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0
/ 2

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分析

王君

  唐县川里中心卫生院 河北省保定市 072359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证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应用的是资料回顾性方法,研究者对各个中医辩证等进行信息登记,最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最容易引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年龄为59~64周岁,糖尿病肾病并发症的几率为45.63%,比重最高;在所有的中医证型中,气阴两虚患者的频次达到了69.53%,比重最高,阴阳两虚患者频次为11.09%,比重次之,血瘀气滞类型的患者发生频次为10.16%,频次最低的是阴虚热盛类型的患者,为9.22%,从中医论证频次演变角度来说,气阴两虚患者最容易引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所占比重最低为61.32%,最高达到了87.5%,其中发病率最高的是糖尿病肾病述所得数据均真实有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通常发生在年龄比较大的群体中,而最容易引发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肾病,而容易引起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是气阴两虚的患者。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胰岛素抵抗;血糖;血脂

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慢性消耗性疾病,该病主要是由于患者出现胰岛素抵抗,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进而造成体内的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代谢障碍[1],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目前该病其治疗方式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而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通过联合应用降糖药物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但是在治疗过程中也发现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如何有效的进行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并探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文选取了640名糖尿病患者,其中有301名男性患者,有339名女性患者,其中最小年龄患者为22周岁,而最大年龄患者已经有90周岁。依据临床资料显示,研究者将这些患者分为5组,第一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组,共292名患者;第二组是糖尿病心脏病患者组,共27名患者;第三组糖尿病神经病病变患者组,共97名患者;第四是糖尿病足患者组,共106名患者;第五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组,共118名。各个组的患者无论是在年龄方面,还是在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住院病历资料调查统计方法,将各病例西医诊断、中医辨证、性别、年龄逐项登记。若同一患者具有多个慢性并发症或证型为复合型,则按其病种、证型分别列入相关组别。

2结果

2.1糖尿病并发症的中医证型比较

(1)在所有的中医证型中,气阴两虚患者的频次达到了69.53%,比重最高,阴阳两虚患者频次为11.09%,比重次之,血瘀气滞类型的患者发生频次为10.16%,频次最低在是阴虚热盛类型的患者,为9.22%。

(2)不同组别的中医证型频次关系如下:糖尿病肾病组共292名患者,中医频次出现最高的是气阴两虚患者,共192名,所占比重为66.78%,阴阳两虚患者次之,有58名,所占比重为19.86%,再次阴虚热盛患者,共26名,所占比重为8.9%,中医证型频次发生率最低,共13名,所占比重为4.45%。糖尿病心脏病组共27名患者,并发症中医证型频次最高的是气阴两虚患者,有21名,所占比重为87.5%,阴阳两虚患者次之,有3名,所占比重为11.11%,再次是血瘀气滞患者,有2名,所占比重为7.41%,并发证中医证型频次发生最低的是阴虚热盛类型的患者,有1名,所占比重为3.7%。糖尿病病足组共106名,并发症中医证型频次发生率最高的是气阴两虚患者,有65名,所占比重为61.32%,其次是血瘀气滞型,有24名患者,所占比重为22.64%,再次是阴虚热盛患者,有15名患者,所占比重为14.15%,最后是阴阳两虚患者,有2名,所占比重为1.89%。糖尿病神经病组共97名患者,并发症中医证型频次最高的气阴两虚患者,有77名,所占比重为79.83%,其次血瘀气滞类型患者有9名,所占比重为9.28%,再次是阴虚热盛患者有7名,所占比重为7.22%,最后是阴阳两虚患者,有4名,所占比重4.12%。糖尿病视网膜组,共有118名患者,发生并发症中医证型频次最高的是气阴两虚组,共87名患者,所占比重为73.7%,其次是血瘀气滞型患者,有17名,所占比重为14.41%,再次是阴虚热盛患者,有10名,所占比重为8.47%,最后是阴阳两虚患者,有4名,所占比重为3.39%。上述所得数据均真实有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此次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存在的关系,而所有的研究内容都是围绕着中医辨证论治展开。最终研究结果如下:

(1)年龄在59~64周岁的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几率比较大,性别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这可能是因为这一年龄段的患者身体机能退化严重,正气渐衰,而邪气却逐渐增加,所以更容易患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2)糖尿病肾病并发症的几率为45.63%,比重最高,糖尿病这视频网膜出现病变并发症发生率为18.44%,比重次之,糖尿病足发生率为16.56%,比重再次,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率最低的是糖尿病心脏病,比重为4.22%。这一种结果与我国中医中涉及到“久病及肾”的观点相符合,上述所得数据均真实有效,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

(3)在所有的中医证型中,气阴两虚患者的频次达到了69.53%,比重最高,阴阳两虚患者频次为11.09%,比重次之,血瘀气滞类型的患者发生频次为10.16%,频次最低在是阴虚热盛类型的患者,为9.22%。因为糖尿病患者出现消渴病的主要病理就是阴虚,长时间没有进行治疗,就会为伤及元气,所以临床上,气阴两虚的患者最容易出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阴虚的糖尿病患者长时间没有都得到良好的治疗,就会由阴虚变为阳虚,身体阴阳虚会引起血瘀,因此临床上,阴阳两虚以及血瘀气滞类型对患者发生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频次比较高。上述所得数据均真实有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如果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角度来进行比较,不同组别的中医证型频次关系如下:糖尿病肾病组共292名患者,中医频次出现最高的是气阴两虚患者,共192名,所占比重为66.78%,阴阳两虚患者次之,有58名,所占比重为19.86%,再次阴虚热盛患者,共26名,所占比重为8.9%,中医证型频次发生率最低,共13名,所占比重为4.45%。糖尿病心脏病组共27名患者,并发症中医证型频次最高的是气阴两虚患者,有21名,所占比重为87.5%,阴阳两虚患者次之,有3名,所占比重为11.11%,再次是血瘀气滞患者,有2名,所占比重为7.41%,并发证中医证型频次发生最低的是阴虚热盛类型的患者,有1名,所占比重为3.7%。糖尿病病足组共106名,并发症中医证型频次发生率最高的是气阴两虚患者,有65名,所占比重为61.32%,其次是血瘀气滞型,有24名患者,所占比重为22.64%,再次是阴虚热盛患者,有15名患者,所占比重为14.15%,最后是阴阳两虚患者,有2名,所占比重为1.89%。糖尿病神经病组共97名患者,并发症中医证型频次最高的气阴两虚患者,有77名,所占比重为79.83%,其次血瘀气滞类型患者有9名,所占比重为9.28%,再次是阴虚热盛患者有7名,所占比重为7.22%,最后是阴阳两虚患者,有4名,所占比重4.12%。糖尿病视网膜组,共有118名患者,发生并发症中医证型频次最高的是气阴两虚组,共87名患者,所占比重为73.7%,其次是血瘀气滞型患者,有17名,所占比重为14.41%,再次是阴虚热盛患者,有10名,所占比重为8.47%,最后是阴阳两虚患者,有4名,所占比重为3.39%。上述所得数据均真实有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对各个中医证型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气阴两虚患者最容易引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所占比重最低为61.32%,最高达到了87.5%,而这其中糖尿病肾病患者最多,所占比重最大,阴虚热盛以及阴阳两组类型的患者,最容易出现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肾病,血瘀气滞类型的患者则容易出现糖尿病足并发症。上述所得数据均真实有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参考文献:

[1]刘海波,李晓娜,刘春华.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1,24(26):45-46.

[2]钱荣立.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M].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1):5-6.

[3]楼雪勇.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4):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