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录井新技术分析及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1
/ 2

地质录井新技术分析及应用研究

王跃斌

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地质录井一公司资料解释评价中心  黑龙江 大庆163411

摘要:地质录井技术是石油开采的重要技术,也是收集地质资料和矿井参数的重要手段,在石油开采工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油田勘探是石油开采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提升石油开采水平至关重要,确保油田企业可以稳定发展,进而为国民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提供保障。将地质录井技术有效应用于油田勘探工作中,可以提升油田相关工作质量,实现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基于此,本文根据地质录井新技术分析及应用予以分析。

关键词:地质录井;技术;应用

前言:地质录井通过录取第一手油气井资料,为油气显示识别、储层综合评价打下基础,气资料录井的准确性至关重要。针对目前水平井钻井日益增多,水平井钻井工艺给录井岩屑识别定名、真假油气显示等造成的影响,需要持续加强录井技术攻关,提升技术对策,增加录井技术手段,切实保障录井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发挥地质录井在油田勘探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一、地质录井新技术意义

地质录井技术主要是井筒勘探技术,利用电子机械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种信息技术,确保勘探过程能及时记录下来,地下石油质量能得到科学合理的评价。地质录井技术是弥补传统技术实际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新技术,其应用意义重大。在开展油气勘查工作中,必须重视对油气测井资料的合理利用。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所掌握的资料,对井下的石油、天然气及油田的具体状况进行研究,使录井工作始终贯彻在钻探工作中。利用该方法,工作人员可以对地质资料的资料进行较为完整地了解与分析,而仅需利用观测记录对井下岩心进行分析。只要保证在正式采矿工作开始前对所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充分的综合和分析,并对原油资源的埋藏深度、真实品质等较为详细的状况进行科学地判定,从而为以后的油田油气勘探工作实施提供更精确的参考资料[1]

二、地质录井新技术

(一)岩屑录井

岩屑描述是录井重要的工作内容,为准确识别描述岩性,可以通过“远观颜色、近看岩性、大段观察、横向对比”的经验方法来识别岩性,岩性识别要找代表性特征,如岩屑颜色、矿物含量、结构、微观构造、含有物、硬度等。远观颜色就是将岩屑装盒后,远观对比不同岩屑颜色变化,判断岩性。通常砂岩颜色较浅,泥岩颜色较深,通过颜色的渐变,判断新成分的出现以及增多,就能判断岩性变化。近看岩性就是通过肉眼观察或者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手段,观察岩性中矿物变化、矿物结构等,达到识别岩性目的。在岩屑具体定名时,根据其中新成分的出现及含量变化来定名,例如砂岩地层岩屑中逐渐增加泥质成分,可以定名为泥质砂岩,随着泥质成分的增多,可以定名为砂质泥岩;根据砂岩中晶体颗粒大小,可以将砂岩分为粉砂岩、细砂岩、砂岩、粗砂岩等,如果颗粒成分较杂,根据砾石成分及颗粒大小,可以分为粗砾岩、细砾岩等;如果是碳酸盐岩沉积,岩屑晶体颗粒以白云岩或灰岩为主,那么根据晶体颗粒大小,以及鲕粒、生屑、藻屑、砂屑、亮晶等,对岩屑进行定名。

(二)钻时录井

钻时测井是以揭示井下状况为主要工作目标,因此,在地质勘查时,必须保证地层识别的准确性。在开展钻时录井工作之前,工作人员应当优先开展资料收集与分析工作,通过参考大量工作资料,为后续油田勘探工作的高质高效开展提供充足保障。在测井工作开展时,工作人员必须对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详细记录,确保测井技术需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足。为进一步提升数据信息的应用实效,工作人员还可以应用曲线图将数据信息绘制出来。绘制曲线图时,工作人员应当对绘制比例进行合理选择,通常会将绘制比例控制在1:500。另外当钻时录井工作进入到油气层以后,钻时将出现大幅度降低的情况,该种现象是判断油气层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工作人员需要保持对该种现象的重视。

