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文素养的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文素养的措施

杨利如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石东路小学 010020

摘要: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为此,语文教师要明确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从不同的层面入手合理安排各项活动。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了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素养;培养措施

1.培养学生基础知识运用能力的方法

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主要体现在拼读、认字等方面,提升语文素养,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

1.1.拼音教学

在拼音教学中,语文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要紧紧贴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组织的拼音学习活动,要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指引性,从而更加高效地完成教学信息的传递。在前期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带有卡通形象的子母卡引导学生进行字母学习。在经过前期的学习后,教师则可以使用小型道具,指引学生道具摆成不同的字母,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加深学生对字母的印象。在拼音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将拼音字母改编成带有趣味性的儿歌,如“aaa,谁在叫,原来宝宝在哭闹;ooo,这是谁,原来公鸡在打鸣;eee,又是谁,原来大鹅跑来了。”经过上述改编后,可以使语文知识的传递效率更高,以此提升拼音教学质量。

1.2.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阅读的重点是进行课文内容的讲解和分析,在这一相对固化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属于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属于知识的接受者。但是,这一被动的接受方式并非学生所愿,因此,一些学生会对语文学习产生抵触心理,随着时间的延长,这一负面心理也会持续加强,语文学习效率会下降,,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对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合理利用情境教学法,使得传统课堂模式得到优化,通过在语文课堂上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使得课文内容及相关语文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学生对语文学习所产生的抵触心理会明显减少。而且,借助构建起的教学情境,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以特定的身份参与其中,并在这一过程中更加深刻地感受课文内容,优化学习效果,并逐步提升阅读能力。

例如,在《望庐山瀑布》一课的教学中,考虑到本首古诗以写景为主,教师可以根据古诗内容创设户外旅游的的情境,要求学生化身导游讲解员,将古诗的翻译转化为庐山瀑布景色的介绍。在介绍景色的过程中,学生将同学当作自己带领的游客,根据古诗中的描写努力突显不同景致的特征,力争通过绘声绘色的讲解来打动游客。与传统语文课堂上的古诗翻译相比,上述教学活动的安排,能够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将传统课堂上的翻译及古诗内容讲解转变为趣味横生的情境活动,在营造相对轻松的学习氛围的同时,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古诗内容,这对于课程知识传递效率的提升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另一种形式是安排学生对课文情节进行现场演绎,并在这一过程中感受课文人物的思想情感,以此加深对课文内涵的理解,进而优化阅读学习效果。例如,围绕《金色鱼钩》一课的教学,教师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教师需要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通过简单分析使学生对课文中的故事情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再安排班内学生进行故事演绎。为了优化情境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师需要使用手机或其他简易设备进行灯光、音乐方面的支持,尽可能营造出课文中的氛围。

在正式演绎之前,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排练,要求学生在现场演绎时要通过语言、动作、神情的合理使用使得人物的情感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体现,要努力通过自己的表演来打动教室中的同学。通过上述教学活动的安排,促使学生深刻理解了老班长的心理状态,进而感受老班长不怕牺牲、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以此更好地优化阅读学习的效果。在上述情境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表演进行适当的指点,使其真正融入到故事情境中,这对于学生理解人物情感及课文内涵有积极的作用。

1.3.开展课外读书辅导

科学合理的课外阅读指导,是增强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对该项工作予以必要的重视。在该项工作中,教师要定期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读物,如著名的童话故事等,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进入四年级后,对阅读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教师需向学生分享一些课外阅读技巧,指导学生在面对不同类型的读物时恰当运用阅读方法。

当面对文学经典时,需要仔细品读,结合课堂上掌握的各项知识能力,深层次剖析文学经典读物中的思想内涵;当面对科普类课外读物时,可以采用速读的方法,仅需要通过快速阅读的方式获取其中的关键知识信息即可;当面对学报等课外读物时,则可以选择精读加速度的方式,根据学报中的内容,选择自己擅长的阅读方法,以此提升阅读学习效率。通过指导,学生对课外阅读方法有一个系统的了解,能进行更加高效的课外阅读学习。

1.4.指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学习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合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更加高效的互动,学生围绕特定的学习课题进行合作探究,并在探究中高效完成阅读学习任务。为了优化阅读学习效果,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提出多个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进行阅读学习。例如,在《将相和》一课的教学中,首先,语文教师围绕课文内容提出一系列问题,包括“文中的主要人物包括哪些?”“文章讲述怎样一个故事?”“主人公的行为表现你有哪些感触?”其次,教师根据班内学生的情况进行小组划分,要求学生先自主阅读和学习,之后在合作中寻找上述问题的答案,随着问题的答案一一明了,意味着学生对本课的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最后,经过教师的系统讲解,能够使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上述教学活动的安排,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促使班内学生在探究中完成阅读学习,这对于语文阅读学习效率的提升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2.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语文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是小学语文教育功能的重要体现。在该项工作中,会涉及到多个层面的内容,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客观看待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重要价值,对教学活动进行合理安排,并对教学方法的运用与优化进行持续性的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光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07):45-47.

[2]罗红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天津教育,2022,(15):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