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益的全员创新改善赋能企业经营品质改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以精益的全员创新改善赋能企业经营品质改善

王洪业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精益的全员创新改善是通过营建机制,凝聚士气,鼓舞干劲,用精益的理念、工具方法合力营造全员创新、创意改善的文化氛围,广泛发动职工群众以“一双慧眼”+“思考行动”,立足本岗建功,心系企业发展,在企业经营管理是“品质、效率、效益”上实现改变提升。精益从“心”开始,改善从“我”做起!“精”就是精益求精,消除浪费;“益”就是创造价值,让所有的管理活动有效果。企业的经营品质改善要以注重全价值链、全产品链的创新改善,通过管理活动,剔除损失浪费,消除无效作业,提高制造效率,改善管理流程,追求资源配置的科学化、合理化,这也新质生产力发展本质需要。开展全员创新改善,需要把握好以下三方面事情:

一、注重聚势造势,持续打造创新改善文化

“善战者,求之于势”。“势”是凝聚职工改变现状的意识和行动,汇聚形成的强大改善势能!也是每个企业坚持“依靠”方针,“问计于群众、问计于实践”的重要遵循。打造创新改善文化,要做到“三个强化”:

1.强化全员“改善意识”培养。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职工是企业发展的力量之源。善用职工智慧,挖掘职工智慧是我们治企的重要法宝。每个企业要注重全员改善意识培养,注重职工发现问题、改变现状的能力培养,要通过目标任务、相马赛马、揭榜挂帅、机制营建等形式,申领任务,组建团队,匹配资源,推动本单位、本系统的创新改善走深、走实。

2.强化全员“改善行动”落实。点滴改善可以汇聚磅礴革新动能。精益十大改善原则强调,“要打破固有观念”、“寻找可行方法”“不要力求完美,50分也好,立即实施”、“错了马上改善”、“先从不花钱的改善做起”。企业要建机制,解难题,既注重员工改善“慧眼”的培养,也要注重改善“器法术”应用,用好“5W2H8D、行动学习法、A3报告、PDCA”等改善工具方法,勇于破题,敢于创新创造,全面调动职工“强品质、降成本、提效率”的意愿和热情。

3.强化全员“改善氛围”营造。“十个人的智慧比一个人的智慧高明”,人人都是持续改善的参与者和贡献者!企业要兼顾“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原则,做好创新改善的宣传、动员和氛围营造,“自上而下”广泛发动,“自下而上”全员参与,鼓励一线员工、相关方(劳务)、一线班组、职能班组大胆提建议,全员做改善。我们应注意,不求改善有多大,只要比原来好一点、快一点、省一点,都要积极鼓励。改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企业的“党政工团”也要发挥组织优势,齐抓共管,集众力,汇众智,广参与,真受益,善为善成,让全体干部职工争做“提案人”,勇做“实施人”,全面激发全员创新改善的热情和潜能,做到“人人参与改善”,“时时都在改善”,“事事都有改善”,厚植改善土壤,凝聚全员改善强大合力,打造特色企业创新改善文化。

二、注重方向路径,持续推动创新改善增效

“善理疾者绝其源”创新改善既要关注目标达成,也要关注过程问题彻底解决,要做到“三个全力”:

1.全力提升制造过程“效率”。“问题和困难就是答案,就是财富”。企业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度应用精益工具方法,以“全产线”的横纵向对标改善、“全产品”的精益制造助力企业经营目标达成。要通过“对标、达标”向“立标、创标”奋进,在制造效率提升、在制压缩、异常减少、节拍优化等方面持续做改善,消除无效劳动和浪费,有效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改善质量,用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以最佳最优的资源配置和制造效率,实现快速交付和用户满意。

2.全力提升管理支撑“效能”。管理支撑效能体现在:组织的精益化、流程的高效化、管理的精细化、操作的便捷化、用工的精益化、指标的体系化,这是每个企业的战略落地和职能改善的重点。各职能部室要坚持目标导向,立足“现时、现地、现物”做改善,推动“管理流、信息流”与“实物流”耦合顺畅,实现产品交付的高质量,管理服务的节拍化、及时化,产线生产的平准化,资源投用的高效化。工艺、物采、人力、设备等管理责任主体要发挥好支撑职能,通过系统改善、全员改善,支撑产线效能提升。

3.全力提升运营管理“效益”。运营管理效益体现在:全员改善多,质量损失少,产品毛利高,投入产出比高,这是改善的价值导向结果。因此,企业要广开源、深挖潜,全面识别“全流程”中的隐形浪费,减少不必要的非增值活动,提升制造组织和运营过程的价值实现能力。

三、注重成果转化,持续提升创新改善能力

“执简以御繁”。创新改善既要用简单的方法处理复杂的事情,更要实现从数量到质量、从表面效率到整体效率转变,做到“三个固化”:

1.固化改善标准。精益化的企业经营是不断追求更高境界品质、“知”与“行”交替固化增强的结果!丰田公司大野耐一说过,“没有标准,就没有改善”,丰田的优势在于“在现场形成标准作业”。因此,企业要将作业现场的改善经验、案例、作法,最终固化为可借鉴、可维持、规范化的作业流程、要领,

或定额标准,融入到企业标准中、融入到专业管理中、融入到职工行为中,并按照PDCA循环,持续改善。

2.固化改善机制。改善成果要固化,机制固化是关键。每个企业的改善活动众多,企业要坚持“协同、融合、创效”理念,解决改善种类偏多、改善资源分散、管理方式不同、评价标准各异、成效彰显不足、改善氛围不浓厚等问题或现象,优化整合公司各类创新改善活动,形成良性改善合力。最好通过分层立项、分类管理、分线负责、分级评价方式,统建信息平台,统筹改善资源,统一评价标准,统计改善成效,构建覆盖质量、成本、技术等所有专业领域的,平台化、流程化、可测量、可推广的创新与改善管理模式。

3.固化改善成效。高质量的价值改善活动是我们应对挑战,达成目标的重要支撑。企业层面要全力做好改善方法推广及成果转化,突出经营目标和提质增效导向,从制造效率、管理效能、经济效益等方面,统一改善成效口径,确保改善活动取得实在成果。

精益永远在路上,全员创新改善永无止境。我们要坚信,通过注重聚势造势、注重方向路径、注重成果转化等方式方法,合力营造全员改善氛围,培育良好的创新改善文化,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品质提升力定能得到持续改善!

联系方式:王洪业13846267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