(三)钻井液录井

采用钻井液录井技术需要定时从钻井液中提取一定的样品进行检测分析,通过钻井液的一些参数可以获知地下获取资料,例如钻井液的密度。检测分析钻井液需要使用专业的检测仪器,并保证检测过程的规范性,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客观、全面。通过分析钻井液密度可以掌握泥浆内含烃气体的变化情况,有利于控制气体密度,提升预防油气混入,从而避免井喷、井涌等事故的发生。根据油基钻井液污染后岩性特征,通常油基钻井液造成的假显示,荧光强度是由外向内变弱,真实含有岩屑的应该显示,由内向外逐渐变弱,通过荧光发散特征,可以区别真假油气显示。在进行荧光滴照时,可以通过多次滴照的方法来识别真假油气显示。如果是真正的含油岩屑,多次滴照荧光显示强度稳定或者变化较小,如果是油基钻井液造成的污染,岩屑中不含油,则多次滴照,荧光显示强度逐渐变弱,通过强度变化能够识别真假油气显示。还可以通过四氯化碳浸泡的方法,挑选比较有代表性岩屑样品,使用四氯化碳溶液浸泡,浸泡一定时间后,与标准进行对比,通过荧光显示级别判断是否为含油砂岩。

(四)岩心录井

岩心录井是根据钻井直接获得的地层岩石或油矿层实物资料分析,因此该技术分析结果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技术人员要具备丰富的岩心采取经验和熟练地采取技术,以确保采取岩心时避免岩心磨损或出现溶蚀问题。岩心录井技术对岩心采取率有着明确的规定要求:在陆相地层中,岩心层次要保证在90%以上,而海相地层则需要保持在70%以上。如果岩心采取率达不到相关规定的要求,技术人员必须对岩心采取工作进行调整,直至岩心采取率符合规定要求。此外,卸岩心同样要严格遵循相关程序,避免失误操作导致岩心受损。

其次,岩心取出后要清洗,待岩心干净后才能开始入水试验。完成实验后,按照相关顺序装箱保存并编号记录。在岩心编录时,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统一的操作标准对岩心分层,要保证岩心编录与钻井速度达到一致。不同矿床的岩心有着不同的编录比例尺要求,例如,对盐类矿床的岩心编录时,其编录比例尺为含盐层为1:200,非含盐层为1:500。为方便后期系统采样,在完成岩心整理后,还要对具有代表性的岩心拍照。地质人员在采取岩心时要结合实际的地质情况和采心要求,对采心工作规划设计[2]

三、地质录井新技术应用策略

由于水平井岩屑床的存在,造成真假岩屑的影响,会影响地层分层。通常情况下,不活动钻具情况下,认为岩屑床的影响相对较小,此时岩屑代表性有保证,根据岩屑中新成分的出现以及百分含量,判断地层岩性的变化准确分层。当岩屑床影响岩性识别时,此时可以考虑通过钻井参数变化辅助判断地层变化。通过分析录井数据,运营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井筒内部的情况,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此外,地质录井技术还可以用于评估水驱或气驱等次表层驱动技术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录井过程中方法选择和操作技巧对于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勘探人员需要确保在录井过程中遵循标准操作规程,并及时校正任何潜在的误差。此外,数据处理和解释方法的不断改进也可以提高数据质量。使用先进的数据处理算法和模型可以更好地从原始录井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从而减少误差和提高解释的准确性[3]

总结:综上所述,地质录井技术在油气勘探和生产中的关键应用和不断优化,为油气行业的成功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对此,相关部门需要加以重视,通过科学应用地质录井技术,充分发挥地质勘探价值,以此促进石油开采等工作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常鑫.地质录井新技术分析及其应用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23,35(06):21-22+25.

[2]高宏双,曹晓明.地质录井新技术分析及其应用研究[J].石化技术,2021,28(02):152-153+155.

[3]沈凯,刘文超,邵长春.地质录井新技术分析及其应用[J].石化技术,2019,26(06):31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