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科普:带你了解核磁共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1
/ 1

医学影像科普:带你了解核磁共振

罗江

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 德阳 618000

核磁共振(简称MRI)是现代医学影像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检查手段,它能够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对人体内部结构进行无创性的探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的观察人体组织结构的方法。通过核磁共振,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以及评估治疗效果。但是对于许多人来说,核磁共振仍然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不少人对这种检查了解不足,认为其存在辐射,对身体有害,谈“核”色变。今天我们就来好好探讨一下核磁共振的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是利用人体内原子核的自旋磁矩在强磁场中的磁化现象来进行成像的一种技术。当人体处于外加磁场中,体内的氢原子核(质子)的磁力线会重新排列。通过施加特定的射频脉冲,可以激发这些氢原子核发生共振,并释放出能量。这些能量可以被检测并转化为图像,显示出人体内部的组织结构和形态。它可以用于检测肿瘤、炎症、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此外,核磁共振还可以用于评估器官功能和组织结构,以及监测治疗效果。

在核磁共振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躺在一个磁场中,接受射频脉冲的照射。这些脉冲会使氢原子核发生共振,从而生成信号。这些信号被检测并转换成图像,显示出人体内部的组织结构和病变情况。由于核磁共振检查不需要使用X射线或放射性物质,因此相对来说比较安全。

二、核磁共振的对人体有害吗?

核磁共振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检查技术,与X线、CT等有辐射的影像学检查不同,它不涉及任何电离辐射,因此对人体无害。它包含的“核”和我们日常所知道的核辐射、核武器等不同,它是指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氢原子核。核磁共振使用的是磁场和射频脉冲,这些能量在人体内产生的热能远远低于安全限值,因此不会对正常组织和器官造成伤害。但是,如果患者体内有金属植入物或心脏起搏器等电子设备,可能需要特别注意是否适合进行核磁共振检查。

三、核磁共振检查的注意事项

1. 在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前,患者需要向医生说明自己有无金属植入物、金属假牙、心脏起搏器等金属物体。通过告诉医生既往病史能够让医生了解患者是否能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存在禁忌者的患者是无法进行该项检查的。

2. 有些患者可能需要空腹进行核磁共振检查,特别是需要进行腹部扫描的患者,需要遵从医生的要求。通常上腹部检查患者需要禁食4h以上,泌尿系统检查患者则需要保持膀胱充盈再进行检查。

3. 核磁共振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静止不动,以免影响图像质量。由于核磁共振是一项相对高精细、序列多、技术复杂的检查,它的成像时间一般比较长,例如常规单个部位检查需要10-20min,头部检查一般10min,关节检查15-25min等。因此患者需要长时间保持姿势不动,避免影响检查结果。

4. 有些患者可能会对核磁共振的强磁场及噪音感到不适,如头晕、头痛等,但这是正常现象,无需过度担心。尤些患者会感到耳朵不适,噪音太大,这是由于人耳朵的舒适度上限在75分贝左右,但进行MRI检查噪音会达到80-118分贝。医生通常会在检查前配备棉花或耳塞。

四、核磁共振的禁忌症

1. 装有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瓣膜、动脉瘤金属夹等的患者不宜进行核磁共振检查。

2. 体内有金属植入物、金属假牙等的患者应向医生说明情况,可能需要避免进行核磁共振检查。

3. 患有幽闭恐惧症、高热惊厥等的患者可能不适合进行核磁共振检查。

4. 孕妇和婴幼儿在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时需谨慎,并需得到医生的指导。

综上所述,核磁共振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它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人体内部组织结构图像,对许多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虽然有些情况下患者可能不适合进行核磁共振检查,但在遵循医生指导的前提下,大多数患者都可以安全地进行核磁共振检查。通过本次科普,大家也能对该项检查方式有更深的了解,不用惧怕该项检查对身体造成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