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造价影响因素及降低工程造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市政造价影响因素及降低工程造价

果云霄

天津泰达建安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300480

摘要:在当今社会,伴随着经济的迅猛进步,各地城市的面貌日新月异,市政工程项目作为构筑城市基石的关键设施,其在城市建设进程中的核心角色日益凸显。然而,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各类复杂因素往往会对工程成本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各相关建设部门应当将工程造价管理视为重中之重,既要确保严格遵循国家法律和规章制度,又要寻求创新策略来优化成本控制,以期实现工程进度的顺畅推进和财务支出的合理节省。这样既能保证工程品质,又能有效地减轻市政财政的压力,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市政造价;影响因素;降低工程造价

1市政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1.1工程招投标环节

市政工程项目的启动基石是招标投标程序,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这一机制,招标方得以发掘最适宜的合作伙伴。这个阶段对市政工程的成本有着显著的塑造力。建设单位在招标时,会考量市场中物料的动态价格以及工程的实际需求,而投标者则会依据这些成本参数来设定他们的竞标价,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动态的经济互动。

1.2市场因素

市政工程的成本构成并非孤立,它深受市场动态的显著影响。这些市场元素主要包括原材料获取成本、劳动力投入以及设备购置开销等多元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市场物价的季节性波动或经济周期变化,直接导致市政工程造价随之起伏,其中最能体现这一效应的是原材料价格的变动。由于市政项目大量依赖建筑材料,市场价格的瞬息万变,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都会在实质上冲击工程预算。其次,施工人员的薪酬管理也是一个关键环节。有效的施工计划和人力资源管理能够确保工程进度稳定,从而有效控制劳动力成本,避免其成为推动造价上升的主要压力。如果未能妥善处理,人员工资的波动可能意外地加剧工程造价的不确定性。因此,市场因素在市政工程造价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它们共同塑造了工程项目的经济面貌。

1.3管理工作不到位

市政工程造价的波动往往与管理的精细度息息相关。在工程的设计与实施阶段,对原材料采购和施工流程的严谨管理至关重要。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可能导致施工方在选购材料时无法确保其品质,这就如同在工程根基上埋下了潜在风险。施工进度的监控同样关键,管理者需实时监督现场施工动态,发现任何偏离标准的行为并立即纠偏,以保证工程质量和效率同步提升,从而间接降低成本。然而,如果管理层面的执行力不足,可能会滋生施工人员懈怠的问题,这不仅会侵蚀工程的质量,还可能拖长工期,直接推高工程的造价成本。因此,强化管理是确保工程效益的关键环节。

2降低市政工程造价的有效措施

2.1树立成本控制观念

市政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成本管理的严谨性对工程造价的管控具有关键影响。因此,设计者与施工人员需树立明确的成本管控意识,并将这种理念融入造价管理的核心策略中,以确保市政工程的社会效益和实际效能得以最大化地展现。在项目设计阶段,可以通过公开竞标机制,评估并优选出在经济性和技术可行性上更为优越的设计方案。此外,造价管理的专业团队需深入理解和掌握成本控制的理念,持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通过多元化的学习途径,确保市政工程造价管理的精准和高效。

2.2严格控制市政工程设计变更、现场签证

确保市政工程项目的成功实施,关键在于严谨地管控设计修改和现场签批流程。这类变动往往潜在着对工程预算和进度的潜在威胁,因此,严格的审查和管控机制必不可少。在处理设计变更和现场签批时,应强调效率、标准和"集体智慧,分级负责"的原则,各部门需紧密协作,以确保变更和签批的精准性、合理性以及经济效益。强化现场监督,旨在预防和打击违规行为,从而维护工程品质和安全。通过实施严格的变更管理和施工签批制度,市政工程的成本能得到精确把控,进而降低项目开支,提升效益,从而推动企业的稳健前行。

2.3实现人才的培养和管理

在工程造价治理的策略中,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关键支柱。首先,强调高技能专业人才的引入策略。在招聘过程中,不仅要严谨评估申请者的技术专长,还需考察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知识转化技巧以及实践经验,确保所录用的人才不仅技术精湛,且综合能力强。其次,实施持续的专业发展计划,对在职的造价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深度培训,旨在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同时促使他们自我反思,进行有目标的学习。通过考核培训效果,确保员工的专业技能得以实质性提升。最后,着重培养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通过精神层面的引导和教育,使他们具备抵御诱惑的能力,从而高效、诚信地履行职责,推动整个行业的稳健前行。

2.4加强施工材料的控制

市政建设项目的资金分配中,材料成本占据了大约60%的关键份额,这直接关乎整个项目的经济效益。因此,施工企业必须高度关注材料费用的管控,以有效压低市政工程的总造价。在材料采购过程中,关键在于实施审慎策略,既要避免过度采购导致资源浪费,也要防止材料短缺对工程进度构成阻碍。实施材料管理策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在启动采购行动前,需做详尽的市场调研,全面理解市场价格波动以及各类施工材料的需求范围,以此为基础构建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并精心挑选运输路径和可靠的供应商,确保物流效率。其次,精确把握采购时机至关重要,根据市政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实际需求,合理规划材料获取的先后顺序,避免因长期库存导致的损耗和遗失,从而降低材料使用率。此外,施工企业应设立专门的材料审核岗位,定期进行材料库存核查,通过对比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消耗与预计消耗,对可能存在的浪费环节进行调整优化,从而实现对材料使用的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削减市政工程的材料成本支出。

2.5加强施工合同管理

(1)为了确保市政工程的顺利进行,关键在于确立稳固的项目管理合同基础并实施严格的管控。通过采用精细的造价管理和调控策略,实现合同的有效执行。在施工启动前,造价监管人员需全程监督工程流程,严谨检验工程质量,所有施工期间的动态都要记录在册,并迅速向上级汇报,随后迅速提出问题解决方案,确保施工流程的顺畅进行。(2)对于市政工程项目的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务必进行详尽的记录,以便于精确把控和管理项目成本。(3)当市政工程合同变更时,造价管理者需深入分析变更后的项目结构质量、施工设计等要素,以此评估是否确实有必要调整,以防止不必要的资金浪费。(4)市政工程的施工和材料供应业务应提升至标准化管理层面,任何违反合同的行为都应被严肃处理,通过索赔机制,强化对城市建设造价的有力约束和监管,从而保障整体项目的经济效益。

结论

市政工程的造价管控是一项复杂且关键的任务,它受多重动态因素制约。为了确保造价的精准与公正,必须在工程实施的全过程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力求有效压低成本。这不仅涉及深入理解并实践成本控制策略,还包括严格把控设计变动和现场执行的灵活性,以及持续提升专业团队的技术素养和工作效率。通过这样的综合手段,我们旨在降低市政工程的经济负担,同时提升其品质和运作效率,从而推动市政建设迈向高质量、高效率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陈大龙.市政造价影响因素及降低工程造价研究[J].建筑与预算,2023(1):19-21.

[2]刘春柳.市政造价影响因素及降低工程造价成本探究[J].建筑•建材•装饰,2022(14):37-39,112.

[3]李双双.市政造价影响因素及降低工程造价研究[J].城镇建设,2023(1):251-253.

[4]方彦支.市政造价影响因素及降低工程造价研究[J].电脑爱好者(普及版)(电子刊),2021(8):3329-3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