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心脏超声主要是查哪些内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2
/ 1

胎儿心脏超声主要是查哪些内容?

吴群芝

金堂县妇幼保健院  610400

随着优生优育观念的深入,怀孕后的女性就成了医院的常客,从孕期的各项检查到胎儿顺利分娩都需要在医院完成,不仅可以了解胎儿各阶段的发育情况,还可以及时发现母体的异常情况,及时对症治疗,避免出现不良孕产的后果。其中有一项检查叫胎儿心脏超声,又称胎儿超声心动图,是一种便捷、无创的影像学检查,通过超声波信号对胎儿心脏进行扫描,对母体和胎儿不会产生辐射,是目前临床应用上对人体无损伤的检查手段之一。那么,胎儿心脏超声主要是查哪些内容呢?

胎儿心脏超声主要检查内容

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主要采用超声成像技术,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将探头放在胎儿胸部位置来回移动,随着探头的移动,医师可通过屏幕上的显示来清晰地观察胎儿心脏的各个形态结构,有利于对心脏畸形、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等疾病作出判断。当前,国际妇产科超声学会(ISUOG)制定了产前心脏畸形的超声筛查指南,检查内容主要包括:

1、确认胎儿的数量、方位;

2、确认胎儿心脏位置、心脏轴,显示出胎儿心脏解剖结构,测量出心胸比例;

3、清晰显示出心房、心室及大血管的连接关系,同时观察卵圆孔及动脉导管的情况;

4、查看心脏和大血管的基本切面,通过四腔心切面、左右心室流出道长轴切面、腔静脉长轴切面、主动脉弓切面、动脉导管弓切面、大动脉短轴切面、双心房切面、双心室短轴切面等观察胎儿心脏的四个腔室、房间隔、室间隔是否存在畸形等异常情况,心肌厚度、心肌回声是否异常;

5、可以显示出心腔及大血管血液充盈度,观察到血液流动方向;

6、应用心房及心室壁的M型曲线或房室瓣频谱观察胎儿的心律及心率。

除此之外,胎儿心脏超声检查还可确认胎儿内脏和胃泡的位置、脐动脉和静脉的数目,测量出胎儿双顶径、肱骨长度等数据辅助判断胎龄。

胎儿心脏超声和大排畸B超相比,有哪些优势?

孕期常规检查中包括一次大排畸B超检查,许多孕妇觉得做大排畸B超检查也可以查看到胎儿心脏是否发育不良,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再做胎儿心脏超声呢?大排畸和胎儿心脏超声都是一种有效的筛查方式,但是它们筛查的范围是不同的,胎儿大排畸B超检查主要是了解胎儿在子宫的发育情况,包含头脑、四肢、内脏、羊水、脐带,对胎儿心脏发育的探查是比较浅显的;而胎儿心脏超声的重点就是检查胎心,主要包括胎儿心脏的波动、心腔血液流动、动态心腔等,绝大多数心脏畸形或异常都能在超声下一览无余,相比起大排畸而言,可以进一步确诊普通B超看不清、有疑虑的问题,会更有针对性、全面性,为临床医生预测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更准确的科学依据。由此可见,想要优生优育,胎儿心脏彩超和大排畸B超都是重要环节,准妈妈们一定要重视起来。

哪些人群需要做胎儿心脏超声检查

以下高危人群均需要做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孕妇年龄超过35岁,双胎妊娠,孕妇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感染性疾病、糖尿病、免疫结缔组织疾病,其家族存在多例先天性心脏病,既往史存在胎儿非免疫性水肿、羊水过多或过少、流产、宫内死胎等异常妊娠,有先天性心脏病胎儿或患儿妊娠史,孕早期服用过抗癌类、抗生素、抗凝血、激素类、镇静催眠类等致畸药物,接触过CT射线、核磁共振、甲醛、重金属、农药等致畸物质,产科医生听诊时发现胎心跳动极不规律,或胎心率超出正常范围,伴有杂音,普通超声检查提示胎儿心脏异常,或检查发现存在心脏以外的器官畸形的胎儿。

做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时机

常规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一般安排在孕期20~28周之间进行,这个时期的胎儿生长发育都逐渐开始完善,心脏在彩超下显示得更为清楚。那除了这个时间,其它时间可以检查吗?当胚胎发育的3~9周,是心脏和大血管、瓣膜发育的关键阶段,心脏血管结构框架才基本形成,心脏还很小,超声分辨率无法清晰显示,导致医生很难做出明确的诊断;孕晚期是胎儿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胎儿在不断地长大,心脏也确实会随之增大,同样,胎儿的四肢、脊柱、头围、体型都会增长,由于胎儿在子宫内活动受到限制,心脏部位容易被胎儿的肢体遮挡,且无法轻易更换体位,会对检查造成困难,从而影响检查结果。

因此,在孕期20~28周之间进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比较合适,这时胎儿心脏已经基本发育完善,在彩超下显示更为清晰,胎儿在子宫内的活动空间充足,检查时一般不会受到胎位影响。如果检查中发现了胎儿存在严重问题,可以方便医生及时进行有效治疗,若此时需要终止妊娠,也能降低对母体的身心健康的影响。

在此,建议准妈妈们检查前提前与医生预约好时间,按时进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防止错过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