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积极生长型教师以助学校高品质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育积极生长型教师以助学校高品质发展

——成都市锦西中学校高品质学校建设的实际探索

赵秋桐

成都市锦西中学校 610000

摘要:本文以成都市锦西中学校为例,探讨了培育积极生长型教师对于学校高品质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和实践探索,阐述了积极生长型教师的培育策略,包括构建自主发展模式、建立培养机制、追求共生共长的价值以及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实践效果表明,积极生长型教师的培育促进了师生关系的改善、课程质量的提升。个人发展规划也使教师自身得到了成长和提升。展望未来,持续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将助力学校实现更高品质的发展。

关键词:积极生长型教师;学校发展;实践探索

一、前言

高品质学校建设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而教师队伍的素质和发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1]。培育积极生长型教师需要多措并举。首先,学校应提供持续的专业发展机会,如培训、研修等,助力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其次,搭建教师交流平台,促进经验分享与合作,共同成长。再者,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创新与进取。此外,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归属感。本文旨在通过对成都市锦西中学校的实践探索,探讨如何培育积极生长型教师,以助力学校实现高品质发展[2]

二、研究背景及理论

1.学校背景

学校的教师发展研究源于学校的现实问题。成都市锦西中学校是2007年金牛区委,区政府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高标准建设的一种公办初级中学。这所学校经历了企业办学到地方政府办学的变化,经历了吸纳、合并薄弱学校师生,不同文化的冲突的考验,我们面临了教师年龄结构的变化,教师职业成就感低、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为了破解困局,激发教师内生动力的有效策略与路径的研究就非常重要。

2.研究理论

高品质指的是高品位、高质量,其基本主张是两全两共。一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观,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二是科学系统的治理观,和谐共赢的发展观。高品质学校的建设是一个以文化体系建设为核心,以课程建设、教学方式、德育实践、教师发展、学校管理为支撑的系统性工程。其中,教师队伍作为关键要素,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3]

教师为立教之本和兴教之源。新时代的教育要求我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五育并举,着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这就需要我们有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教师观以及教育观。近两年来,依托金牛区品牌创建工程,以建设“积极生长”教师品牌为支点,突破瓶颈,撬动学校向高品质发展的大格局。

3.心理学理论

学校以积极心理学作为基本理论依据,积极心理学以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为研究核心。在个人层面关注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及积极的个人特质,形成优秀的心理品质;在群体方面,关注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那么,如何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转化为促进教师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策略?我们在积极心理学模式中找到了激发积极情绪的六个关键要素,并据此设计有针对性的培育活动。

4.高品质学校的内涵

国务院在2016年就印发了《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但到目前很多学校关注的还是前面和中间这部分学生。在“十四五”期间,怎么解决困境儿童、兜底儿童、后进生的问题,学校还需要更加关注,还需要提供更多的经验[5]。高品质学校建设就要把每一个孩子当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去培养,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是要关注每一个孩子,办好每一所学校,这可能是“十四五”的重点与难点。所以,每一个学校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高品质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以结构性改革破解学校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十四五”学校高品质发展规划,要把握其结构和要素,重点明确学校的发展定位,关注六个结合,注重四个关键,形成结构性的闭环方案,以促进学校整体办学品质的提升。学校高品质发展规划的内涵是围绕发展性目标,同时又兼顾基础性目标而设计的学校发展综合性方案。要根据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战略计划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对学校未来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和发展路径,包括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办学特色、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办学条件、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和措施安排[6]

三、研究过程及成果

一是构建1257自主发展模式

学校构建了1257自主发展模式:一个目标两个关键五个核心素养七个生长指标,以聚焦教师的精神内核和外在行为为两个关键点,以美德和惯习驱动,以人际互动来激活教师内在潜能,以教师高质量发展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是建立积极生长型培养机制

我们用文化铸魂,帮助教师筑牢精神的大厦,强化使命意识,讲述身边故事,健全荣誉体系,激发教师职业的尊严感、荣誉感、责任感。

我们用管理强基,坚持底线管理有力度,人文关怀显温度;坚持以人为中心,让教师在岗位竞争,绩效考核考核等重大事件中充分参与,贡献智慧,从而激发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主体积极性。

我们用改革体制,尊重差异,结合实际进行阶梯培养,聚焦课程、课堂、课题研修等关键环节,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培养教师专业自信。其中,七中云校大教研、五区联盟,共建共享输入输出,让教师在学习与展示中收获成就感。为了配合七中育才的“云教研”,学校调整作息时间、固定地点等方式抓落实,通过对标高品质,学校教师的积极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三是积极生长价值追求:以人育人、共生共长

我们追求以人育人、共生共长的理想境界。我们致力于培育追求积极情绪健康、主动学习、持续发展的生长型教师,并以积极生长的课题、课堂、课程研究为抓手,全面提高学校育人质量,促进学校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我们在积极追求理想教育的过程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看到干群关系、同事关系、师生关系更和谐友善,更多的老师自觉践行“心中有爱,眼中有人”的育人理念。我们的课程因为教师的主动学习研究,更加丰富多彩。我们的课堂和组织形式因为老师的观念更新,更生动鲜活起来。我们的学生受益于此,更热爱校园,热爱学习,热爱生活。我们将持续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以积极生长的教师培育积极生长的学生,并努力构建阳光、健康、积极生长的校园。

四、总结

成都市锦西中学校将锲而不舍地坚守“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的办学宗旨,认真践行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不断深入推进课堂改革,落实“双减”“五项管理”,扎实开展素质教育,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根华.以“庆赏无厌,寒木春华”的学校文化,引领学校高品质发展[J].教育,2024,(05):41-44.

[2]陈中文.以高品质校本课程开发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J].内蒙古教育,2023,(12):1.

[3]陈婧.重视校本课程建设,助推学校品质发展[J].湖南教育(D版),2024,(02):43-46.

[4]董皓.立德明法,学校高品质发展的有力保障[J].初中生世界,2023,(36):75-76.

[5]李香玉.建高品质学校,办高品质教育——加速学校发展系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4)[J].教育家,2023,(S1):124-128.

[6]俞芳芳.党建引领促学校内涵品质发展[J].华夏教师,2023,(3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