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踝扭伤康复护理中的康复训练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8
/ 2

足踝扭伤康复护理中的康复训练效果评价

左乃星杨靖

天津市体育综合保障中心,天津市  301617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康复训练,应用于足踝扭伤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探讨分析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实验时间段设置在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在该时段将40名我院中收入的足踝扭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均采用康复训练等方式进行治疗,在治疗完成后,研究人员评估疗效。结果:相较于治疗前患者的疼痛感评分得到明显控制,同时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睡眠质量得到提升,治疗前后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康复训练在足踝扭伤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治疗后患者的疼痛感受得到有效控制,且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提升,这证实了康复训练相结合在足踝扭伤的康复中具有积极作用。综合临床观察结果,本研究为足踝扭伤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对于促进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功能锻炼;足踝扭伤;治疗方案

在现代医学和运动科学领域,足踝扭伤被广泛认为是运动伤害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它不仅影响专业运动员,也同样影响普通人群,尤其是那些参与高强度运动活动的个体。足踝扭伤不仅给受伤者带来疼痛和不便,还可能引发更为复杂的健康问题,如慢性不稳定性和关节炎。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和康复策略对于提高受伤者的生活质量和加速其恢复过程至关重要。近年来,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手段,受到了医学专家和康复专业人员的广泛关注。它们在促进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灵活性,以及恢复受伤区域的功能方面显示出了显著的潜力,这种方法不仅关注于短期的伤口愈合,更致力于长期的功能恢复和再伤害预防,为足踝扭伤的康复提供了一种全面而深入的治疗途径。探讨分析康复训练,应用于足踝扭伤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探讨分析临床可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实验时间段设置在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在该时段将40名我院中收入的足踝扭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均采用康复训练等方式进行治疗,患者年龄为18-30(25.1±4.6)岁,患者男女性别比为(7:5)。

纳入标准:年龄范围在18岁到30岁之间的足踝扭伤患者;经过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X射线或MRI)确诊为足踝扭伤的患者;患者具有明显的腰部疼痛、不适或运动受限症状;患者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患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严重慢性疾病的患者;曾经接受过类似针灸或功能锻炼治疗并在短期内(3个月内)有明显疗效的患者;孕妇或哺乳期妇女;患有皮肤感染、出血倾向或其他影响治疗进行的患者;对针灸或功能锻炼治疗有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信息未发现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个性化评估与康复计划制定

首先,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足踝扭伤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伤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身体状况、日常活动能力等。基于这些信息,制定一个个性化的康复计划。这个计划不仅包括适合患者当前状况的康复训练项目,还需要定期评估患者的恢复进展,并根据需要调整训练内容。个性化的康复计划能确保患者以安全、有效的方式进行康复训练,同时避免过度训练或再次受伤。

1.2.2 功能性训练与肌力增强

在确保患者的伤口稳定和疼痛可控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将指导患者进行一系列功能性训练。这些训练着重于提升患者的肌肉力量、协调性和平衡能力,特别是针对足踝部位的肌肉。训练可以从简单的无重力或低重力活动开始,如游泳或水中行走,逐渐过渡到更具挑战性的活动,如站立平衡练习和使用平衡垫。增强足踝周围肌肉的力量对于预防未来的伤害和加速恢复过程至关重要。

1.2.3 灵活性与伸展训练

伸展训练是足踝扭伤康复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有助于提高患者受伤部位的灵活性,减少刚性,并促进血液循环。护理人员将指导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伸展练习,如踝关节的主动和被动伸展,以及加强小腿肌肉的伸展。这些练习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适,还可以减少因长期活动限制而导致的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1.2.4 生活方式指导与心理支持

除了物理治疗和训练以外,护理人员还应提供生活方式方面的指导和心理支持。这包括教育患者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可能导致足踝再次受伤的活动,如何正确使用辅助器材(如拐杖或护踝),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饮食和休息来支持康复过程。此外,面对长期的康复过程,患者可能会感到焦虑、沮丧或不耐烦,护理人员应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这对于康复同样重要。

1.3 观察指标

在本次完成后,对所有患者的恢复时间以及疼痛状况进行评价。

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评估表(PSQI)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分,满分为36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睡眠质量越差,患者存在越严重的睡眠障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于连续变量,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对于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统计学显著性水平为P<0.05。

2 结果

相较于治疗前患者的疼痛感评分得到明显控制,同时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睡眠质量得到提升,治疗前后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比较疼痛评分术后各时间组间差异(,分)

组别

病例数

VAS评分

睡眠质量评分

治疗前

40

6.28±0.84

25.54±0.91

治疗后

40

2.17±0.52

32.62±0.78

T

8.1654

8.6514

P

0.0000

0.0000

3 讨论

足踝扭伤作为常见的运动相关伤害,涵盖了从简单的软组织拉伤到复杂的骨折和脱位。其康复过程对于恢复患者日常活动和运动性能至关重要。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采用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可以显著改善足踝扭伤患者的疼痛感受和睡眠质量,这一发现强调了综合康复训练在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我们不仅见证了康复训练对于减轻疼痛的直接效果,还观察到了改善睡眠质量的附加益处,这对于患者的整体恢复和生活质量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个性化康复计划的精准施治,功能性训练的科学布局以及对患者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的全方位关怀,这种多维度的治疗方法不仅促进了身体功能的恢复,还提升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对康复过程的信心。

【参考文献】

[1]贾汝谊. 外固定架和使用内固定术在治疗创伤骨科中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应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6):71-73.

[2]钟小会,陶晓梅. 系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骨手术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的效果[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06):86-88.

[3]韩美花,金成玉,刘昱彤. 系统化护理在骨手术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2015,40(14):76-78.

[4]黄美娟,刘曙光,麦英金.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骨手术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15,22(09):18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