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8
/ 2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疗效观察

阮志菊

楚雄州姚安县人民医院   云南姚安  6753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34例,进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7例。对照组采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实验组加用垂体后叶素治疗。比较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血气分析乳酸水平。结果:实验组血压控制情况好转,血气分析乳酸水平降低,P<0.05,差异明显。结论: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疗效较好。

关键词:去甲肾上腺素;随机对照研究;垂体后叶素;脓毒性休克;药物联合应用

    脓毒性休克是休克的一种类型,其发生主要是与感染有关。对于此类患者最常应用的治疗措施除了抗生素外,最主要的就是使用升压药物对血压进行调节,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1]。去甲肾上腺素以及垂体后叶素均是临床中应用的较多的药物,如何对其进行选择是最为棘手的问题。因此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34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分析不同药物对其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34例,进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7例。对照组中年龄25-77岁,平均(54.24±13.18)岁;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7例。实验组中年龄28-80岁,平均(54.28±13.22)岁;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8例。两组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盐酸去甲肾上腺素18mg配制成50毫升葡萄糖注射液。剂量为0.5-2.0ug/kg.min。

实验组加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在去甲肾上腺素的基础上,使用垂体后叶素24U配制成50毫升生理盐水溶液。剂量为1-2U/h泵入。

两组患者均根据具体的血压变化调整药物的泵入速度以及具体的剂量。

1.3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血气分析乳酸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数据代入SPSS21.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

实验组干预后血压好转,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x±s)

组别

例数

(例)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平均动脉压(mmHg)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17

75.85±15.66

88.41±17.49

54.10±11.12

63.33±8.46

61.10±10.23

68.21±12.25

实验组

17

75.88±15.69

110.15±12.25

54.15±11.17

82.51±4.45

61.15±10.26

77.45±11.13

t

-

0.010

7.199

0.022

14.188

0.024

3.948

P

-

0.992

0.000

0.982

0.000

0.981

0.000

2.2两组患者乳酸水平比较

实验组乳酸水平好转,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乳酸水平比较(x±s)

组别

例数

(例)

干预2小时

(mmol/L)

干预4小时

(mmol/L)

干预6小时

(mmol/L)

干预12小时

(mmol/L)

干预24小时

(mmol/L)

干预48小时

(mmol/L)

对照组

17

5.52±2.28

5.34±2.01

5.17±1.88

5.05±1.75

4.88±1.66

4.50±1.52

实验组

17

5.02±1.14

4.18±0.88

3.35±0.73

2.46±0.71

2.32±0.65

2.15±0.43

t

-

1.387

3.738

6.381

9.697

10.154

10.519

P

-

0.169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感染是威胁患者健康以及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虽然随着抗生素的不断普及以及针对性的应用,患者的整体情况以及感染的控制均有一定的改善趋势。一旦发生感染进一步加重或者是控制效果不好的情况,则致病菌可能会出现不断的蔓延加重。最为严重的情况就是导致脓毒性休克发生。脓毒性休克是一种严重感染,其多为机体器官以及组织的感染控制不佳诱发。对于此类情况的患者,其致病菌不断的繁殖释放炎症因子,进而导致全身炎症反应性改变。对于大多数脓毒性休克的患者其病理生理改变为炎症因子对外周血管内皮的扩张以及血管内皮的损害[2]。上述病理改变导致的结局是血流动力学的剧烈波动以及诱发各种类型的休克症状。对于脓毒性休克的患者最为重要的就是积极控制感染。对于脓毒性休克开展的最多的就是药物处理,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肾上腺素受体的激动剂,其可以针对性的激动多种肾上腺素受体,进而发挥强大的收缩血管的效果。研究指出对于脓毒性休克的患者使用去甲肾上腺素的效果较好,是该类疾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一线用药。但是随着血管活性药物药物的广泛使用,该药物的局限性也逐渐暴露,即对于严重的脓毒性休克患者使用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有限。同时去甲肾上腺素对于外周的小血管也有一定的收缩作用。上述的作用对于外周器官的功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尤其是缺血缺氧性损害

[3]。因此近年来去甲肾上腺素在脓毒性休克的患者中应用受到一定的争议。垂体后叶素是一种催产素与精氨酸加压素的合用药。其可以针对V1受体发挥收缩血管的作用,进而达到肾脏功能的保护。同时垂体后叶素还能够激动V2以及V3进行结合附近水的吸收,进而达到提高血浆渗透压的目的以及作用。此外垂体后叶素的应用还可以促进其他儿茶酚胺类药物的吸收,进而减少药物的入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本研究结果指出,对于脓毒性休克的患者进行去甲肾上腺素以及垂体后叶素的联合应用对于患者的整体指标有一定的改善和提高。

    综上所述,对于脓毒性休克的患者联合应用垂体后叶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张伟东,王幸丽,杨红,等.垂体后叶素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感染性休克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血清炎性标志物水平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0,26(01):17-19+133.

[2]龚剑锋,杨祥,黄石华.去甲肾上腺素与垂体后叶素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科学,2018,8(21):171-173+218.

[3]张雯,梁显泉,莫逊,等.早期联用垂体后叶素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疗效分析[J].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2020,4(05):270-272+282.

作者简介:阮志菊,云南姚安,汉族,主治医师,本科,主要从事临床重症医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