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15型直升机维修培训规范制定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8
/ 2

Z15型直升机维修培训规范制定与研究

韩经宇,王洪军,冯子龙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维修培训作为持续适航工作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航空器评审中的重要一环,而为维修培训规范作为维修培训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如何科学合理的制定维修培训规范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针对Z15型直升机的维修培训规范的制定以及验证过程进行研究。

关键词:TNA   维修培训规范    DIF    KSA

一、概述

维修工作是保持航空器持续适航的重要手段,而维修工作必须由具备相应资格的维修人员才能完成,因此中国民航局采用航空器评审组(AEG)组织维修审查委员会(MRB)评审的模式,与航空器制造厂家共同从源头上确定机型维修培训规范。而维修培训规范是航空器维修培训的基础,而维修培训规范的合理性及正确性直接影响了维修培训的效果以及培训的经济性,所以如何科学合理的制定维修培训规范是很重要的。航空器维修培训规范中的培训要素、时长等内容的制定一般是通过维修培训需求分析(TNA)方法通过分析得出的,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整合形成初版的航空器维修培训规范,以此为基础开展维修培训验证,同时局方及用户代表全程参与其中,针对培训的合理性及适用性展开验证,并在验证培训后进行总结,并完善航空器维修培训规范。

二、维修培训需求分析流程

维修培训需求分析(TNA)是基于以建立受训者执行任务能力为目标的系统化分析方法。培训需求分析的基本分析方法是在对受训者需要执行任务分解的基础上,通过回答维修任务的困难性、重要性和频繁性(DIF)问题确定需要培训才能执行的任务,并进一步分析执行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意识(KSA),以确定培训要素、标准和方式。

维修培训需求分析的基本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机型所需要执行的维修任务;

即通过对维护手册中的维修任务进行分类,Z15型直升机的航线可执行任务的划分原则为:是否原位操作,仅需要标准工具;是否原位操作,工装便携易用;离位操作,方法简单(对工具设备和操作环境没有特殊要求);说明性任务或通则。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简单的部件更换任务可能符合上述原则,但其后续的调整工作可能是航线无法执行的任务,此类任务也应排除在外。

(2)在明确受训者进入条件后,分析筛选出的任务按困难性、重要性和频繁性三方面进一步的分类,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培训;

在建立受训者的能力模型后,根据受训者的能力考虑任务的困难性、重要性及频繁性三方面进行选择,即进行困难性、重要性和频繁性(DIF)分析。针对不重要、不困难、不频繁的任务一般均归类为不需要培训;而对于重要的、困难的、不频繁的任务要优先选择,因为此类任务可能会影响到Z15型直升机的安全运行。

(3)对确定的培训任务,进一步分所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意识要素;

针对选择出的培训任务,逐项的按任务的操作步骤分析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意识。知识:包括系统和设备相关的功能、组成、部件位置、工作原理、指示和操作。对于一个任务中含有多个部件操作实现的,需逐一分析完成该任务涉及部件的知识。技能:包括航空器部件拆装、故障判断、缺陷分析、操作检查、维修放行等。包含特殊要求、需要特殊工装的拆装作为受训者技能进行分析和培训。意识:包括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意识、沟通意识和团队配合意识。

(4)对受训者所有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意识要素进行组合,并组织培训模块。

根据航空器系统和维修程序的复杂程度,参照相似机型提出建议的培训时间,并组织经验丰富的理论及实践教员对培训时间进行评审确定,确定系统理论及实践培训项目及要求。

三、维修培训规范的制定

航空器维修培训一般分为两部,理论培训及实作培训。在进行TNA分析后,维修培训规范中的基本要素已经确定,按照规定的模板将相关培训规范进行整理后,即可形成出版的培训规范,但在制定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注意,无论是理论培训还是实作培训在评估每一个章节的预计培训时长时应考虑时长的合理性,即时长应尽量为课时的45分钟的整数倍;同时部分存在关联的系统也可将其合并,以确保授课时长为45分钟的整数倍。

培训要素的适用性及合理性,在制定培训要素时应根据模型直升机各个系统的特性,设置有针对性的培训要点,并在培训过程中充分讲解,以保证培训工作的效果。

特别关注点同样是维修培训规范制定过程中的一个重点,而特别关注点的确定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涉及飞机设计的独特性或新颖性;涉及飞机和人员的重大安全影响;在试飞及运行阶段出现的典型故障或相似机型经验。特别关注点涉及的项目在培训过程中应着重讲解,并在考试过程中应保证每一项特别关注点都有对应的考题。

四、维修培训规范的验证

培训规范的验证采用了全程验证的方式,即按要培训规范中所要求的培训内容、培训时间等要素进行培训,同时在培训的过程中应邀请局方及用户的专业人员参与整个培训验证过程,并在验证过程中对培训规范以及培训课程的不合理以及存在问题的地方提出质疑。在培训完成后应根据局方及用户的意见对培训规范、教材、培训时长进行完善,最终形成经验证过的培训规范后,报局方认可。

五、结论

Z15型直升机的维修培训工作已基本结束,并完整的从通过维修需求分析制定维修培训规范,到通过完整培训验证维修培训规范,同时在局方及用户代表的高度参与下成功完成,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后续机型研制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AC-66-008 维修人员机型资格规范评审及评审结论的应用

[2] 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AC-91-010 R2 国产航空器的运行符合性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