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探索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6
/ 2

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探索研究

雷海娟

龙钢公司储运中心铁运党支部   

摘要:员工作为一个公司最宝贵的资源,是公司谋求发展壮大的基石保障,在当今日益开放且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中,面对生活成本的不断增大,加之三年疫情,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多员工都出现了经济上或多或少的问题,致使员工的思想负担和工作压力加大,如果得不到及时关心和引导,势必会对员工的身心健康乃至生活、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现就做好当下员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思考汇总如下。

重点词:员工;心理疏导;人文关怀

前段时间,据公司不完全统计,从去年初至今年4月份,公司员工突发疾病病故人数已高达10余起,看似因员工个人健康问题,但同样暴露出,当下员工整体生活工作压力大,特别是基层员工,车贷、房贷、教育、医疗等诸多因素,让很多年轻员工背负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因此,我们企业有义务关注每位员工的思想状态,及时做好员工的心理疏导,让每位员工都能健康、幸福,充分体现企业的社会价值。

国家来讲,需要稳定的发展环境,对于企业来讲需要的是和谐的劳务关系和员工的身心健康是决定了企业能否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因而劳务关系是否和谐,对国家,对企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工精神压力和思想负担的加大,如何做好员工心理疏通,构建与维护和谐的劳动关系,已经是企业急需研讨的问题。

、对心理疏导的误解

1.把心理疏导错误的当成思政教育实际上,思教育解决不了心理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多的是解决意识问题,并在实践工作中做出正确指导和决策而心理疏导更多的提供更多的方式缓解心理压力

2.把心理疏导认为治疗心病往往很多人既是心理有严重的问题,乃至抑郁,但他们都愿认为这不是心理疾病以致把与心理工作者沟通当成治理心理疾病,产生抵制心理,这对大多数人来讲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3.平时事情多心理疏导没有那么重要事实上开展心理疏导活动就好比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开展心理疏导,能够很好的缓解心理压力,以帮助更好的生活和工作

4.认为心理疏导就是“物质激励”。很多领导在遇到员工心里的埋怨时,往往会选择以物质激励的方式,来解决员工的不满而实质上解决不了本质问题。常言道,心病还需心药医。在给予适当物质激励的基础上,思想政治工作者还需加强与职工的沟通交流,帮助分析利害以帮助员工释放心理压力

二、目前员工思想动向特点与原由剖析。

1.面对三年疫情及社会经济不景气,员工经济压力加大以致心理负担加重。我们作为重工业企业,员工整体年龄结构较轻,很多年轻员工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原生家庭经济状况都不是很好,加之很多员工多年上学,给本不富裕的家庭也造成了很重的负担,学校毕业工作后,马上又面对结婚、买房、买车,基本就把一个家庭掏空掏净,这就给很多年轻员工造成了很严重的心理负担。同样很多中年员工,上有老、下有小,作为一个家庭的支柱,承担着沉重的养家重担心理负担更是只重不轻。

2.当下,很多年轻员工攀比心理严重,让自身徒增了很多心理负担。很多年轻员工从小娇生惯养,在花钱方面大手大脚,没有养成良好的节俭习惯,上班后,更是成了月光族,但从思想上并未认识到自身的问题,甚或,不结合自身的经济状况,一味地和同事、身边人相比较,造成经济严重透支,给自身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

3.薪资待遇差距扩大致使员工心理失衡问题突显。公司在多能多得的岗位激励引导下,薪资待遇也随之扩大,造成一些员工心理不平衡。在公司内部,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技术专业人员和一般工人的收入差距较大,使得员工对利益分配的不一样等感渐渐增添。怎样指引员工正确认识薪资系统问题,正确认识公司利益分派原那么,防备心理失衡展开为心理问题,是目前公司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一个严重问题。   

4.公司改革步伐加快,岗位能力不足的危机和内卷,给员工造成了一定的心理负担。面对公司的快速发展,岗位能力标准的不断提高,每个岗位都需要竞争上岗,当然这是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更是为了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需要,这就需要能者上、庸者下,在这一大背景下,每个岗位都产生了很重的危机感,毕竟,在当下社会适者生存,谁都不想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被甩下车,去面对更为残酷的社会竞争,这种危机感,也给很多员工造成了很重的心理负担。

