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雨污分流改造技术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8
/ 2

城中村雨污分流改造技术要点分析

方知

武汉市水务科学研究院(武汉市水土保持监测站), 湖北省武汉市 430014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处于城乡结合部区域逐步成为新老城区的交汇处,部分集镇、村落逐渐形成城中村。城中村虽然地处城市,但基础设施大多老旧不堪,由于地块内部建设缺少规划且私搭乱建现象严重,建筑布局紧凑且混乱;缺少公共设施建设用地,公共设施极为匮乏且现有公共设施维护缺位,导致居住环境持续恶化。近年来,为进一步改善城中村居住条件,提升广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多地开始实施城中村雨污分流改造项目。

关键词:城中村;雨污分流改造;技术要点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中村现象日益严重,雨污混流问题日益凸显。城中村雨污分流改造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城中村雨污分流改造的技术要点,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1.城中村雨污水管网现状

1.1窄巷施工难度大

城市边缘区域常常存在缺乏统一规划的问题,导致建设混乱无序。在这些地方,私自搭建现象屡见不鲜,造成了许多不规范的结构。街道宽度狭窄,给施工活动带来了极大的限制,施工空间非常狭小。此外,在这样的环境中铺设雨水与污水管道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更有甚者,某些巷道的宽度甚至不足1米,这使得施工变得异常艰难[1]

1.2部分住户改造意愿不强

在一些城中村的特定区域,存在着别墅类型的住宅,这些别墅通常配备有自己的庭院。在这些别墅内部,可能已经进行了一定的基础设施改造,比如重新建造化粪池和铺设新的管道。然而,这些改造往往没有包括雨污分流这一项。要全面实施雨污分流,需要得到住户的明确同意,以便施工队伍能够进入庭院进行必要的改造工作。但是,某些住户对于这种改造并不热衷,他们可能对此类工程的效果或者必要性持怀疑态度。

1.3存在经营性房屋

在一些城中村里,存在一些加工作坊、小规模养殖场和门面房等,这些场所的排水户往往没有对污水进行任何形式的预处理就直接排入到地块的公用污水管道中。这种做法导致管道内部积累了大量油污和垃圾,使得基础设施的疏通和清洗工作变得十分困难。由此,管网的排水能力受到了显著的影响,下降了不少。

1.4低洼处城中村

在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往往需要对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进行全面的考量。在一些情况下,城中村外围的市政道路在设计时采取了较高的标高,这就导致了城中村区域相对较低,成为了城市的低洼地带。在遇到极端的暴雨天气时,这些低洼的城中村区域就很容易发生雨水倒灌的问题,给当地的居民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了潜在的威胁。

2.雨污分流改造基本原则

2.1科学合理的原则

在改造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资源状况等因素,科学合理地设计雨污分流系统。例如,在雨水多的地区,可以适当增加雨水管道的规模,以满足排水需求;在雨水少的地区,可以适当减小雨水管道的规模,以避免资源浪费。

2.2环保原则

雨污分流的主要目的是将雨水和污水分开,减少污水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在改造过程中,应当选取环保材料,确保管道质量,防止污水泄漏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还应当加强对雨污分流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

2.3经济原则

在改造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力求在满足环保和排水需求的前提下,降低成本。这需要合理规划雨污分流系统,优化设计方案,同时采用性价比高的材料和技术。

2.4可持续发展原则

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是一个涉及当前和未来多重考量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旨在解决现存的雨污排放问题,更要考虑到城市将来的发展需求,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空间。这一过程要求对城市未来的发展规划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确保雨污分流系统能够具备必要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2]

3.城中村雨污分流改造技术要点

3.1排水体制确定

从环境保护效果、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以及乡村振兴村容村建设等方面分析,农村地区排水系统采用分流制优于合流制,因此有条件的地区应在农村开展雨污分流改造。雨污分流改造首先进行排水干管和支管建设,具体实施原则为:原有的合流管经计算满足雨水排放要求且有新建管线管位时,将合流管改为雨水管,新建一套污水收集系统,实现雨污完全分流;当合流管无法满足雨水排放要求时,将合流管作为污水管使用,封堵检查井内的雨水排入口,新建一套雨水收集系统,采用雨水立管断接改为散排入雨水边沟的方式,实现雨污不完全分流。

3.2管材选择

管材费用在管道工程造价中占相当大比例,管材既是影响管道经济合理性的主要因素,又决定了管道质量的可靠性,因此工程设计中选择经济实用的管材显得尤为重要。农村污水管道管径不大,基本在50~400mm之间,接户管管径更小,在50~200mm之间。国内农村排水管道管材以塑料管、球墨铸铁管、钢筋混凝土管为主。从适应性来看,对于中小管径管道塑料管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即管道内壁光滑、水损系数小、质量轻易运输、安装方便、管节长接口少、不易渗漏。

3.3埋深设计

接户管铺设于庭院内,污水支管埋设于巷道内,为保证房屋安全,庭院和巷道内的排水管道埋深不应超过住宅地基。考虑这些地方重型汽车无法进入,为减小污水干管埋设深度和管槽开挖深度,避免村民担忧阻挠施工,接户管采用浅埋方式,覆盖厚度按不小于0.4m设计;巷道内的管道覆盖厚度按照0.6m设计;于车行道下的管道,应满足管顶覆盖厚度不小于0.7m的要求。特殊情况下,浅埋管道采用混凝土包封方式保护。

4.城中村雨污分流改造措施

4.1人行道下管网改造

将原来位于人行道下面的合流管道用作污水管道,且对现有的雨水箅子进行封堵,并将现有污水支管依然按原状态接入改造后的污水管道。对于商户较密集的街道,将现有私接的污水支管全都挖出,进行统一规划改造,提高现有污水系统运行效率。同时重新建设雨水管网和雨水箅子,并把附近居民小区新建的雨水支管连接到新建的雨水主管网中。

4.2主路下管网改造

由于主路下现有合流管网的管道直径较大,两侧人行道空间有限,无法重新增设新的大管径雨水管道,而且在主路中心敷设大管径雨水管,对附近居民生活影响较大。而新建管径较小的污水管道空间其充足,且现有的污水接出口较少,对后期施工影响也较小。因此,决定保留原来的雨水管和雨水口,而建设新的污水管道,并把原来附近小区接到合流管网中的污水管重新连接到新建的污水管道中,而小区内新建的雨水管网则直接接到主路下现有的雨水管网中[3]

4.3清淤

对原来的排水主管道进行清淤,主管道继续使用,增强主管网的排水能力,可减少不必要的管道新建,以节约改造成本。同时,经检测清淤产生的污泥中并不含有危险废弃物,因此对污泥进行干化处置,可用作绿化覆土或者水泥、砖厂的原材料,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再利用,提高雨污分流改造的环境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中村雨污分流改造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中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人居环境改善的基础环节,而基础设施的长期管理与维护是确保管网有效运行的关键一环,正所谓三分建七分管。城中村排水设施的维养还需相关政策予以支持,进一步明确养护主体、资金来源等关键问题。然而,由于城中村雨污分流改造的复杂性,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期为我国城市环境改善和水资源利用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周斌,汤其辉.上海地区城中村改造区域供水规划方案[J].净水技术,2017(S2):136-138.

[2]段林.城中村雨污分流改造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1):56-57.

[3]曾向前.石井河流域城中村雨污分流改造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7):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