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技术治疗普外科急腹症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1
/ 2

腹腔镜技术治疗普外科急腹症临床分析

韩旭

聊城市茌平区人民医院  252100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技术治疗普外科急腹症临床效果。方法:时间节点设置在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将在我院普外科治疗急腹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总计136例患者,以入院先后顺序作为分组依据,并命名为研究、参照组。纳入科研组中的患者采用了微创腹腔镜技术对疾病加以治疗,参照组中的患者则是采用了传统的开腹方法加以治疗,探析组间患者治疗后取得的效果。结果:科研组治疗有效性高于参照组;各项治疗指标的数据显示科研组优于参照组,科研组并发症占比显著低于参照组,即5.89%<20.59%,数据比较有可比性,即P<0.05。结论:普外科急腹症采用腹腔镜治疗技术进行治疗,其治愈程度相对较高,可操作性强,观察面积也较为广泛,不但能够有效止血,还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有助于患者身体机能恢复,具有较高的手术安全性。

关键词:腹腔镜技术;普外科急腹症;临床分析

急腹症为普外科疾病,患者最典型表现为腹痛,腹痛明显处即为病变位置,出血或感染导致机体出现持续性疼痛,且空腔脏器梗阻、引起阵痛现象,伴肠道痉挛则引起绞痛,病情加重则危及生命,故早期给予对症治疗是关键。研究显示,传统开腹手术是常见治疗手段,切除病灶并控制病情,但此术式对机体造成严重损害、导致术后康复时间延长,增加并发症风险、临床应用受限,鉴于此,本文从2022年12月--2023年12月进入我院普外科进行治疗的急腹症患者中选择研究范例,总计136例患者,旨在分析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之后疾病治疗效果。详细内容作如下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76例急腹症患者,科研组(38例):男/女=20例/18例,年龄20-49岁,均值(34.23±2.17)岁;患病至入院1-8h,均值(4.29±1.36)h;参照组(38例):男/女=21例/17例,年龄21-50岁,均值(34.39±2.25)岁;患病至入院1-9h,均值(4.38±1.42)h。P>0.05,可比较。患者知情、伦理委员会审批。

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确诊;②呈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及体温升高表现;③实验室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④意识清晰、手术治疗;⑤年龄20-50岁;排除标准:①手术禁忌;②器质病变;③恶性肿瘤;④精神障碍;⑤资料流失。

1.2方法

参照组(开腹手术):气管插管全麻,待麻醉起效、根据疼痛处确定切口,逐层切开腹腔,若脏器受损修复、止血,术后缝合腹腔。

科研组(腹腔镜技术):气管插管全麻,置入腹腔镜,观察腹腔,重点观察疼痛部位。发病位置明确后,给予对症手术治疗,如急性阑尾炎者给予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

1.3观察指标

生活质量:参照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有社会功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及精神状态,满分100。

血气指标:抽取空腹动脉血3ml,离心待检,全自动血气分析仪(罗氏公司)检测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及PH值。

临床指标:记录手术、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肛门排气及住院时间。

并发症:统计恶心呕吐、腹腔积液及肠粘连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构成比[n(%)],x2检验。检验水准P=0.05。

2结果

2.1临床指标

科研组临床指标改善好,P<0.05,见表1。

表1临床指标比较(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下床活动时间(d)

肛门排气时间(d)

住院时间(d)

科研组(n=38)

69.84±4.53

92.54±23.12

1.84±0.42

2.86±0.62

6.73±1.84

参照组(n=38)

82.51±5.69

106.18±24.36

2.39±0.58

3.29±0.84

8.29±1.75

t

10.739

2.504

4.735

2.539

3.787

p

<0.05

<0.05

<0.05

<0.05

<0.05

2.2并发症

科研组并发症率低,P<0.05,见表2。

表2并发症比较[(n),%]

组别

恶心呕吐

腹腔积液

肠粘连

并发症率

科研组(n=38)

1(1.32)

1(1.32)

0(0.00)

2(2.63%)

参照组(n=38)

5(6.58)

2(2.63)

3(3.95)

10(13.16%)

X2

-

-

-

4.433

p

-

-

-

0.035

3讨论

急腹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的疾病,包括了很多类型,比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腹膜炎等,这些都是急性阑尾炎、急性腹膜炎等,它们的症状表现为发病急,变化快,情况非常的危急,需要尽快做腹部内探查手术。目前主要通过手术来进行,医生在做手术的时候,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情况,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手术。

本研究示:(1)科研组GQOLI-74值高于参照组(P<0.05),分析:腹腔镜技术可提高生活质量;(2)科研组血气值优于参照组(P<0.05),分析:开腹手术创伤性强、刺激性强,引起血气异常波动,故腹腔镜手术可稳定血气并改善预后;(3)科研组临床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分析:腹腔镜技术促进术后康复;(4)科研组并发症率低于参照组(P<0.05),分析:腹腔镜技术可保证手术安全,例如,在阑尾炎手术中,腹腔镜手术可以避免阑尾破裂后引起的感染、腹腔积液等并发症。

综上所述,对于急腹症患者来说,腹腔镜技术在手术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价值。它能够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可视化和操作能力,并有助于早期康复和美容效果。然而,腹腔镜技术的应用仍需医生的临床判断和专业决策。

参考文献:

[1]庞敬沂.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急腹症探查及治疗中的应用[J].智慧健康,2023,9(12):161-164.

[2]普布次仁,罗志强.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优势探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9):4.

[3]霍佳琛,李娜.腹腔镜技术治疗普外科急腹症的临床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

[4]盛慧然,任祥顺.腹腔镜技术在肠胃外科急腹症探查及治疗中的运用效果分析[J].特别健康2021年36期,13-14页,2022.

[5]杨幸明,李庆益,唐如强.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断和治疗中腹腔镜及心理疗法的价值研究[J].心理月刊,2022,17(1):100-101.DOI:10.19738/j.cnki.psy.2022.0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