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地铁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探析地铁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

张哲瀚

440305200809010075

摘要:现如今,地铁成为我国改善交通堵塞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地铁的安全性也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在地铁运营过程中,任何一个不良细节都可能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合理的行车调度体系,可以为地铁的正常运行提供基础。我国在地铁建设上的起步较晚,在各个方面的经验上还存在欠缺。因此,文章主要对地铁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铁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

一、行车调度的概念

行车调度是调度机构的核心工作,行车调度员负担着指挥列车运行、贯彻安全、实现列车运行图、完成运营生产计划的重要任务,最初有两种组织列车运行的方式,即时间划分制和空间划分制。时间划分制是指列车司机按行车时刻表中规定的时间,运行在规定的铁路区段和在规定的车站会让其他列车,用时间的分隔来保障列车安全运行;空间划分制则是规定列车运行前方要有一段空闲线路,以保障列车运行安全,列车司机根据车站给予的一种凭证(路签、路牌、路票)列车驶入区间。

二、行车调度的作用及重要性

为地铁乘客提供舒心的运营服务,保证地铁行车安全和列车运行准点是地铁行车调度的最终目,同时也是保证城市交通安全顺畅进行的前提。当者设备故障或者其他因素引起的突发事件在地铁运营中发生时,作为地铁运营核心工作的行车调度必须及时、安全、有效的进行合理的调整,尽可能的保证列车依据运行图行车;近年来,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同时也恶化了城市的交通状况,使得地铁建设的需求也在加大,处在调试和筹备阶段的一条条新地铁线路正在试运营和运营,更是增大了行车调度人员对应急突发事件作出调整的难度。因此,地铁在行车运营中行车调度如何做好相应的调整变得尤为重要。

三、地铁行车安全的影响因素

1.人员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当人员中不安全行为增多时,行车安全就会受到威胁,安全事故发生率必然增高。人员对行车安全的影响主要分为系统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内部人员主要由基层作业人员、管理人员、指挥人员组成,各部分人员的思想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的高低都会对行车安全产生直接影响;而外部人员主要包括旅客、机动车驾驶人员等,该部分人员的安全常识和安全态度会对铁路行车安全造成影响。

2.机械设备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机械设备对地铁行车安全可以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中机械设备安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设备设计的安全与使用的安全两种。根据设备寿命周期内的故障规律可知,设备在使用早期故障率较低,运行一段时间,由于磨损和老化等原因,故障率开始增高。

3.环境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环境对行车安全的影响主要有内部与外部两种。其中内部环境主要指的是车务、机务以及工务作用环境等经济与文化环境等,这些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一些自然灾害或者季节因素等;外部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对外宣传、社会治安等内容。

4.管理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铁路行车安全管理主要是通过构建安全管理组织,对安全方针、目标及管理制度进行确定;利用信息系统发出指令,搜集不同部门的执行信息,在企业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先进的安全技术及安全管理理念进行推广,确保铁路运输过程中行车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四、地铁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

1.制定完善的运营管理制度

在地铁运营管理的过程中作为运营管理企业为了能够提高整体的行车调度管理水平以及安全运营的效率,就需要制定整体的管理制度,对各项工作进行全面的指导和分析。每个部门都要按照规章制度严格的规范自身的行为,并且在制度制定的过程中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首先,人员管理。地铁工程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维护和监管,工作人员自身专业能力以及安全意识会影响到运行管理工作的效果。因此,要通过定期的安全事故培训,让工作人员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也要通过实际的工作规范自身的行为,避免各种危险事故的发生。其次,设备的管理。安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明确整体运维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通过加强设备的监督和管控,注重地铁安全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最后,地铁运行管理环境的控制。安全运行管理部门需要对整个地铁运行的环境进行精准化的分析,加强每一项工作人员自身工作职责的落实。

2.强化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

在实现我国地铁运输体系的正常运行,就需要加强对各阶段以及各工作流程的全面规划,严格落实工作人员专业培训,保证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和专业的操作技能。对不同岗位提出了不同的工作要求,同时还需要加强工作人员的自身道德素质培养。地铁运营管理过程中,很多的工作都存在紧急的情况,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做好相应的协调处理,实现对多项工作的同时展开。在这一情况下,整个团队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另外,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还要解决一些临时的突发情况,特别是地铁工程在运营过程中的突发事故。要尽快进行所有人员的撤离,同时还要做好事后的科学处理。地铁工程在运营的过程中需要依靠交通设施,虽然交通设施的质量要求比较高。但长时间的运行以及一些外在因素带来的干扰会导致各种故障问题不断的发生。所以,为了降低故障问题就需要做好整个交通体系和交通设备的维护管理,及时的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地铁系统的健康稳定发展。

3.加强技术管理,制定紧急处理方案

为了提高地铁车辆调度管理工作的正常实施,降低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就需要采取先进的技术以及合理的设备,保证设备自身的使用功能以及整个运营管理系统的全面提升。同时,需要注重安全管理,制定完善的紧急处理方案,有效的解决工作中的一些安全隐患和故障问题,确保乘客的生命安全。在应急预案制定的过程中还要通过智能化的调度系统,减少因工作人员自身人员问题带来的安全隐患,提高整个列车的运行效率,制定合理的应急处理方案。另外,还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指导,保证应急救援计划的规范化使用,减少对人员造成的伤害以及带来的财产损失。

4.建立完善的运营安全管理组织

建立一个完善的地铁运行安全管理体系是整个地铁运行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首先需要明确具体组织机构的建立目标。加强各项组织体系各项工作的落实,明确每一个岗位的主要责任,同时还要坚持安全原则,强化细节的管理,发挥在整个管理工作中的人员优势,推动地铁安全运行管理标准化工作的建立。另外,还要落实领导的监督管理,措施发挥领导的影响力作用。为了保障地铁运行管理工作能够全面的开展,在管理组织体系建立的过程中还要注重风险监督体系的制定,通过合理的监督体系,对整个地铁运行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行全面的监督和防控实现对风险问题的全面控制,避免各种安全事故带来的不利影响。另外,根据具体的需要还要结合不同的风险事故类型做好相应的评价与处理,提高对风险事故的解决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继焕.地铁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调度指挥与调整探讨[J].科技展望,2017,27(18):311.

[2]史秋英.关于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行车调整方式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15):31-32.

[3]张鸿博.关于加强高速铁路行车调度安全指挥工作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