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监理现场质量监控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9
/ 2

建筑工程监理现场质量监控措施探讨

胡康

浙江蟠龙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工程的质量是工程项目的核心,而现场质量监控是确保这一核心环节得到有效控制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建筑工程监理的角度出发,对现场质量监控的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为提升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理;现场质量监控;措施

建筑工程的质量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安全,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控始终是工程项目的重中之重。监理作为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独立第三方,其现场质量监控工作尤为关键。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建筑工程监理现场质量监控的措施进行详细探讨。

、建筑工程监理现场质量监控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监理是独立于业主和施工单位之外的第三方,其主要职责是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等进行全面监控,确保工程项目按设计要求和合同规定顺利完成。在现场施工过程中,由于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众多,如材料、工艺、设备、人员等,因此,监理单位的现场质量监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有效的质量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建筑工程监理现场质量监控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监理单位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首要任务是协助业主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这一体系不仅涉及明确的质量目标设定,还包括质量管理流程的梳理以及质量检查制度的建立。监理单位应确保这些制度既符合行业规范,又能有效应对项目的特定挑战。在质量目标方面,监理单位需要与业主紧密合作,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预期成果,制定既具有挑战性又切实可行的质量目标。这些目标应涵盖工程的各个方面,从结构安全到外观质量,从材料选择到施工工艺,确保项目的整体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在质量管理流程方面,监理单位应建立一套完整、闭环的管理流程[1]。这包括质量计划的制定、质量控制的实施、质量保证的措施以及质量改进的机制。通过这一流程,监理单位可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任何质量问题都能得到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此外,监理单位还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检查制度。这包括对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定期审查和监督,确保其持续有效运行;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和隐蔽工程进行重点检查,确保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对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跟踪督促整改,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二)加强事前控制

事前控制是监理单位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施工前,监理单位应对施工图纸进行仔细审查,确保其符合设计规范、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优化设计方案。同时,监理单位还应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查,重点关注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以及施工单位的资源配置和工期安排是否符合合同要求。对于关键部位和特殊工艺,监理单位应编制专门的监理实施细则。这些细则应明确质量控制的关键点、难点和重点,以及相应的控制方法和措施。通过制定针对性的监理实施细则,监理单位可以确保这些关键部位和特殊工艺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三)严格材料设备验收

材料和设备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监理单位应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和设备进行严格验收,确保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合同约定。在验收过程中,监理单位应重点检查材料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规格型号、数量等方面是否符合要求。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监理单位应坚决予以退场,防止其进入施工环节影响工程质量。为了确保材料设备的质量稳定可靠,监理单位还应要求施工单位对进场的材料设备进行复检或见证取样送检。这一措施可以进一步确保材料设备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四)实施过程监控

过程监控是监理单位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应对施工单位的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施工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监控。通过旁站监理、巡视检查、平行检验等方式,监理单位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对于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等质量控制重点部位,监理单位应进行重点监控。这些部位的质量往往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监理单位应制定详细的监控计划和措施,确保这些部位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同时,监理单位还应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为后续的质量评估和验收提供依据。

(五)做好质量检查与验收工作

质量检查和验收是监理单位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最终确认的重要环节。监理单位应定期组织质量检查活动,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督促整改。在各分项工程完成后,监理单位应组织验收工作,确保分项工程质量达标且符合设计要求。在验收过程中,监理单位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验收工作。对于验收不合格的分项工程或部位,监理单位应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直至符合要求为止[2]。同时,监理单位还应做好相应的验收记录和资料整理工作,为后续的工程交付使用和维护管理提供依据。

、提高建筑工程监理现场质量监控效果的建议

(一)加强监理人员培训

监理单位在追求现场质量监控效果的提升时,首要任务就是加强监理人员的培训。监理人员作为质量监控的执行者,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监控效果的好坏。因此,监理单位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体系,定期对监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和知识的更新培训。培训内容不仅要涵盖最新的建筑法规、标准规范,还应包括先进的监理理念和方法,以及新兴的建筑技术和材料知识。除了专业技能培训外,监理单位还应注重提升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如沟通协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这些素质的培养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团队建设活动等多种方式进行。同时,监理单位还应建立相应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监理人员给予奖励和晋升,对表现不佳的监理人员进行督促和辅导,从而激发整个监理团队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建筑工程监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监理单位应积极引入这些技术手段,如BIM技术、大数据分析等,以提高现场质量监控的智能化水平。BIM技术可以实现建筑信息的数字化管理,使得监理单位能够更加精准地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从而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质量问题。大数据分析则可以对施工过程中的大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帮助监理单位发现质量问题的规律和趋势,为制定针对性的监控措施提供有力支持。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时,监理单位还应注重与施工单位的协作配合。双方应共同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施工信息的实时交流和共享。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监理单位的工作效率,还可以减少因信息不畅导致的质量问题。

(三)加强与相关方的沟通协调

建筑工程涉及多个相关方,如业主、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监理单位在现场质量监控过程中,应与这些相关方保持密切的沟通协调。通过定期召开监理例会、专题会议等方式,监理单位可以及时传达质量要求、了解施工进展、解决施工中的质量难题。同时,监理单位还应注重与业主的沟通,及时了解业主的需求和期望,为业主提供专业化的建议和服务。在与相关方沟通协调时,监理单位应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同时,监理单位还应注重自身形象和信誉的建设,以诚信、专业、高效的服务赢得各方的信任和尊重。通过加强与相关方的沟通协调,监理单位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共同推动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

结论

总之,建筑工程监理现场质量监控是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的关键环节。监理单位应通过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事前控制、严格材料设备验收、实施过程监控等措施,确保现场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还应加强监理人员培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及与相关方的沟通协调等工作,提高现场质量监控效果,为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和质量保障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周晓兵.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建立及质量控制方法[J]. 区域治理,2017(12):149-150.

[2]张桂荣.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视角下的监理措施分析[J]. 电脑爱好者(普及版),2020(1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