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三台阶短台阶开挖法在高速公路黄土有水偏压隧道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浅析三台阶短台阶开挖法在高速公路黄土有水偏压隧道的

应用

涂旋  

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摘  要:以高速公路潘城隧道施工为例,通过三台阶短台阶开挖法施工及关键技术研究,施工过程中,有效控制了隧道初支结构沉降、变形,安全快速地完成了该隧道施工,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隧道   黄土有水偏压    三台阶短台阶    施工技术

1


1  工程概况

潘城隧道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潘城村,属于黄土隧道。隧道右线全长2082m,左线全长2105m,左、右线全部为V级围岩。采用设计速度80km/h的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按分离式双洞布置。隧址区位于黄土塬沟壑区,最大埋深约 112m,所涉及地层上部为马兰黄土(Q3),下部为离石黄土(Q2),隧道洞身主要穿越离石黄土层。经施工过程中检测,隧道围岩天然含水量为25%-27%,有明显的流水现象。岩类全部为老黄土,局部段落洞顶存在大冲沟,地质构造复杂,安全风险极高,施工难度极大。

2  三台阶短台阶施工工艺原理、适用范围及技术特点

2.1工艺原理

此工主要根据三台阶工艺,结合超前地质预报,根据围岩和支护的变形情况,调整隧道的台阶长度;开挖后根据监测数据对初期支护进行加强和增加临时支护等措施。如采用中台阶加设临时仰拱、上、中台阶钢架增设托梁,可缩短仰拱至掌子面距离和二次衬砌至掌子面距离、缩短开挖循环进尺、减少开挖面等综合措施在保证安全稳定的前提下,秉承新奥法短进尺,早封闭快速穿越地质复杂多变地段,保障内作业人员及机械设备安全,以满足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要求。

2.2适用范围

此工法主要适用于黄土隧道中有水、浅埋偏压段的施工,主要阐述隧道短台阶的方案、工艺工法、影响施工的主要因素和预防隧道变形和坍塌发生的有效措施。

2.3技术特点

1严格控制台阶长度,在满足机械施工的空间要求下,尽可能压缩上中下台阶的长度,及时进行仰拱封闭和二衬施工。这比常规软弱围岩的CD法、CRD法等,因能机械利用率高,故可以缩短工序时间,并加快施工进度。

2通过在钢架增设托梁,将初期支护连成整体,加强初支的连接性,仰拱封闭后初期支护能形成一个整体结构,抵抗围岩压力,减少隧道变形。

3必要时,可在中台阶设置临时仰拱,能有效的抑制隧道的沉降和收敛变形,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4同时可以合理利用台阶法的优越性,短进尺多次开挖,通过减少对围岩的扰动,降低围岩应力的释放,同时避免塌方的发生,施工较为安全。

3  关键技术研究

施工中严格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包含上部弧形导坑开挖并施作拱部初期支护,再左右错开,开挖中、下台阶并及时施作边墙初期支护,及时施作仰拱混凝土,尽早封闭成环,二衬紧跟。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流程图如下页图3-1

3.1 施工工艺见三台阶七步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SGBT1G2B~6HT1X6XER{RI6

3-1 三台阶七步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3-2 三台阶七步短台阶开挖法施工开挖工序示意图

3.2 为控制隧道变形,在原一般三台阶工法工艺上进行优化,采用三台阶短台阶步距控制工艺,具体如下:

3.2.1 上台阶一次开挖按1榀钢架控制;中下台阶交错开挖,每次开挖按照1榀钢架控制(即施工左中台阶则施工右下台阶);仰拱初支一次开挖长度按4榀钢架控制,不得大于4榀;施工两环仰拱初支后再施工仰拱及填充。

3.2.2 上台阶台阶控制长度3m,先行中台阶在上台阶施工3m后开始施工,中台阶交错开挖错开2榀拱架间距,台阶高度为2.5m,为了便于施工,同侧中、下台阶错开距离为5m,下台阶初支封闭10m后施工仰拱初支。

3.2.3 短台阶步距要求:首先是上台阶长度严格按照3-4m控制,先行中台阶处上台阶长度为3m,后行中台阶处上台阶长度为4m,然后中下台阶实行错开施工,中台阶长度为5m,先行下台阶长度10m,后行下台阶长度为9m。开挖时秉承少扰动,短进尺的理念进行施工,即每次开挖3个面。例如第一循环开挖上台阶、先行中台阶、后行下台阶第二个循环开挖上台阶、后行中台阶、先行下台阶开挖上台阶、先行中台阶、后行下台阶开挖上台阶、后行中台阶、先行下台阶如此循环往复。具体如下图所示

