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运输火灾事故风险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长江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运输火灾事故风险分析

吴蕊

重庆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重庆 400074

摘  要:通过分析长江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运输火灾的事故特征、事故模型,并进行运输火灾事故情景分析有利于更好的了解火灾事故发展情况,减轻事故损失。

关键词运输火灾事故;燃烧事故特征

中图分类号:U694    文献标示码:


随着化工产业的不断发展,危险货物的需求也在持续升高,而长江作为主要的内河运输航道,承载了巨大的危险货物运输任务。散装液体危险货物在长江危险货物运量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具有易挥发、易扩散、易燃,易爆等危险特性,运输过程中容易产生火灾风险,需要格外关注。为了防范风险产生,需要对长江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运输火灾事故情况有更详细的了解。

1.火灾事故特征

1) 火灾发生可能性较高。由于散装液体危险货物的特殊性,危货船舶相对于其他船舶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可能性更高。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装卸、运输、蒸洗舱作业时,如果存在人员操作不当、碰撞、设备老化、明火、高温、包装破裂等情况时,极易发生火灾、爆炸[1]

2) 火势蔓延迅速,温度高。散装液体危险货物具有物易燃易爆的特性,容易引起火灾,与普通货物相比,燃烧速度更快,温度更高,同时由于船舶总体结构复杂,布局狭窄,危险货物集中在很小的空间里,导致单位面积的火灾载荷很大,一旦发生火灾舱室温度会急速上升,加速火灾蔓延。

3) 爆炸风险高。如果短时间内没有采取相关应急消防措施,控制火势发生,将会增大爆炸风险。如液化气等放置在密闭压力容器的危险货物,遇到高温明火,容器内部温度和压力持续升高从而引发相继爆炸或独立爆炸,难以在短时间内控制。

5) 船舶火灾爆炸损失严重,易引起次生灾害,风险容忍度低。一旦发生运输危险货物导致的船舶火灾爆炸,很容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大量的人员伤亡;火灾、爆炸导致的散装液体危险货物泄漏,流入水域,将会污染大片水域环境,对长江生态系统和水资源造成污染。

2运输火灾事故模式分类

a.先爆炸后燃烧在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运输火灾事故中,大多数的事故模式是先爆炸后燃烧的事故模式,储罐顶部遭到爆炸破坏,危险货物与空气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充足的氧气保证了危险货物稳定持续的燃烧,如果不及时扑救,.高温会使罐壁变形坍塌,燃烧的危险货物会大量泄漏造成流淌火,扩大火灾灾害范围[2]

b.先燃烧后爆炸当软管阀门或者储罐等储存设施上的某一孔着火,会在孔的位置产生小型火柱。在火柱燃烧所产生的高温作用下,产生高温蒸汽云,蒸汽云使罐内压力迅速增加,罐体承受不住巨大压力产生爆炸。

c.泄露后燃烧如果阀门、油罐者软管发生破损,会造成危险货物或者可燃性气体的泄露,如果遇到点火源就会产生燃烧,且泄露的危险货物会迅速成为流淌火,扩大火灾面积[3]

d.爆炸后不燃烧如果储罐内危险货物闪点较高且气温低于闪点,油品液面上部的油气浓度处于爆炸范围内时发生爆炸后,由于温度未达到油品的燃点,这时只会发生爆炸不燃烧,但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会对周围的设施造成很严重的危害

在以上4种常见的油气储运火灾事故模式中,先爆炸后燃烧的燃烧模式最危险,因为在爆炸后,油品与空气的接触面扩大,燃烧更加剧烈,造成油品飞溅,增大事故面积,且爆炸所产生的罐体碎片也会对周围的设施造成破坏,影响消防设施或者供电供水设施的正常运行,以及破坏周围临近的油储设施,造成更大面积的泄露。

3运输火灾事故情景分析

燃烧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需要具备燃烧的三要素,即燃烧物、助燃物、着火源。

a.泄漏情景在散装液体危险货物在装卸时,主要依赖船岸之间的管线进行输送,在此过程中若存在人员违规操作、操作失误、管线破损、或连接密封不良的情况时,货物从管线溢出,流入水域或者渗入船舶内部后扩散挥发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体,已经具备燃烧三要素中的两项条件,如若此时,周围存在如:明火、烟火、静电火花、设备表面高温、电火花等着火源,货物或可燃混合气体到达到爆炸极限后,极易发生火灾事故。

b.可燃混合气体积聚情景由于散装油类、散装液体化学品具有易挥发的特性,而散装液化气在温度升高后易气化,因此在运输装卸过程中,由于环境温度影响,封闭的货舱内会不断积聚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蒸气。在其与空气混合后,形成可燃混合气体,若出现因通风系统缺失或故障导致的通风不畅,舱内会出现可燃混合气体积聚的情况,当舱内可燃气体的浓度到达爆炸极限范围后,一旦接触着火源就会引发舱内爆炸继而引发火灾。因此在运输与装卸、洗舱作业前需要对货舱氧气或可燃气体含量进行连续检测。

c.产生静电、火花情景由于散装液体危险货物的易感静电性,在装卸与运输中,货物会在舱内与舱壁摩擦,在管道内与管壁摩擦,而导致静电产生,若是装卸货速率过快或者运输过程中出现剧烈动荡的情况,导致静电电荷大量积聚,就会放电产生火花,产生着火源,引燃管内、舱内货物蒸发与空气混合产生的可燃混合气体,导致火灾事故发生。

4 总结

长江流域液体危险货物运量巨大,但各类危险品船舶普遍存在设备老旧、技术状况差的问题,极易引起运输火灾事故,通过分析火灾事故特征及爆炸模式,并展开事故情景分析,有利于控制运输火灾事故发展,降低火灾事故发生可能性,减小事故损失。

参考文献

[1].[1]赵理想.危化品火灾特点及灭火救援措施[J].化工管理,2023,No.669(18):81-83.

[2].[1]方鸿强,贾佳,陆守香.船舶火灾风险评估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船海工程,2018,47(06):72-76.

[3].[1]曹阳.长江干线船舶火灾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水上消防,2019(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