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如何创设初中数学活力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2
/ 2

浅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如何创设初中数学活力课堂

林香梅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龙华中学 福建省 漳州市 363707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但是,改变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并不意味着它的作用就可以立即、直接地反映在课堂上。当前,我国初中数学教育还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课堂上的生机不足、学生的学习相对消极、积极性不高。在所有的课程当中,数学是最主要的一门课程,要把这门课程学好,就要建立在学生的主动探究之上,让他们能够与老师合作,培养学生自己的思考能力。这要求初中数学老师要努力克服目前数学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建立一个充满生机的课堂。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活力课堂;实施策略

前言: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数学,对于学生将来的研究和实际工作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是学生学完其它自然科学的基本内容,也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加到现实中去,并且能够更好地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然而,在初中这个阶段,正是学生们在数学知识和技巧上获得飞跃发展的重要时刻,因此,初中数学老师们一定要对数学教育给予足够的关注,并尽可能地提高课堂的生命力,以一个好的教室氛围和丰富的课堂活动来激励和指导同学们积极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之中,使学生体验到在学习和运用数学的乐趣。

一、初中数学课堂的现存问题

(一)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升

做好初中数学教学非常重要,建设富有生机的中学数学课堂已成为许多老师的共识,但就目前的教学情况而言,有些问题有待解决。本文从两个方面对此进行探讨。站在老师的教学观点上,一些老师想要通过营造情景来改进教室氛围,提高教学兴趣,却没有把握到教学内容的实质,有趣的成份过于简单,反倒会让同学们分心,造成不清晰的教学目的。另外一些老师也没有将教室完全留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次数太少,从根本上来说,他们还是处在一种相对消极的学习中。

此外,由于教师自身的教育职业素质的欠缺,也导致了不少问题。例如,一些老师尽管愿意在教学中加入更多的交互活动,但却常常缺乏实效,师生之间无法进行有效地沟通。有的时候,还会存在一些不太合理的交互活动,当学生还没有进行较为全面和深刻的思维时,老师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进行课堂交流,最终导致他们不能进行有效地学习。在对课堂评估方面,一些老师的实践也出现一些误区,老师并没有把学生在交互等情景下的行为进行全面地考量,仅仅把注意力放在学生的测验结果上,局限于学业之中,生动地课堂就不能真正地构建起来。

(二)学生在学习方面有待提升

由于学生自身的原因,初中数学活力课堂的建设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例如,就认知能力而言,初中学生在经历小学的学习和其它各种原因后,就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别。对于同一问题,同一知识点,不同的学习者会有不同的感受与认识。这就造成有些学生对班级气氛很满足,其余的学生则感觉被限制,无法跟上别人的脚步。只有少数学生被调动起来,这就不能算做活力课堂。

其次,单纯从数学知识自身出发,很难达到所有学生的要求。每个人的能力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都会有很大的差异,并且常常是多种多样的,各有利弊。活力课堂是要把所有的同学都动员起来,让他们在学习的时候感觉流畅、开心,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提高他们的学习经验。由于学生各个领域都有不同的情况,要使每个学生都感到满意,就必须要有精湛的教育技巧,采用一种科学、合理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

二、构建初中数学活力课堂的重要意义

问题的存在并不是老师们回避建立初中数学活力课堂的借口,老师们应该对它的重要性给予足够的关注,并且要切实地实施。首先,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初中数学课堂,可能要求老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强化对教育方面的研究和练习,短期之内,老师们的工作负荷会越来越重,要实现从教育观念到教育方式的一系列的转变。然而,这对于老师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通过这一机会,老师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学生,反思教育工作,更加深刻地理解社会的人才需要,并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三、构建初中数学活力课堂的有效策略

(一)营造活力氛围

环境气氛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具有十分显著和直接的作用。初中学生是青少年,他们的思想比较敏感。如果他们觉得周围的气氛是不友善的,或是太僵硬,那就会变得很困难。例如,学生在对老师提问的过程中,哪怕是最微小的失误都被老师指责,这不但会让被提问的同学感觉到很大的挫败感,而且还会连带着周围的同学一起被感染,这时候的环境气氛就成了一种约束。因此,老师必须重视营造良好的环境气氛,对学生要有足够的了解与尊敬,在没有原则性问题的情况下,不能随便对学生进行批评,要给予他们足够的认可。

