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堤防隐患常见形式及应对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2
/ 2

河道堤防隐患常见形式及应对策略

张孝霞

430721198311101308

摘要:河道堤防是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运行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河道堤防隐患的常见形式,包括堤身隐患、堤基隐患和河道隐患等,然后探讨了这些隐患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包括加强堤防的日常维护、提高堤防工程质量、加强河道管理等措施,以期为河道堤防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河道堤防;隐患形式;应对策略;防洪安全

引言

河道堤防是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防洪、排涝、供水、灌溉等多重功能。然而,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河道堤防常常存在各种隐患,这些隐患不仅影响堤防的正常功能,还可能引发严重的洪涝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因此,研究河道堤防隐患的常见形式及应对策略,对于提高河道堤防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1、河道堤防隐患的常见形式

河道堤防隐患的常见形式表现为多种不同的问题,每一种都对堤防的整体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第一是堤身隐患,它可能表现为堤身裂缝、滑坡和沉陷等形式。这些隐患的产生通常与堤身的施工质量密切相关。例如,如果堤身在施工过程中未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或稳定性,就可能在后续的使用中出现裂缝或滑坡。此外,堤身材料的选择也是影响堤身安全的重要因素。如果选用的材料抗渗、抗冲刷能力不足,那么在洪水季节,堤身就可能因为水流的冲刷而发生沉陷。第二是堤基隐患,堤基隐患主要包括堤基渗透、管涌和基础冲刷等。这些问题的产生往往与地质条件、基础处理以及施工工艺等因素密切相关。例如,如果地质条件复杂,存在软弱土层或透水层,就可能导致堤基渗透严重。此外,如果基础处理不当,如在填筑前未能进行必要的排水或固结处理,就可能在后续使用中出现管涌现象。第三是河道隐患,河道隐患主要包括河道淤积、水流冲刷和河岸侵蚀等。这些隐患的产生通常与河流的上游来沙量、人类活动以及环境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例如,如果河流上游来沙量大,就可能导致河道淤积严重,从而降低河道的行洪能力。此外,人类活动如采砂、筑坝等也可能改变河流的原始特性,加剧水流冲刷和河岸侵蚀。

2、河道堤防隐患产生的原因

河道堤防隐患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众多因素的综合作用。自然因素中,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如暴雨、洪水等,这些极端天气对河道堤防构成直接冲击,增加了堤防破损和失效的风险。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也对河道堤防的安全产生深远影响。例如,河道的弯曲、河岸的陡峭等地形特点容易导致水流冲刷和河岸侵蚀,进而威胁堤防的完整性。同时,地质条件不良,如存在软弱土层、透水层等,会降低堤防基础的稳定性,增加隐患产生的可能性。在人类活动方面,河道附近的建设项目、农业生产活动以及城市化进程等都可能对河道堤防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建设项目可能破坏河道原有的生态平衡,导致河道淤积或水流冲刷;农业生产中的过度开垦和水土流失会加剧河道侵蚀,降低河道堤防的防御能力;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和排水设施建设则可能改变河道的水流特性,增加堤防的负担和隐患风险。

3、河道堤防隐患的应对策略

针对河道堤防隐患的常见形式和产生原因,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3.1加强堤防的日常维护

堤防作为保护河道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施,其日常维护至关重要。为了确保堤防的安全与稳定,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细致、长期的维护体系。首先,应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这个计划应该根据堤防的实际状况、河道的水文特征、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制定,确保维护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计划中应包括巡查周期、巡查内容、隐患处理流程等内容。其次,加强巡查队伍建设。巡查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水利知识,能够准确识别堤防的隐患,并具备基本的应急处理能力。同时,应定期对巡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在巡查过程中,应使用多种手段进行检查,如目视检查、仪器检测等。对于发现的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如对于裂缝,可以采用注浆、填补等方式进行修复;对于滑坡、沉陷等问题,可以采取加固、支撑等措施进行处理。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的维护记录系统。每次巡查、处理隐患的过程和结果都应详细记录,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同时,通过对维护记录的分析,可以发现堤防的薄弱环节和隐患的集中区域,为后续的重点维护提供依据。

3.2提高堤防工程质量

堤防工程质量的提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应优化工程设计,确保堤防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这需要对地质、水文等条件进行全面分析,合理确定堤防的高度、宽度、材料等参数。其次,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管和控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这包括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对施工工艺进行监控、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等。此外,还应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例如,采用先进的土方开挖和填筑技术、使用高性能的防渗材料等。最后,定期对堤防进行质量检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这可以通过委托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定期检测、组织专家进行安全评估等方式实现。

3.3加强河道管理

河道管理是确保河道畅通和稳定的重要保障。为了加强河道管理,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应建立健全河道管理制度。这包括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责和权限、制定河道管理规章制度、建立河道管理档案等。通过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可以规范河道管理行为,确保河道的安全和稳定。其次,加强对河道周边建设项目的管理和监督。对于影响河道稳定性的建设项目,应坚决予以制止和整改。同时,对于已经建设的项目,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不会对河道造成危害。此外,还应定期开展河道清淤、疏浚等维护工作。通过清淤、疏浚等措施,可以保持河道的畅通和稳定,减少因河道淤积等问题导致的隐患。同时,还可以提高河道的自净能力和生态稳定性。最后,加强对河道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这包括保护河道生态环境、恢复受损生态系统、促进生物多样性等。通过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可以提高河道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3.4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

宣传教育和培训是提高公众对河道堤防安全认识和重视程度的重要途径。首先,应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公众了解河道堤防的重要性、隐患的危害性以及应对策略等。这可以通过制作宣传册、举办讲座、开展展览等方式实现。同时,加强对河道堤防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也是必要的。这包括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增强应对能力、掌握新技术和新方法等。可以通过组织培训班、邀请专家进行授课、开展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培训和教育。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的考核和激励机制,鼓励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学习和实践活动,提高其工作水平和应对能力。

结束语

河道堤防隐患是影响城市安全的重要因素,加强河道堤防的建设和管理,消除隐患,是当前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加强河道堤防的建设和管理,才能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蒋敏.河道堤防日常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环境与发展,2019,31(04):232-233.

[2]周光椿.关于河道堤防除险加固工程的安全管理[J].长江技术经济,2020,4(S1):33-35.

[3]陈伟强.加强河道堤防管理的有效措施分析[J].珠江水运,2020,No.513(17):26-27.

[4]姜枫.河道堤防工程的管理和维护措施探析[J].科技风,2020,No.406(02):113.

[5]田爱平.苏州河贯通工程堤防安全管理的思考[J].中国市政工程,2020,No.213(06):42-4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