3-3 三台阶台阶长度控制施工平面展示图

3-4 三台阶台阶高度展示图

3.2.4 仰拱距上台阶步距不得超过22m,二衬距上台阶步距不得超过45m

3-5 三台阶台阶长度控制施工纵断面展示图

3.3短台阶施工措施

3.3.1 上台阶拱脚处、中台阶拱脚处均设置通长纵托梁,钢架与托梁连接板连接,托梁分段制作纵向间连接板连接保证形成整体,增大受力面积用于限制其沉降。

3-6 托梁连接示意图

3.3.2 因本隧道为黄土隧道,设计上未设计锚杆,为控制沉降,只有加强锁脚。原设计拱脚处打设2φ42×4mm长度6m的锁脚,加强锁脚能力抑制变形,在拱脚处的纵托梁上增设2φ

42×4mm长度6m的锁脚。

3.3.3 由于围岩受水软化,在施工过程中,特别是下台阶落底和仰拱开挖时,初期支护因沉降影响有时会出现环向裂缝。每当出现初支出现环向裂缝时,及时在中台阶设置临时仰拱,这能有效控制初支变形。

3.3.4 浅埋段隧道设计钢架为I22b型钢,间距是60cm,根据围岩变形情况,将钢架缩短成50cm,每次开挖一榀,在缩短开挖进尺的同时也加强了初期支护强度,也能抑制隧道变形。

3.4 短台阶其他施工措施

3.4.1 隧道排水

本隧道属于有水黄土隧道,水对围岩的影响非常大,故在施工过程中,一定注意对水的引排工作。现场施工中,在中、下台阶的中间位置,设置集中抽排集水坑,将水及时引排,避免拱脚遭水浸泡,软化围岩降低承载力。

3.4.2 监控量测

施工时严密监控,按照设计要求每5米一个断面,设置沉降、收敛观测点,每天观测频率为2/天。每天现场及时根据监控量测数据进行分析,若发现当天沉降速率大于1cm/天,则在中台阶位置增设临时仰拱,同时减少开挖面,控制仰拱距掌子面距离,抑制其沉降变形,若发现当天沉降速率小于1cm/天,大于5mm,则必须加设托梁,并在托梁位置增加锁脚锚管,仰拱距掌子面开挖步距控制在22m以内,若发现当天沉降速率小于5mm/天,按照工法正常施工。

4  隧道单个工作面三台阶短台阶法主要施工机械及劳动力配置

4.1主要施工主要机械配备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台、套)

备注

1

挖掘机

PC220

1

开挖扒渣、装渣(带松土器和快速转换器)

2

装载机

GL856

2

装渣、运送型钢等材料

3

自卸汽车

20T

4

出渣运输

4

砼罐车

8m3

3

混凝土运输

5

电动空压机

22m3

6

高压供风

6

通风机

(2*110 KW)

1

洞内通风

7

湿喷机

TK500

6

喷混凝土施工

8

风动凿岩机

YT-28

20

掌子面钻孔

9

注浆机

4m3/h

1

孔内注浆

10

强制式拌合站

HJZ750

2

混凝土拌制

4.2主要劳动力配备

三台阶短台阶施工班组人员配备

序号

班组

数量(人)

工作内容

备注

1

开挖班

27

上台阶8台,中台阶4台,下台阶4台,    仰拱班4人

中下台阶两侧各1台,中下台阶拉槽2台

2

支护班

22

上台阶12人,中、下台阶10人

上台阶型钢架设完后,包括施工超前支护

3

喷浆班

25

每台喷浆机配备4个人,上台阶2台,中台阶2台,下台阶1台

中台阶摆放4台,下台阶1台

4

二衬班

38

防排水、二衬钢筋:13人,二衬浇筑25人

5  三台阶短台阶施工取得的效果

5.1变形控制

通过三台阶短台阶施工、优化设计方案、加强过程控制,隧道在恶劣的地质情况下变形得到有效控制,未发生大段落断面侵限。

5.2进度情况

20166月采用三台阶短台阶开挖法施工以来,隧道在级围岩的情况下于20166月突破70米大关;12月份,达到88米;20172月,达到102米;级围岩平均月进尺90以上,隧道掘进持续稳产高产。

表1  三台阶短台阶工序作业时间表

序号

工序

关键工序作业时间

平行工序作业时间

关键工序

平行工序

1

钻眼

120min

2

装药联线

30min

3

爆破

4

通风

15min

5

初喷

30min

6

挖掘机上台阶扒碴

45min

7

挖掘机中台阶扒碴

60min

8

装载机出碴

120min

9

人工配合挖掘机清底

30min

10

测量放线

30min

11

上台阶立架

180min

12

超前小导管施工

90min

13

中台阶立架

90min

14

下台阶立架

90min

15

上台阶喷浆

120min

16

中台阶喷浆

90min

17

下台阶喷浆

90min

合计

630min

5.3安全质量

在实施过程中,通过项目部有效管控及相应措施采取得当,未发生一起一般及以上安全质量事故。

5.4 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每循环时间控制在10.5小时平均每天施工2个循环,每循环进尺1.5米,每月开挖平均进尺90米,隧道贯通比计划工期提前6个月,直接及间接节约成本约500万元,项目整体经济效益取得较好成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