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尹艳华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宝甸乡中心小学

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支持下,小学班主任对德育工作进行了调整,并积极探究了科学的激励策略,促进了德育质量的提升。但是,当前德育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缺乏完善的激励策略、实践教学活动开展不足等。小学班主任应积极承担教育责任,加强对德育的重视,并基于激励式教学理念,优化教育指导方法,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激励是一种科学的德育方法,主要是指班主任通过对学生施加外部刺激、制定外在目标等方式,满足他们身心方面的需要,以此来调动接受教育的积极情感。在新时期的小学德育工作中,班主任肩负着培养学生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使命,重视对激励措施的应用,是驱动学生道德素养发展的主要途径,班主任必须在德育中巧妙融入激励措施,唤醒学生渴望进步和成长的内在动力,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促进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提质增效。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发展现状

1.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不高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班主任往往把教学管理重心放在了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上,从而忽略了学生思想道德与个人品质的培养,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这种只抓学生成绩,忽略德育培养的教学形式,长此以往会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2.缺乏完善的激励策略

目前,仍有部分小学班主任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充当主导者的角色,学生只能被动地按照班主任的吩咐进行活动。在德育工作中,部分班主任没有制订完善的激励策略,也很少在教学中进行实践,并且没有对激励策略的实施效果进行系统的评价,导致激励策略下的德育存在形式化现象,难以发挥有效作用。此外,缺乏完善的激励策略会直接影响德育工作的质量,不利于学生对德育知识进行深刻、全面的了解。

3.德育形式单一

在班主任工作中,德育形式过于单一,未与其他课程进行有机结合,形成系统性的教育。另外在德育开展过程中,教学方式过于传统,一般采用说教法、案例法等,未能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展开教学,缺乏创新性,吸引不了学生对德育学习的兴趣,无法提高德育质量水平。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激励策略的有效实施

1.应用榜样激励,树立道德楷模

小学生喜欢效仿他人,可塑性非常强,一个好的榜样,能给予学生正面的引导,使其获得鼓舞和鞭策,自然而然地向榜样看齐。榜样激励法也被称为典型示范法,在小学德育中实施激励措施,班主任应着重应用榜样激励,从班级生活入手,挖掘道德素养优异的同伴榜样,比如:努力学习的榜样、积极劳动的榜样、乐于助人的榜样等,此类榜样更容易被学生所信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模仿欲望,从而树立道德楷模,发挥榜样无穷的力量,促进学生思想和行动的转化。

2.创新德育方法,加强德育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德育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在开展德育活动时,班主任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创新德育方法,将德育知识贯穿于日常的课堂教学或课后活动中,通过趣味性的游戏等方式来更好地开展德育。例如,每年到3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的时候,班主任可提前策划实施一场有关“奉献”主题的班会活动,活动内容包含知识引导、游戏参与、畅谈感想等多个部分。首先,班主任可以借助中国青年志愿者官方平台,通过介绍上面的志愿者相关知识与案例,借助音视频等新兴教学媒介来引导学生们了解并掌握基础的志愿者知识,深入了解到“奉献”这个词的深层含义。其次,班主任可以设计相应的游戏活动,如组织一场“你认为奉献是好是坏?”的趣味辩论比赛,引导学生积极地从身边挖掘出有关“奉献”的真人真事,并在全班同学面前畅谈自己对“奉献”的理解与感想。最后,班主任可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经历过的“奉献”故事,可以是自己帮助他人,对他人做的奉献,也可以是他人对自己的奉献,再和大家共同讨论下“奉献”是一种什么样的德育精神,大家应该如何做等相关内容。通过志愿者节日这一话题,利用趣味活动或游戏等载体,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对“奉献”精神的理解。

3.应用环境激励,营造德育氛围

新时期的小学班主任德育目标,追求的是隐性德育,主要是指不采用强制性的教育办法,而是通过侧面、间接、内隐的形式,将德育渗透到日常教学管理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获得积极影响。在小学德育工作改革中,教师应坚持“隐性德育”原则,创设具有导向性和价值性的班级环境。比如:组织学生动手布置和美化教室,定期开展德育主题班会,以及演讲、歌唱、讲故事等多姿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以此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给予他们无声的熏陶。又如:班主任可以开展“文明礼仪”的主题演讲,学生展开热烈交流,并反馈:我们应该以文明为己任,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积极树立校园新风……这样在德育主题班会活动的带动下,每个学生都参与德育话题的讨论,班级洋溢着文明的气息,形成正向的精神文化环境。

4.引入真实案例,对学生的心灵进行感化和激励

小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不够全面,他们思想阅历比较浅,因此对一些德育知识并不能形成深刻的理解。如当班主任启发学生“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珍惜现在的生活,并积极地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的时候,很多学生只能理解表面的意思,并没有更多的感触,甚至一些学生认为生活并没什么幸福或者辛苦的,对生活缺乏认识和感悟,导致难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激励。为此,班主任必须引入一些真实的案例,通过具体的故事将德育知识形象化,对学生的心灵进行激励引导。如班主任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山区儿童的生活”的相关纪录片,以真实、生动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其生活,开阔学生的视野。班主任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从而冲击学生的心灵,然后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如果自己处在那样的环境中,是否可以跟山区的孩子一样能承受艰苦的生活?是否能够勇敢地穿过山崖去上学?”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引导,学生会深刻地理解班主任的话,从而树立积极上进的心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并学会感恩父母,回报社会,从而高效达成德育目标。

5.应用竞争激励,激发进取精神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争强好胜心理,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都有获得成功和荣誉的需求。对于班主任德育工作,如果学生之间缺乏良性竞争,就难以形成奋发向上的教育氛围,学生就会停留在“舒适区”。发展竞争是一种常用的激励措施,能诱发学生成就动机,在小学德育中,班主任应加强运用竞争激励,定期组织开展一些以小组或个体为单位的竞赛活动,比如:百科知识竞赛、美工竞赛、文娱竞赛等,为学生打造彰显个性和才艺的“舞台”,使其在竞争中扬其所长、不断进步。

小学生的塑造性很强,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班主任要对德育中实施激励策略的必要性进行清楚认识和了解,增强应用意识和认同感,并积极开展德育活动。班主任还要对德育现状进行重新审视,找到具体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为后期的德育设计活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再结合先进的教育理念,创新德育激励策略,创建高效的德育课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