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老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2
/ 2

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老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柯金勇

黄石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 湖北黄石 435000

【摘要】目的:探究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老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214月至20237月我院收治的80老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结果: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5.00%,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老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治疗中,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提升,同时避免了患者出现耐药性的情况,且患者对药物的代谢情况更好,降低了出现不良反应几率,值得参考。

【关键词】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老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老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是一种骨髓中干细胞异常增殖导致的慢性白血病,通常属于骨髓增生性疾病[1]CML的发病主要与染色体异常有关,即9号染色体和22号染色体的易位[2]。老年患者患有CML时,疗效、预后和治疗方案可能会与年轻患者有所不同。由于老年人通常伴有合并疾病和器官功能障碍,治疗CML时需要谨慎选择药物和治疗方案,以减轻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并尽可能维持患者的生活质量[3]本研究主要以我院于20214月至20237月收治的80老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并得出最终满意结果,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我院20214月至20237月收治的80老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61-77岁,平均年龄(70.24±3.95)岁;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70.11±3.83)岁。对比两组临床资料,组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1、患者符合临床上对于老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2、患者对此次试验探究知情,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1、患者出现精神疾病的情况,无法配合实验探究完成。2、患者出现有肝肾功能障碍。

1.2方法

首先在两组患者明确好疾病情况之后,都需要对其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即羟基脲、干扰素等。

对照组使用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即:指导患者在用餐的时候口服伊马替尼(瑞士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注册证号H20020169),每次服用0.1g,每天服用一次即可,治疗周期为一年。

观察组使用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即:指导患者在用餐的时候口服尼洛替尼(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0461),每次服用0.2g,每天服用三次即可,治疗周期为一年。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6.0分析,采用t/X2值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5.00%38/40),对照组为75.00%30/4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

40

21(52.50)

17(42.50)

2(5.00)

38(95.00)

对照组

40

16(40.00)

14(35.00)

10(25.00)

30(75.00)

X2

/

/

/

/

6.274

P值

/

/

/

/

0.012

3讨论

对老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使用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尼洛替尼)治疗相较于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治疗而言,通常具有更强的生物学活性,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白血病干细胞和白细胞增殖,从而提高治疗效果[4]。并且二代药物的使用可以降低干细胞抵抗性的发生,减少患者对药物的耐药性,在一些耐药性较强的病例中可能表现出更好的治疗效果[5]二代药物的使用可以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和治疗反应进行更个体化的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相对于一代药物,二代药物通常在某些方面具有更好的药物代谢和体内排泄性质,因此在一些患者中可能表现出更少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5.00%,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不难看出,尼洛替尼相对于伊马替尼,具有更强的生物学活性,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白血病干细胞和白细胞增殖,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因此,我们认为,在老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治疗中,相较于使用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而言,使用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以有效的实现对患者体内白血病干细胞以及白细胞增殖情况的抑制,从而实现对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并且使用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够有效的避免患者体内干细胞出现抵抗性的情况,同时也降低了患者对药物的耐药性。患者对于药物的代谢效果也相对更好,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

综上所述,使用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老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治疗中,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提升,同时避免了患者出现耐药性的情况,且患者对药物的代谢情况更好,降低了出现不良反应几率,值得参考。

【参考文献】

[1]金珂熠,章澜,王圣洁等. 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患者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停药后的临床特征及转归分析 [J].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2, 15 (09): 822-826.

[2]毕铭洋. 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老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效果 [J]. 中国实用医药, 2022, 17 (09): 14-16.

[3]王玲,任晓娟,张辉等.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研究进展 [J].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20, 25 (01): 45-49.

[4]乔传勋,颜小花. 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伊马替尼治疗老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效果分析 [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0, 18 (03): 59-60+63.

[5]杨菲菲,张丽勤,沈颖等. 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用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研究进展 [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20, 39 (02): 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