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8
/ 2

中医骨伤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臧勤灿

身份证号  372928198410067978  正济中医医院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骨伤推拿手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入我院接受治疗的8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作两组,对照组42例进行牵引微波治疗,观察组43例实施中医骨伤推拿治疗,分析治疗后的VAS疼痛评分、JOA评分、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PT、F/E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JOA、临床有效率更高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得分、PT、F/E指标改善情况更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组间的评分、指标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上实施中医骨伤推拿手法,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提升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荐。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骨伤推拿手法;腰椎功能

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脊柱外科领域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病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涉及长期累积性损伤、外部创伤、局部压迫及炎症反应等多元因素。这一病理过程不仅会导致腰椎结构的改变和形态的异常,更重要的是,它会压迫脊髓,进而引发腰痛、马尾综合征以及下肢感觉与功能的异常。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瘫痪。因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需要尽早干预,以控制局部病变的进展,并改善患者的预后。在治疗策略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主要分为保守和手术两大类。尽管手术治疗在效果上较为确切,但由于其存在较多的限制因素,因此在治疗选择中应优先考虑保守治疗,以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在实际应用中,腰椎牵引、康复训练等疗法被广泛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它们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此外,中医骨伤科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其治疗手法多样,其中中医骨伤推拿手法在临床应用中尤为突出。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医骨伤推拿手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具体应用及其疗效,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纳入标准:①入选患者经过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和临床症状《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存在不同程度的放射痛。②患者的临床资料无缺失。③患者具有此次研究的知情权,并自愿签署知情协议书。④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排除标准:①依从性极差,无法配合治疗。②凝血功能异常。③存在认知缺陷,严重的精神疾病。④妊娠期、哺乳期。⑤合并肝、肾功能障碍。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29~65岁。观察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30~6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的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牵引康复组施以腰椎牵引疗法。患者在仰卧位下,根据病变椎间隙的具体情况,固定其胸部及臀部。首次牵引的重量设定为患者体重的40%至60%。牵引完成后,密切观察患者的耐受程度,并评估其肌肉与韧带的耐力,据此调整牵引的角度与力量。每次牵引持续30分钟,每日进行一次,牵引结束后需静卧20分钟。随后,指导患者进行腰部活动,包括臀桥训练、飞燕式训练及直腿抬高训练,每组10次,每次3组,早晚各进行一次。整个治疗与训练计划为期4周,每周进行6天。

骨伤推拿组在牵引康复组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中医骨伤推拿法进行治疗。首先,根据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精确定位病变髓核的位置,并评估是否存在椎间隙变窄、纤维环破损及椎体边缘增生等情况。结合患者的疼痛感受与功能受限情况,制定详细的操作方案。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取俯卧位,首先通过擦、推等手法按摩腰背部及臀部肌肉,以改善韧带松弛度。随后,指导患者转换为仰卧位,进行腰椎牵引(与牵引康复组相同)。牵引完成后,患者转为坐位,下肢并拢,躯体前倾45°,左右转动躯干10至15次。再次转换至仰卧位后,以揉法、推法按摩骶椎部及腰椎两端肌肉,从上至下进行振按。最后,点按委中穴、肾俞穴、大肠穴,每个穴位按压时间为2至3分钟,以患者感受到酸、胀、痛为适宜。整个推拿过程每周进行5次,持续4周。康复训练与牵引康复组相同。

1.3观察指标

①患者疼痛及功能评估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量化评估,评分范围0~10分。其中,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疼痛剧烈且难以忍受。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疼痛越明显。同时,使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估量表,对患者的腰椎功能进行评价。该量表满分29分,得分越低,表示患者腰椎功能越差。

②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将疗效分为显效、好转和无效三个等级。显效标准:患者直腿抬高角度超过70°,腰腿疼痛症状完全消失,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且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好转标准:患者直腿抬高角度在30°~70°之间,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虽可进行日常活动和工作,但在劳累后可能感到不适。无效标准:患者未达到以上疗效标准,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可能恶化。通过计算总有效率(=(显效+好转)/总例数×100%),可以全面评估治疗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将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计数资料使用%表示,采用检验;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采用t检验。若组间数据有明显差异,则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两组VAS疼痛评分、JOA评分变化情况

治疗前组间的评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 VAS 评分较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 JOA 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的 VAS 疼痛评分以及 JOA 评分对比 [n(x±s)]

2.2两组的临床疗效情况

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n(%)]

结语:

研究结果表明,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骨伤推拿法联合牵引康复训练相较于单纯的牵引康复训练具有更好的疗效。骨伤推拿法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腰部肌肉力量。同时,骨伤推拿法还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和推广。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样本量较小、观察时间较短等,未来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延长观察时间以更全面地评估骨伤推拿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翟德胜,张欣,刘艳芳,祝君.针灸推拿联合腰椎牵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2,6(12):82-85.

[2]王志权.中医推拿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1,36(08):185-186.

[3]王艳丽,宁宇,丁莹,潘军英.中医非手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22,39(01):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