合理设计。比如,小区内部的植物搭配方式多为不规则搭配、规则搭配、自然搭配。针对自然搭配而言,可利用自然方式,科学设计植物群落,将大自然中不同植物的美感全面展现出来。对于不规则搭配来说,由于该类搭配方式较为灵活,可将其设置在花径与小路位置。在探索规则搭配形式时,可发现该类搭配下各个植物带有均衡对称排列特点,且设计风格属大方整齐性质,多出现在小区主干道两侧、主体建筑物周围。

总结:综上所述,安置房小区在开展绿化设计时,要全面关注设计细节,将土壤整理、多样化设计、连续性设计与植物选择等当成重要设计内容,并对小区绿化空间进行科学控制,满足当前小区绿化整体需求。为提升安置房小区绿化设计效果,要定期检查绿化设计指标,合理控制区域空间绿化布局情况,使小区绿化指标达到理想范围中。

参考文献:

[1]巫泓剑.“海绵城市”在新建居住小区的应用研究——以漳州市前山安置房小区景观设计为例[J].四川水泥,2022(11):83-85.

[2]毛联平.新时代背景下的安置房设计研究[J].中华建设,2022(06):51-53.

[3]王志庭,孙海滨.安置房住宅小区室外景观规划设计探讨[J].城市住宅,2021,28(09):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