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宁洱县困鹿山茶树病虫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浅析宁洱县困鹿山茶树病虫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措施

李晓庆

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宁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665199

摘要:宁洱县困鹿山的茶树病虫害问题对当地茶叶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详细分析了困鹿山茶树的主要病虫害类型及其发生症状,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旨在为当地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宁洱县困鹿山  茶树  病虫害  综合防治

1引言

在宁洱县困鹿山地区,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独特性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山清水秀,云雾缭绕,是茶树生长的理想之地。然而,近年来,困鹿山地区的茶树却频繁受到病虫害的侵袭,给当地的茶叶产业带来了严重的挑战。茶树病虫害的发生,不仅影响了茶叶的产量,更对茶叶的品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茶叶作为困鹿山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因此,对困鹿山茶树病虫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研究,对于提升当地茶叶产业的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宁洱县困鹿山茶树病虫害的发生症状

2.1 病害的发生症状

(1)茶炭疽病:表现为叶片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病斑边缘红褐色,中央灰白色,严重时叶片枯死。

(2)茶饼病:叶片上出现黄色或绿色的小斑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红褐色,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色小粒点。

(3)茶云纹叶枯病:叶片上出现黄绿色或淡黄色的病斑,病斑边缘不明显,后期病斑上产生灰褐色霉层。

(4)茶白星病:叶片上出现白色或略带浅黄色的圆形病斑,病斑边缘清晰,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色小粒点。

2.2 虫害的发生症状

(1)茶毛虫:幼虫取食叶片,造成叶片缺刻或孔洞,严重时叶片被吃光,影响茶树生长和茶叶产量。

(2)茶尺蠖:幼虫取食叶片,造成叶片缺刻或孔洞,严重时叶片被吃光,仅剩叶脉。

(3)小绿叶蝉:成虫和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造成嫩梢萎缩、干枯,影响茶叶品质。

(4)茶黑毒蛾:幼虫取食叶片,造成叶片缺刻或孔洞,严重时叶片被吃光,仅剩叶柄。

(5)茶蚜虫:成虫和若虫吸取茶树嫩叶汁液,造成嫩叶卷曲、变形,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

三、宁洱县困鹿山茶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3.1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作为预防茶树病虫害的首要措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困鹿山的茶树种植中,我们深入贯彻这一理念,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合理施肥是确保茶树健康生长的关键。针对茶树对营养的需求以及困鹿山特有的土壤条件,我们倡导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法。这种方法能够精准地调配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确保茶树获得均衡的营养供给,从而增强其抗病能力。通过科学施肥,茶树的生长更为健壮,对病虫害的抵抗力也大大增强。

其次,科学修剪是茶树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修剪不仅能够塑造出理想的树冠形态,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更关键的是,它能够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困鹿山,我们建议在春茶和秋茶采摘后进行定期修剪。这样不仅能保持茶树的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滋生的环境,还能促进茶树的健康生长。清洁茶园同样至关重要。茶园内的落叶、枯枝等杂物是病虫害滋生的温床。因此,我们强调茶园的日常清洁工作,定期移除这些可能成为病虫害源头的杂物。从源头上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是维护茶园生态平衡的重要举措。

3.2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作为一种环保且可持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在困鹿山茶树病虫害防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大力推广和应用这一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利用天敌是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在茶园中,蜘蛛、瓢虫等天敌是害虫的自然控制者。通过保护和利用这些天敌,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的数量,减少对茶树的危害。因此,在困鹿山,我们鼓励农户采取生态友好的农业实践,为天敌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其次,施用生物农药是生物防治的另一重要途径。相较于传统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具有环保、低毒、低残留等诸多优点。在困鹿山,我们推荐农户选用BT杀虫剂、病毒制剂等生物农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茶园生态平衡。这些生物农药不仅能够有效地防治病虫害,还能减少对茶树和茶叶的负面影响,保证茶叶的品质和安全。

3.3 化学防治

茶园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茶叶市场的竞争力和消费者的健康。然而,病虫害的频繁发生往往成为制约茶园产量的重要因素。在病虫害防治手段中,化学防治因其快速、高效的特点而备受关注。然而,如何在确保防治效果的同时,减少对环境和茶叶品质的负面影响,是茶园管理者需要深思的问题。

在化学防治中,农药的选择和使用策略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选用高效低毒农药是保障茶叶品质和生态环境的关键。高效农药能够迅速杀灭害虫,减少害虫对茶树的危害;而低毒、低残留农药则能在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同时,降低对茶树和环境的伤害。这样既能确保茶叶的食用安全,又能保护茶园生态平衡。

其次,交替使用农药是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的重要手段。害虫在长时间接触同一种农药后,可能会产生抗药性,导致农药防治效果下降。因此,茶园管理者应根据害虫的种类和发生规律,合理搭配不同种类的农药,进行交替使用。这样不仅能有效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还能提高防治效果,延长农药的使用寿命。茶园管理者在化学防治过程中,还应注重农药使用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在施用农药时,应遵循规定的施药方法和用药量,避免农药的滥用和误用。同时,还应加强茶园管理,提高茶树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农药的使用频率和用量。

3.4 物理防治

在困鹿山茶树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物理防治作为一种环保、安全的防治方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物理防治不仅有助于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还能确保茶叶的品质和安全。

首先,灯光诱杀。利用害虫的趋光性,我们可以在茶园中设置黑光灯等光源设备,吸引害虫前来,并通过光源附近的收集装置将其捕杀。这种方法对于防治茶树害虫如茶尺蠖、茶毛虫等具有显著效果。通过定期开启灯光诱杀设备,可以有效降低茶园中害虫的数量,减轻害虫对茶树的危害。

其次,人工捕杀。对于一些特定的害虫,如茶尺蠖等,我们可以采取人工捕杀的方式进行防治。在害虫发生初期,通过人工摘除受害叶片、捡拾落地虫体等方式,可以有效减少害虫数量,防止害虫进一步扩散和繁殖。同时,人工捕杀还可以结合茶园的日常管理进行,如修剪茶树时清除害虫的越冬场所,从而减少害虫的越冬基数。

除了上述两种物理防治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物理防治措施也可以在困鹿山茶树的病虫害防治中发挥作用。例如,利用害虫对颜色的敏感性,我们可以在茶园中设置黄色或蓝色粘虫板,吸引害虫粘附在板上,进而减少害虫数量。此外,通过调整茶园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也可以抑制害虫的生长和繁殖。

参考文献:

[1] 李淑杰 . 果园生草的意义及草种选择技术[J]. 南方农业, 2021,15(35): 27-29.

[2] 王胜永, 李宝辉, 赵林, 等. 生草对黄淮地区苹果园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21(4): 87-92.

[3] 王东, 卢健, 汪群, 等. 鼠茅草在茶园生草中的应用前景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 2021(21): 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