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学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浅谈农学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赵兴敏  周露   龙政

西昌市农业农村局  615000

摘 要:为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和观念并培养出高素质的组培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思政教学途径。从家国情怀、课程认同感、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安全意识和生态意识6个方面总结课程思政元素初步挖掘的经验,阐明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的具体途径,并为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实施提出几点建议,以期更好地实现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潜在育人价值,为培养出高素质农业生产技术人才提供保障。

关键词: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思政元素;思政教育

前言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使德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更能凸显出教育的培养人才的作用。此外,专业课程是思政教学的载体,思政教学是专业课教学的“催化剂”,可提升教学效果,两者相辅相成推动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笔者就组织培养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进行了探索,主要从教学目标、渗透途径和保障措施这3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为相关研究和教学提供参考。

1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本门课的首要目标在于训练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精湛技能,使他们能够自主地执行植物组织培育过程中的基础步骤,同时也能针对不同的培养物制定合适的营养配比方案,并对之实施有效的监控。此外,他们还需要迅速识别潜在的问题,准确解读其原因,并采取适当措施来解决问题,以确保培养物的品质。同时也要求引导学生关注最新的组培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鼓励学生学以致用,积极投身于农业生产中[4]。为更好地对接岗位需求,可根据真实工作流程对实验项目进行整合,包含组培生产准备、培养基配制与灭菌、外植体处理与接种、代表性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等工作项目,与实际生产结合紧密。

根据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教学任务和要求,设定该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将家国情怀、职业素养等层面的思政元素渗透到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过程中,切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专业自豪感,引导学生从劳动精神、安全意识、生态文明意识等方面自我升华,重塑个人价值观,努力成为技术一流且情操高尚的农业技术人员,以科技助农为己任。

2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思政元素的渗透途径

植物组织培养课程开展思政教学需要遵循2个基本原则:一是采用的思政元素需详细具体,符合专业特点,与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知识点有内在联系,并有鲜明的教育意义;二是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中要保障专业课程内容的主体地位,“春风化雨”般将思想教育渗透到课堂中,育人于无形。植物组织培养课程与生活生产联系较多,课程内容蕴含了丰富的思政教学点,本文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初步挖掘。

3.1课程内容与增强家国情怀相渗透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初,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大多注重西方科学家的标志性成就,往往忽略我国科学家的贡献。事实上,早在20世纪30年代,李继侗就已成功地进行了银杏胚胎的分离培养实验;到了40年代,罗士韦开辟了一种新的植物根部分离培养方法,崔激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腺嘌呤具备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 70年代以后,中国科研人员在原生质体和花药培养领域取得了全球认可的重要成就,并且许多关键技术都位居国际前列。在这堂课的第1部分中,可通过时间线的方式,配合当时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状况,向学生展示了中国的杰出科技成果,以此来增强他们的民族荣誉感和自信心。

3.2课程内容与课程认同感相渗透

据调查,农林类专业大多学生为农村生源,但是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他们很少亲身参与农业生产。特别像植物组织培养这种现代农业技术,他们很少在生活中接触到,因此部分同学即使学习完本门课程,也会对该项技术充满陌生感,找不到与生活的联系,对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认同感较低。因此可加强信息传递,将最新的组培行业发展动态传递给学生,逐步改变其观念。在讲解组培技术应用时,引入行业资讯,展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具体应用,用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打破思想禁锢。比如,借助植物细胞培养的技术来完成大规模的种植工作,位于山东省平原县的世纪风园艺科技创新中心每年能生产超过6 000万颗高质量的种子[6];运用植物细胞培养的方法进行选种,北京市海淀区的组培实验室成功研发了多款新型蔬菜品种,并推动农民们靠科学技术发家致富;使用植物细胞培养的方式对遗传资源进行保护,北京植物园的植物研究所在经过组织的培养后让“罕见的花卉”绿绒蒿在北京安家落户。通过丰富的应用案例,学生能看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科技性和实用性,认识其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其对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认同感。

3.3课程内容与工匠精神相渗透

植物组织培养的工艺流程相对繁杂,在各项操作中对学生的细致程度要求较高,一旦学生出现粗心大意、无视操作规范等情况,植物组织培养生产将面临失败的风险,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浪费。因此,植物组织培养对学生要求不仅仅是掌握知识技能,更要求学生在进行组培生产操作时有较高细致程度和认真程度,这便需要在授课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的渗透主要结合植物组织培养的实践操作进行,在操作中通过出现的问题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精工细作对组培的重要性。如,在MS培养基制备实操中,结合某同学称量琼脂时不认真,将配方要求的量没有称对,导致培养基不凝固的现象,让学生明确琼脂用量计算、称量及pH调节等细小的操作出现误差都会导致培养基制备失败,引导其意识到认真细致的重要性,从而在实操中严格要求自身。

5结束语

为了有效地执行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教育使命,不仅要提高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技能,还需要深入研究课程中所包含的思想政治因素,并且寻找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这样可以在保持专业课程核心功能的基础上,使思想政治要素自然融入其中,以更好地完成培育人才的核心职责。

参考文献

[1] 吴田.思政教育融入“园艺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的探索实践[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1(3):234-236.

[2] 王慧蕾,朱庆竖,孙丽静.“园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探索[J].现代园艺,2021,44(15):164-166.

[3] 闫文静,韩隽.新时代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诉求与路径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7):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