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接受急救护理路径的抢救效果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心肌梗死接受急救护理路径的抢救效果作用

徐小英

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空港医院 6102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在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参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急救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急救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心肌梗死复发率、再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率、病死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心肌梗死复发率、再行PCI率及病死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其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心肌梗死;急救护理路径;抢救效果

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心血管疾病,它的迅速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急救护理路径作为一种规范化的急救措施,旨在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预后。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实践的积累,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路径不断得到完善和优化[1]。通过规范化的操作流程、标准化的治疗方案以及强化的团队协作,急救护理路径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评估、诊断和治疗,从而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2-3]。通过对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救护理路径下的临床表现、救治过程以及预后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本研究旨在评估急救护理路径在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实际效果和影响。通过总结和分析研究结果,旨在为心肌梗死急救护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更为科学和有效的依据,进一步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水平和生存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2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参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8~73岁,平均(57.9±6.6)岁;研究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37~73岁,平均(57.4±6.3)岁。纳入标准:(1)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诊断标准;(2)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全身免疫性疾病者;(2)合并精神疾病、严重肝肾等脏器疾病者;(3)急腹症、动脉瘤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且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急救护理,具体如下:护理人员在接到急救电话后快速急诊接诊,在将患者接至医院的途中根据其具体情况实施院前抢救;入院后,护理人员配合抢救医生完成各项操作,按照医嘱告知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同时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吸氧、心电监护等急诊护理流程,实施相关检查进行确诊。

研究组患者实施急救护理路径,具体如下:(1)院前急救:依照国内外先进的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护理方法,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路径,包括配备急诊护士、采取24h轮岗制,急诊护士均接受专业培训并达到合格标准。急诊室在接到急救电话后立即行动,在途中护理人员通过电话与患者家属联系,指导患者家属进行可行的急救措施,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并了解患者具体情况,到达后护理人员立即给予吸氧、静脉输液、监测体征等措施[4-5]。(2)转运:救护车到达后,在对患者进行转运时应使患者保持仰卧位,将头偏向一侧,在搬动患者时注意动作平稳、快速、轻柔,并快速给氧,连接心电监护设备,对输液管有无脱落、移位情况进行观察,同时在转运途中通过电话提前通知急诊科相关人员准备抢救工作所需物品、器械等。(3)抢救:在患者转运至医院或患者家属将患者送至医院后,护理人员在前5min内迅速给予患者开放气道,给予高流量供氧,给氧速率控制在2~5L/min内,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密切监测其心电图、血氧、血压等生命体征;护士长做好血液标本采集、床旁心电图的安排,并遵医嘱给予硝酸甘油0.5mg舌下含服、阿司匹林0.3g舌下嚼服;而后5min内取回心电图报告,配合医生对患者病情做进一步的控制处理;于15min内协助患者家属办理住院手续,并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及心理辅导,以便于后续治疗顺利进行;最后,护理人员配合医生于10min内送患者入心导管室进行相应处理[6-9]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另外经t值、x2两种不同方式予以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良结局

研究组患者心肌梗死复发率、再行PCI率及病死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不良结局比较(n,%)

组别

例数

心肌梗死复发率

再行 PCI 率

病死率

参照组

50

9(18)

12(24)

5(10)

研究组

50

3(6)

3(6)

1(2)

P值

<0.05

<0.05

<0.05

2.2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中不满意有4例,参照组中不满意有14例。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2%)明显优于参照组(72%)(P<0.05)。

3讨论

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脑血管急症,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等特点,严重危及患者生命,若未及时得到有效治疗,极易导致患者死亡。急性心肌梗死主要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粥样斑块在某些因素影响下破裂,而破裂斑块表面血小板形成血栓,骤然阻塞冠状动脉致使心肌缺氧、缺血甚至坏死,进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10-12]。另外,冠状动脉痉挛或心肌耗氧量剧烈增加也会诱发心肌梗死。大量饮酒、情绪激动、暴饮暴食、过度劳累等因素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重要诱发因素,患者主要表现为疼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症状。急救护理路径是一种新型的急救护理模式,其通过提前制定急救护理路径,使急救护理流程更具条理性,缩短患者抢救时间,同时在急救护理路径中,其他相关人员可提前做好相应准备,使后续抢救时效率更高[13]。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分组比较实施传统急救护理流程和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心肌梗死复发率、再行PCI率及病死率低于参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高于参照组,可见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其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倩.急救护理路径对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8(12):1.

[2]王玉娟,王宏宇,张忆,等.急救护理路径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A02):2.

[3]李秀云,孔秋燕,陆小花,等.院前急救护理结合绿色通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J].临床医学工程,2020,27(4):2.

[4]韩坤.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中的效果观察[J].保健文汇,2019.

[5]许勤燕.急救护理路径在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24):2.

[6]项蓉.急救护理路径对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J].母婴世界,2018,000(017):254.

[7]胡丽珍,杨明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18,31(8):2.

[8]黄玉曼.急救护理路径在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东方药膳,2021,000(002):132.

[9]黄媛媛.急性心肌梗死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对抢救效果的影响研究[J].医学美学美容,2019.

[10]薛亚苏,刘小娜.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急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医药,2021.

[11]周鸿雁.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010):397.

[12]荀小燕.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13]张爱华.研究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院前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