比如,在教学“一元一次不等式”时,有些学生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产生错误的认识。例如,一些同学可能会想,一元一次不等式到底代表什么意思,世上所有的问题都是有明确解答的,仅仅获得一个“解集”,是否说明问题根本就没有被解答。当老师注意到学生有疑问时,要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以举例等方法给他们讲解,让学生互相交换意见,按照老师的想法,学生自己去寻找更多的实用的例子。这样既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又可以培养学生将来运用数学的能力。

(二)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在初中阶段,思维发散性是获得较高成绩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使其长期处于活跃状态的重要因素。运用发散式思考,使同学们可以为一个特定的数学问题寻找更多的解法,并从中发掘出更多的实用价值。例如,在刚刚的案例中,老师让同学们进行沟通,让他们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实际问题都是通过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式来解决的,这个发现让他们获得一种成就感,激发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充满自信,在未来的学习中也可以继续进行创造性思维。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比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轴经常被用来说明正负两个概念。数轴一边为正,一边为负。这其实是一种数形结合的思路,是一种思维发散的结果。假如在学生的眼睛里,数是唯一的形式,那么很明显,这个坐标系就不存在了,它无法和正负两个概念联系起来。在学习轴对称图形、一次函数等知识时,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历去想如何把图形与数字相联系,加深对图形的理解,同时使其具有更为生动、具体的含义。对学生们的奇思妙想,老师要给予足够的认可,并鼓励他们用绘图等方法进行论证。

(三)应用趣味手段

初中的学生们,比起小学的学生,要懂事得多,也不想被老师当成“小孩子”来对待。不过,他们对好玩的东西,却是一点“抵抗力”都没有。就算是成年人,也会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各种各样的娱乐项目。在遇到感兴趣的事情时,学生会表现得比较轻松,思想比较活跃,精力也比较充沛。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要主动运用“趣味”的教学方法。老师还可以根据初中阶段学生一般的个性特点等方面,安排一些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比如小游戏比赛,来刺激同学们的竞争欲望,让他们积极地参加。

比如,在“一元二次方程式”的教学中,老师就可以把教学内容安排如下。首先,要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预习地准备工作。在预习结束后,根据学生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他们的人生经历,设计一道用一元二次方程来解决的现实问题,并在试卷上填写好,同时也要每个同学提供一份小奖励。在课堂上,每个学生先将之间的题目抛给老师,再进行抓阄,确保每个同学得到的题目都是其他人出的题目,再进行解答。答对就能获得出题人的奖励,而且老师还会对答题做得好的同学进行奖励,这样同学们的精力九会被调动起来。

(四)亲自动手实践

从上文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初中的数学知识和实际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尽管这门课程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但是它还能引导学生们进行许多的实际操作。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各类运算,或是在航天领域的尖端技术开发,都需要运用到数学。所以,在数学的教学中,有很多的实践和思考的机会。现在的初中学生,学业上的负担很重,大多数的学习时间都花在智力活动上,老师要是能给他们一些实际操作的机会,肯定会受到同学们的喜爱,让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活跃。

在“平行四边形”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在白纸上绘制出一个与之相同的平行四边形。完成后,把它切下来,观察并分析: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我是怎么平行四边形画出来呢?解释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是什么?在此过程中,请同学们进行交流,归纳总结,根据所得的结论,对所得到的图像进行重画和剪切。如果只凭学生自己的思维结果,就能确定所裁剪出来的图案是平行四边形,那就说明同学们的思维是对的,使他们对平行四边形有了更深的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结语

总的说来,营造充满活力的初中数学课堂十分必要,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热衷于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主观性才能得到发展。基于此,作为老师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并采用适当的教育对策,给每个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让他们在生活中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基于此,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初中数学课堂的发展和提高将会是学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骆刚 . 倡导兴趣教育,构建初中数学活力课堂 [J]. 明日,2019(28):1.

[2] 习雅 . 调动学生兴趣构建初中数学活力课堂的思考 [J]. 明日,2019(5):1.

[3] 曹庆燕 . 初中数学“活力课堂,高效学习”教学策略 [J]. 数学大世界:上旬,2019(6):1.

[4]谭光强.浅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如何创设初中数学活力课堂[J].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1, 000(028):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