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谈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激发学生学习意识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3
/ 2

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谈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激发学生学习意识的培养

马小琴

义乌市江东第一小学322000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会涉及一些多义理解、对多音字的解读,因而内容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进而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对语文学科学习感到困难,因而教师需要进一步采取针对性措施引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文章就此分析教学改革下对学生意识的激发,提出课外阅读对于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并给出相应教学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外阅读;教学改革

引言:小学语文教学开展过程中,目前依旧存在一定的读写脱节和定向思维严重等问题,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有一定负面影响。文章分析了课外阅读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并提出教师应当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调动学生思想感情并意识到语文学科的重要意义,最终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中读写存在脱节

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模块,其内容相辅相成。但一些教师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重视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的效果,导致过度重视对文本内容的阅读,而没有同时开展练笔活动来让学生锻炼写作能力。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基础知识,但与此同时学生对于知识的内化效果不好,往往只能记忆与写作有关的大量理论知识,而实践经验不足,积累的知识也常常是零碎化的内容。还有一些教师过度重视文本写作,而没有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导致学生虽然有丰富的写作经验,但在表达的过程中由于自身阅读量不足而难以灵活发挥写作知识,写作力不从心。

2.教学定向思维对学生创造力影响较大

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材还是课外读物,都涉及了十分丰富的内容,因而进行文本阅读时,往往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理解以拓宽理解层次,加深理解深度。但一些教师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过度重视教参当中的内容,或者以自身定向思维为准开展对文本的去拿时,这就导致教学内容较为僵化刻板,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十分不利。例如某教师教学过程中布置的练习题:“春天到了,大地一片(   )。”某位学生解答时填入“希望”,明明答案非常有意境,但却被该教师以“不符合教参标注答案‘绿色’”为由而判为错误。通过这一案例可以看到,教师的定向思维常常会否定学生的创意,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殊为不利。

3.过度重视分析而忽视了对作品的感悟

部分教师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对于文本文字的结构和分析,而没有充分引导学生对文本表述的整体意义进行感悟。对文本内容的局部解读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其中应用的语言技巧和修饰手法,对其开展教学意义鲜明,但语文自身具有一定艺术性,其中叙述精美、意蕴丰富的内容容易激发人们深度思考,因而对其进行感悟也是十分有必要的。精美文章中的深刻之处能够帮助学生领会精神意境,在这种句段当中进行过细的解读反而容易使得学生感到迷茫,难以把握文章整体内涵,弊大于利。

4.不够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意识

语文学科包含丰厚人文知识,对其开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保持较高的要求,同时不应当仅仅关注学生的应试能力,同时还需要将学生作为学习过程的主体,进一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小学语文教材当中,虽然涵盖了大量经典内容,但由于课时限制,其内容量相对不够丰富。因而在引导学生熟悉教材后,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经典课外读物,并通过读书汇报会、心得小讲座等形式让学生概述自身阅读课外读物的内容和要表达的精神,进而引导学生补充自身语文知识积淀。与此同时,课外读物相较于教材内容而言,学生阅读学习时更具自由性,更加愿意主动开展阅读,因而可以鼓励学生选择积极健康的课外阅读读物加以阅读。

二、小学语文阅读结合教学的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积极心理学认为只有人意识到当前所做事情的重要性时,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同时也能表现出更充沛的激情与活力。因而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意识到阅读的意义,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例如可以在前期课堂教学时,常常提问学生自己的理想和未来想要做的事情,并在学生加以回答后指出学生可以通过怎样的努力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现代社会中,学生想要达到的各种目标都与知识脱不开干系,教师就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渐渐渗透阅读的重要性,形成价值导向。后期开展阅读教学时,就可以进一步结合阅读提高学生对课外阅读的亲和性,教师可以选定一批读物,引导学生自由选择其中书籍开展阅读,以兴趣为基础,唤醒学生的阅读意识和求知欲望。

