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问题研究

胡小晋

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松山湖分局

摘要:我国的市政设施的管理制度存在一些漏洞,针对这些漏洞,我们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市政设施管理人员应该加大监管制度,全面培养市政人员的爱护公共设施的精神,呼吁全市人民一起爱护公共设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在国家发展经济中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需要重视发展,在这前提下,市政设施的管理工作应该加强,让向创新化,经济化、城市化发展。

  关键词:市政工程 基础设施建设 管理

一、提高市政工程管理的意义

有专家预言:“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到202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将由2000年的36.22%提高到60%左右,到2050年约75%的人将会生活在城市,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步伐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市政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衡量一个国家及其城市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的中国,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对于提高城市的功能与品位、加快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近几年,在中央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方针指导下,各地均加大市政设施的投入,大量的建设资金被用于改善市政基础设施,市政建设取得可喜的成就,市政设施日臻完善,极大地改善了市民的居住条件。市政工程管理的作用就是为了保证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并将其应有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而要想将市政工程管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就需要国家相关部门以及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共同努力,完成好各自的任务。在我国市政工程项目种类很多,包括道桥建设,各类地下管廊建设等等,每项工程项目都有自身的建设要求,因此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就需要分类对其进行专业的管理。

、市政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市政设施建设在资金投入上不足在我国的市级市政公用设施养护部门,每年获得的国家资金较为有限,只适合于对市政设施的基本维修和保养,没有充足的资金进行旧城的基础设施改造。所以,一些原有的市政设施大多处于超负荷状态,容易发生一些安全故障,严重影响了市政设施的正常使用。

2.2施工质量控制意识淡薄施工质量控制是施工管理的核心与重点,很多的单位存在“重进度、轻质量”的意识与不良倾向,表现在施工操作工艺控制不严、违规作业,进而造成很多工程隐患,影响工程使用质量和寿命。

2.3重复建设盲目建设多城市的基础设施盲目性和重复性建设不仅给国家造成了人财物的浪费,而且把城市社会公用的基础设施变成了部门所有,严重影响社会效益的发挥。

2.4市政领导干部缺乏正确的思想认识在我国,存在很严重的官本思想。很多的市政部门人员忽视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一味地追求表面的工程政绩,导致市政设施建设的资金不足,甚至出现挪用和贪污的状况,出现很多的建筑工程公款拖欠的情况。

2.5工程材料的选择与管理不善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存在材料供应无计划、堆放不规范、无标识牌、混堆,管理不善导致原材料性质改变等现象。

此外,不及时进行材料检测,且检测不严格,错装、漏检,使不合格的材料当作合格材料使用,导致不该有的质量隐患。

2.6缺乏专业的人才缺少专业对口与相对稳定的施工队伍与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同时施工作业人员技术素质低,现场施工管理力度不够,进而造成施工过程缺少有力的监控,给作业人员不根据规范所要求的工艺、技术质量标准作业有可乘之机,也导致工程质量通病不断发生的后果。

2.7成本控制措施可行性较差随着我国市政工程建设市场的竞争不断激烈化,部分施工单位为了提高其工程项目的中标概率,不合理的降低投标报价,因而造成利润空间的大幅度降低,只能通过偷工减料的方式来保证其原有利润,直接导致施工质量出现问题。

2.8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不到位施工过程中,长期存在着不能协调处理质量与成本以及质量与工期要求之间关系的问题。在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片面可以追求施工进度的安排,忽视了对于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管,造成市政工程施工质量出现问题。

 三、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措施

  (一)科学规划

  科学的规划对市政基础工程建设有重要的保障意义,通过科学的规划整合,可以使市政基础工程建设管理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实现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例如,在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中,为了提升管理能力,需要按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中的要求,要明确整体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规划要素。这样才能按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工作规划中的要求,将基础设施建设完善。

  (二)加大并合理规划资金投入

  要保障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能力的提升,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应按照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要求及时对影响建设和管理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资金投入,并加强成本控制。市政工程建设管理者对资金的投入应有科学的规划,保证资源的合理配置。另外,可根据市政规划的不同要求,设立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并且可以按照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同标准,适当提高资金投入比例。

  (三)节约能源,实现绿色发展

  在现代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对能源的消耗越来越多,在这种背景下,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已成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目标之一。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为了提高建设水平,管理人员应将绿色施工管理理念融入实际管理措施实施中,保障在节约能源,实现绿色绿色发展的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实现市政建设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四)健全管理机构

  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应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通过管理机构严格管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过程,并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就是,首先保证质量,并进行一定的认为控制,同时结合预防为主。例如,可以建立三级管理机构管理体制,即基层管理、中间管理与整合管理。3种管理机构为递进式关系,基层管理负责最基本的管理内容,与工程建设质量直接相关;中间管理则负责监督基层管理,定期检查其管理工作;整合管理是按照固定的期限,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抽查管理,以保证工程建设及管理质量。

  (五)优化组织管理

  市政管理主体部门要根据质量管控体系的具体要求,采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机制,实现权责利统一、建管分离、统筹协调和分级管理相结合。要建立健全不同部门与各级人员的质量责任制,明确具体的质量责任,形成层层抓、层层管的质量责任制网络。

结语: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突出和重要,市政建设是整个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建设一流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是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措施。基础设施项目管理要从制度管理入手,建立健全严谨可行的项目设计、监理、施工、管理体制,将各项职能监督建立在完善的制度化管理基础之上,引进激励竞争机制,走市场化管理道路,促使基础设施项目由服务投资向效益投资转变,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李乃全.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4(29):224.

[2]汪四红.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5(45).

[3] 孟倩,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问题及优化对策 质量论坛,2018

[4] 谭翠敏,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山东审计,2002.

[5]丁士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