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课改的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浅谈美术课改的启示

詹秀菊

昆山东方泗桥幼儿园  215331

摘要:现代社会科学的迅速发展,需要人的丰富而高尚的情感与之平衡,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新课改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和学习评价上都作了较大调整。全国各地就美术活动课改标准相对旧课程标准而言,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具有尝试性、挑战性的变革,体现出新时代、新形势下,旧课程标准与现代教学所倡导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意识强的人才之间的矛盾,迫切需要在教学中做出新的、大的举措改革。美术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教师与幼儿沟通的重要桥梁。良好的美术教育不但有利于提升幼儿美术技能,还有利于其创造性的培养。美术活动是陶冶孩子高尚情操,提高审美,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的一门重要活动,美术活动的课改标准提出:“通过学习美术,丰富孩子的视觉、触觉,发展孩子的空间思维与动手能力;激发孩子的创造精神及美术实践能力,达到能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美术活动是孩子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通过各种工具、材料进行制作、练习获取知识的,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如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是孩子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孩子乐学、善学,激活美术活动是教学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幼儿游戏;兴趣:情感;生活化;创造性;鉴赏

一、激发孩子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发展孩子的感知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兴趣是孩子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活动的特有魅力,利用现代化的多种教学手段激发放孩子对美术活动的兴趣。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已有的美术活动教学方法已经陈旧,教师需要在保留传统较好的教学方法的同时,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寻求更新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活动中配古筝,笛子之类的音乐;摄影、小视频从视觉上激发;活动时,还要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教材的内容以及活动的环境等因素进行协调统一,激发孩子的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譬如说:让大班的孩子或透视或写生,是不符合逻辑的。美术活动也同于其他活动一样,要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让孩子感受学习美术是一种乐趣,并在这种乐趣中掌握学习美术的基本能力。

二、在美术教育中引入游戏,进一步提升幼儿创造热情

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在美术教育中引入丰富的游戏,不但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游戏带来的快乐,丰富幼儿思维,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还可在游戏中进一步激发幼儿创造热情,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比如把传统“模仿”为主的教育方式转变为“探索”式的学习方式,让幼儿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进行“剪剪贴贴、添添画画、印印吹吹等美术活动,使幼儿在自由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而激发创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画小动物的时候,教师可把已经精心准备好的图片展示给幼儿看,并与幼儿一起探讨动物的叫声、生活习性等经验,以“青蛙”为例,可以让每一位小朋友模仿“青蛙”跳跃,然后指出青蛙最大特点就是大眼睛,宽嘴巴,模仿跳跃以及谈论后,幼儿对青蛙的形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造型表现时印象就更为深刻。

三、激发孩子的表现欲,掌握美术基本表现手法

(一)采用多种手段,全面表现生活中的美

美术活动大致可分为欣赏和表现这两大块,如何激发孩子用掌握的美术知识来表现自己对事物、生活的美得感知。在新课程标准里,各个阶段都有明确的规定,不管是色彩、线描、手工制作、黑白画等,只要孩子乐于动手、动脑,放胆的去表现,在这个表现的过程中就提高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发展了孩子和老师间在心灵上产生共鸣,达到人文、素养、情感及精神上的沟通。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表现欲,驱使孩子带着多方面情感去完成一幅美术作品。在开展以“江南水乡”为主题的美术活动前,教师可要求家长先带孩子到附近游玩,帮助孩子认知周围的环境。当幼儿熟悉了环境的变化之后,再组织他们参与美术活动,从而将自己认为最美、最有趣的画面表达出来。除了绘画,教师可鼓励幼儿通过各种美术表现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美丽水乡的热爱,如剪纸、色彩、手工制作等。幼儿日常的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均在自己的作品中得到了精彩体现。这样的活动方式,真正让幼儿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帮助幼儿学会如何表现生活中的美。

(二)开展生活化活动,指导幼儿创造美

孩子只有亲身感受生活,才能激发其对事物的好奇心,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从而帮助他们掌握良好的美术基础知识,最终达到使幼儿乐于述说的目的。例如,在以“蔬菜”为主题的美术活动中,教师便可组织幼儿与父母一起到农场去采摘蔬菜。幼儿与蔬菜有直接接触后,再组织其围绕“蔬菜”开展美术教学活动,并鼓励孩子们大胆运用不同的美术手段去表现。让幼儿美术教育贴近幼儿的心灵,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同时提升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孩子们自然爱学、愿学、乐学,并乐在其中。

四、树立创新意识,开拓广阔的教学活动空间,促进孩子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美术是用来表现丰富的生活、事物、情感的一种手法。事物、情感是时时推陈出新的,创新精神也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所以,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是教学活动的根本任务。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将会对孩子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产生积极地影响。同时,也给教师的教学活动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传承古今文化的同时也有了时代的产物,这时,促进孩子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五、正确评价幼儿美术成果,增强其创造自信心

3--6岁幼儿对于正确、错误的分辨能力显然不足,对于世界均充满了想象与美好。因此,教师在其美术教育过程当中,更要以积极、包容心态去面对,遵守无对错教学原则,对其美术成果进行积极正面的评价。不管他们的美术作品如何,作为老师的我们都需采取委婉、柔和的方式进行鼓励,尽量去欣赏每一位幼儿的画作,让他们感受到创造带来的乐趣,从而达到培养其创造力的有效教学目的。例如,在自由发挥的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尽量多准备素材,鼓励幼儿自由画出自己最喜爱的东西,并使用自己最喜爱的颜色来进行填充。幼儿完成作品后,教师一一进行评价,满足他们内心的成就感,并颁发适当的小奖品,并展现出来,让更多的人来欣赏,得到来自更多人的鼓励,让幼儿的创造价值得到充分的肯定。

六、明确教学活动的学习领域,注意活动量化的比例

新课程标准根据美术学习的活动方式分成四个学习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教师要明确的把握教学活动的学习领域,这样才能使孩子在活动中有目标,有计划地完成一节活动的教学任务。教学活动内容和学习方式具有可选择性,可以根据自己的实践情况实施教学活动,促进孩子项目表发展。总之,目标、内容、学习方式和评价四方面构成美术教学活动的过程的比例要恰当,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一节教学活动的任务,使孩子在轻松愉悦中学习美术,掌握用美术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对生活理解的方法。

总而言之,美术教学活动要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思想,把美术上“新”上“活”。只有把美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培养兴趣有机结合起来,力求教学活动中做到“课伊始,趣亦生;课正行,趣亦浓;课已止,趣犹存”,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黄丽锋.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回归生活的幼儿园美术教育评价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6)。

[2]中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国家指导性文件;201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