例如教学课文《浪淘沙》时,教师可以进一步简要介绍刘禹锡的生平故事,通过一些名人轶事来引发学生产生兴趣,在此基础上提供刘禹锡所作其他诗歌供学生自由阅读。如果相应诗词内容在学生之间产生良好反响,教师可以进一步组织歌咏会来进一步激起学生阅读兴趣,带动学生主动开展学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让学生体会到这一重要性,并进一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2.利用课外读物调动学生情感

情绪的调动能够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可以结合课外读物内容来调动学生情绪,并进一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小学阶段,学生对于科幻、童话类课外读物有着更浓厚的兴趣,因而教师可以从这类读物入手,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的具体内容,在情节的跌宕起伏中进一步感受情感的变化,并进一步引起学生阅读兴趣。

例如学习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时,教师就可以进一步结合伟人事迹来描述毛主席在丧失爱子后的痛苦感情,引导学生形成共情,并进一步推荐学生阅读《毛泽东和他的儿子》或《日出日落38线》等相关课外读物,从这些课外读物的故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抗美援朝战争的惨烈,感悟爱国主义精神的洗礼。再回过头来阅读课文时,学生会对文本内容产生截然不同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且深刻的阅读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变动,引起学生阅读兴趣。

3.树立正面形象做好模范

除此之外,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常常会模仿教师的行为,因而教师也应当首先做好自身形象构设,自身首先爱上阅读,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此基础上感染学生自然而然热爱阅读。具体实践时,教师应当倾向于阅读一些儿童能够理解的文本内容,并在授课之余时常与学生们分享课外读物中讲述的故事,并在学生阅读时和学生一起读书,此时教师也能直观观察学生学习情况,适当加以引导。

例如学习《一块奶酪》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之余适当与学生们分享《谁动了我的奶酪》等故事线索有关的故事内容,或者分享红军远征时体现鲜明纪律的故事如《一袋干粮》《雪山小太阳》等故事以供课外阅读。

4.巧设悬念引起阅读兴趣

除了引导学生主动阅读以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灵活应用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开展阅读,这一过程对于教师的个人能力有一定要求,如果教师在领读的时感情充沛且声情并茂,则故事情节得到渲染后能够表现出更强的感染力。而当学生对故事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之后,教师可以将故事推动到情节高潮之前,然后告诉学生后续故事内容比较复杂,如果简单通过教师讲述则难以说明,然后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文本原文以供阅读。

例如有一次讲解《松鸡和乌龟》的故事时,讲到乌龟为了让松鸡能够一直陪他玩耍而在松鸡同意的前提下拔光了松鸡的羽毛,但有一天洞中突然窜进一只黄鼠狼,一口咬向松鸡。在这时故事戛然而止,教师指出松鸡并没有被吃掉,但后续内容比较复杂,因而建议学生主动阅读相应的故事原文,并告诉学生可以主动阅读相关的故事,引导学生借阅图书馆中的《一千零一夜》进行阅读。这样的教学过程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相较于简单的说教有着更明显的应用效果。

5.教学阅读技法,提高学习效果

兴趣能够推动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但如果学生仅仅有阅读的效果,课外阅读的开展就会毫无技巧可言,阅读的收获也更加有限。部分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走马观花,不懂得在阅读期间吸收学习技法,即使阅读量很大,也难以贯彻到写作当中。因而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课外阅读可以用到的读书方法,例如选读、精度、速读等方法。通过讲述这几种阅读方法的基本理念让学生有大致理解,在此基础上给出简短的课外阅读文本供学生练习,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而后在进一步开展课外阅读,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束语:教育行业日益受到社会关注的同时,教职工作人员也需要进一步反思当前应用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以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在教师的努力探索下,语文教学势必会出现全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刘志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2(24):90-92.

[2]唐艳杰.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J].吉林教育,2022(21):49-51.

[3]罗琳.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识字阅读教学的策略[J].学园,2022,15(07):34-36.

[4]吕娣荣.浅析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J].试题与研究,2022(04):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