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文本解读“白”之艺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8
/ 2

浅谈小学语文文本解读“白”之艺术

董薇薇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大目湾实验学校   315700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的许多地方有“无字处皆有意”的艺术性空白点,而这些意蕴深邃的文本留白,恰恰是文本解读的关键所在。在教学中,若能巧妙地运用“补白”艺术,便能进一步培养学生文本解读、想象创造的能力,于无声处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成就精彩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文本补白  文本解读 

“留白”是绘画中常用的一种艺术表达方法,画家采用留白的艺术,让欣赏者在观看画面时有丰富的想象空间,把自己的情感和理解融入到画中,从而获得丰厚的、切实的体验,产生思想和情感的共鸣。无独有偶,语文教学亦是如此,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此类通常被称之为“艺术性空白”。这是文本结构中的“无”,是潜藏在水面下的“冰山”。在这些虚无缥缈的“无”中却渗透着极为丰富的“有”,这或许就是语文文本解读的“无”中生“有”,是作者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在进行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时,有意的在字里行间或其他等处留下许多发挥想象余地的空间,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和想象。

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引导学生利用文本的空白点,适当补充文本缺失的信息,既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也能培养他们文本解读、想象创造、运用语言的能力,于无声处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让课堂教学大放异彩。

一、课题留白,点睛之笔

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个独具匠心的课题,课题与文章内容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三种:1、课题揭示文章主要内容;2、课题点明中心,统领全文;3、课题点出文章人物、事件等多要素。但无论哪种关系,对于学生来说,课题只是文章的缩影,不能以点概面,又或不能以偏概全,而对于学生的能力来说,也达不到这样一种见题知文的境界,因此我们在教学课文前,从课题见缝插针,抓住其中的“空白点”,让学生凭题猜文,以发展学生思维的广度,这也为何如今许多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通常以“质疑”导入:看着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看着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背景补白,情感辅助

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都有着不同的写作背景,有一些距离学生生活比较远,学生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生活体验,不了解课文背景,对于文章的理解会有所偏差,情感也会有所缺失、淡薄;而如若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后,便能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情感得到了辅助,为更好地学习文本作了充分的铺垫。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预习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设想自己想要了解的背景内容,确定背景资料查找角度,再让学生通过互联网、课外书等形式查找课文背景,以探究作者生逢此背景下以文传情,寄托在字里行间中的情感抒发,从而深化对教材的理解,促进想象力的培养。

三、词句扩白,文本深入

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重点词句,是语言形象、文本情感的聚焦点。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空白,扩充词句的形象内涵、情感内涵,让学生在词句和意境的沟通运用中,获得语言滋养,深入理解文本,从而与作者、与文本产生更强烈的情感共鸣,使人文精神蕴含于语言的训练之中,真正实现新课标中所要求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四、标点添白,语言润泽

标点符号是文章表情达意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与文字粘连配合,相得益彰,为文本增添了许多情趣和内涵。在教学中,应巧妙抓住这一空白点,合理填补,既训练思维,又激活了文本。

在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段落末尾,一个看似简单的省略号却暗藏着悠悠韵味,静止的符号化为了闪耀的思维之花,也化为了意蕴深刻的情感之花,道出了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骨肉亲情。看似不起眼常被忽略的标点,却是文本补白的一个绝佳点,从这个省略号中还能引导出学生的情感体验:当鲜血一点一滴流出时,台湾青年此时的内心会想些什么?假如你是小钱,你想对他说些什么?顺势让学生沿着这一思路来体会人物的品质,进而达到感知海峡两岸情感的升华。

五、意境引白,提升体悟

《周易》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此观点影响着作家的创作,也为文本解读打开了一扇窗,更给教师和学生留下了一个个耐人寻味的“空白”,也许是“欲辨已忘言”,又或是说白了就有索然无味、平淡无奇之感了。尤以诗,言有尽而意无穷更甚。诗之美在于意境,或豪放粗犷,或含蓄典雅;或凄婉悲怆,或清新明快。一首诗便是一幅绚丽多姿的长卷,能够激起学生的无限遐想。若教师能够一步步引领学生捕捉诗中的意向,构筑画面,移情入境,必将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加深他们的情感体悟。想象意境的空白之处,使古诗的意蕴变得更加丰厚和完整,不着痕迹地让学生的情感与诗人的情感跨越时空融合在一起。

六、文末续白,引申共鸣

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的结尾都是意犹未尽,给学生以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可以设计一些续写补白等小练笔,让学生边遐想边通过文字畅所欲言,引导学生对文本结尾进行“二度设计”,这将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发挥潜能,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可以说,在一个个看似简单的结尾处引导学生进行巧妙补白不失为一个好举措,不仅拓宽了文本内容,更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合理大胆的想象空间和自由充分的情感吐露,让学生在补白中激活思维,达到“言语训练”的新境界,同时这也符合童话充满丰富想象力的特点。

海明威说:“好的文学作品像冰山只露一角,百分之九十藏在水下。”语文教学就该巧妙抓住这冰山一角,让学生自主发挥想象,开采这潜藏的百分之九十,创造性地对文本进行补白,巧妙地让“潜在”无所遁形,将“白”之艺术淋漓尽致展现。

参考文献:

1.《“无”中生“有”,让语文课堂熠熠生辉——中年段文本空白处的合理利用》 新教育

2.《巧用“文本补白”的几点尝试》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