以上诸多问题,很大程度对员工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影响。因此,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保障员工身心健康,对当下公司稳步向好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措施:

(一)突出人文关怀常常关心员工的生存现状,就是在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做贡献。因此,各级组织都要突出人文关怀,让员工更有尊严的工作生活,促使员工懂得关注企业就是关注自己,支持企业就是支持自己,只有企业发展了,自己利益才能得到保证的道理,促使员工自觉与企业同呼吸、共奋进。

(二)突出重点目前,30-45岁的员工逐渐成为企业的主力和中坚力量,上有老下有小,

夫妻感情、家庭收入、子女教育、就医、赡养老人等诸多问题,所承受的多重压力,导致少数员工出现心理不平衡、乃至出现心理障碍。因此,要结合公司现状,加深对这些员工的情况掌握因人而异,运用不同方法,进行心理疏导,培育员工“阳光”心态。

(三)合理激励原则。人文关怀在重视物质利益的同时,必须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以帮助员工自觉抵制低级需求的执念提升员工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

(四)搭建疏导平台,调节思想情绪。

1.要加强心理危机的提前预判预警。通过健全领导干部走动式管理oa平台、调查问卷等多途径,加强对员工不良心态的预警和预防细化公司内部突发事件,加强心理危机的提前预判预警有针对性地加强人文关爱和心理疏导,避免员工不良心态积累恶变。

2.要建立健全心理疏导工作机制。整合党政工团各方面的力量,设立职工心理疏导组织机构,建立预判预警、预防、预报级心理预警机制,及时、准确做好信息上传互通

3.要加强职工心理健康教育。请心理辅导专家对工会干部进行专题辅导和培训,从家庭心理、成长心理等各方面,进行面对面咨询和辅导,提高心理疏导服务人员的心理学知识水平;发放专业书籍,供大家学习、掌握心理学知识,设立基层单位职工心理疏导交流制度,更加关注工多方面心理感受和情绪反应,通过案例分析、面对面沟通等方式,帮助职工宣泄不良情绪。

(五)搭建话语平台,释放心理压力。

1.细化员工诉求表达机制。建立总经理接访日干部谈话、厂务公开、合理化建议等规章制度细化完善员工诉求表达机制,让员工有处说话、有处诉怨,疏通上下沟通的渠道,及时调适员工情绪,疏通心理障碍,缓解心理压力

2.要面对面地与职工零距离接触,让职工畅所欲言,提出意见或建议。制定实施集体座谈、接访、走访制度,结合职工心理疏导工作内容,解决职工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消除引发员工心理的不平衡组织劳模先进、困难职工等不同群体,以集体座谈、家庭走访等方式倾听工呼声,了解职工需求。

3、要针对不同职工的心理特点,对症施策。利用私下沟通、包班管理、问卷调查等不同工作手段,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和关注的热点,并对对掌握的问题及时予以反馈和解释。

(六)搭建关爱平台,营造暖心环境。

1.要创新教育载体。不断完善人文关怀管理机制,根据职工心理、健康、婚恋、家教等方面的需求,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应用、家庭子女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活动。

2.要创新管理方式。通过思政教育、网络咨询疏导企业文化熏陶、规章制度管束、等方式并用。依托更为科学理论和技术,矫正员工的心理障碍,同时加强对各级管理人员心理咨询知识培训,提高心理咨询工作水平。

3.要关注困难职工和特殊岗位职工。在职工红白喜事时,送上一份祝福和关爱;对于家庭困难、生病、家有老人和感情遇到挫折的职工,建立探视走访制度。积极开展节日慰问送温暖活动;让职工们感受组织的深情厚意,努力为员工“减压”。

(七)搭建文体平台,培养高尚情趣。

1.要完善企业文化推进机制。开展文体竞赛、技术比武等各种形式的企业文化活动,满足员工的精神文化需求,陶冶员工操,消除员工的失落感、孤独感、忧郁感。强力推进人性化管理,帮助员工进步,给员工以更大的包容和最大的自我发挥空间。

2.要优化职工心理品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面向基层的体育文化活动,培养工顽强勇敢,勇于拼搏的思想作风和乐观友爱等丰富多样的情感,使职工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3.要尊重职工个性化爱好。通过职工运动会、职工摄影展等文化娱乐健体活动,让工以更为平和愉悦的心情面对工作和生活,达到心理平衡,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