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的现状、根源及解题思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9
/ 2

探究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的现状、根源及解题思路

王庆胜

金寨县不动产登记中心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  237300

摘要:近年来,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乡结构调整,农村土地利用权的确权登记成为了重要议题。但是,当前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探究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的现状、根源以及解决思路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现状根源解题思路

引言

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是指对农村土地、房屋等不动产进行权属确认和登记的工作。近年来,我国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如登记率低、登记不规范、登记程序繁琐等。这些问题导致了农村不动产权益1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1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的现状

1.1农村不动产登记覆盖范围不全面

在许多农村地区,仍存在大量散落的无主土地、无证房屋等不动产没有完成确权登记。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复杂多样、土地流转频繁,导致土地权属不清、权益保护不完善。这种情况下,部分土地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也给土地资源管理带来了困难和挑战。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对于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导致工作推进缓慢。

1.2登记信息不够准确和及时

在部分地区,不动产登记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存在问题。由于农村地区不动产登记涉及面广,登记材料不完整、信息不真实等问题普遍存在。不完整的登记材料使得土地利用权的转移更加复杂,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信息不真实则会影响到地方政府的规划决策,导致农村发展受限。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化手段,登记信息的收集和更新速度较慢,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1.3不动产登记方式不便捷

目前的不动产登记方式在农村地区仍然存在一定的繁琐性和手续复杂性。农民需要提供大量的材料和证明来办理登记手续,手续费用较高,登记时间长,给农民办理登记手续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和时间成本。这不仅影响了登记工作的推进速度,也影响了农民对登记制度的认可和接受程度。同时,由于登记方式不便捷,一些不良行为如虚假登记、弄虚作假等现象也时有发生,进一步加剧了信息不准确的问题。

2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问题的根源

2.1制度不健全

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制度保障不足是影响登记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动产登记条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动产登记办法》等。这些法规虽然对不动产登记工作提供了一定的规范性要求,但与城市不动产登记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例如,农村地区存在着不动产权属混乱、登记不全等问题。由于农村地区土地流转频繁,人口流动性大,而农村不动产登记又涉及到众多权利主体,如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木使用权等,因此登记工作难度大,登记率低。

2.2缺乏专业化人才支持

不动产登记工作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支持,但当前农村地区缺乏专业化的人才,从而影响了登记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目前,农村地区的不动产登记工作主要由基层政府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担,但这些组织的人员大多缺乏专业培训,技术水平有限,难以胜任登记工作。另外,由于登记工作需要涉及到大量的信息和数据,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但农村地区缺乏相关的人才和技术支持,导致不动产登记工作效率低下。而且,由于农村地区的发展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大,导致登记人员的流动性也大。这样会导致登记工作的不连贯和不稳定,进而影响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2.3 资金和技术投入不足

农村地区对于不动产登记工作的资金投入有限,同时缺乏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支持,制约了工作的推进。由于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和农民自筹,农村地区面临着资金投入有限的问题,难以满足登记工作所需的勘测、测绘、评估等环节所需的大量资金。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使得登记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和完善,影响了土地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同时,由于缺乏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支持,农村地区难以实现不动产登记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和数据共享。信息化技术的不足导致登记工作流程繁琐、效率低下,影响了登记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和成本。

3解题思路和建议

3.1健全不动产登记法律法规

在解决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问题过程中,首先应加强不动产登记的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登记的范围、对象、程序和规章制度,提升登记工作的规范性和稳定性。此外,需要加强土地权属登记制度建设,确保农民土地权益得到有效保障。还要规范登记信息管理,建立完善的信息采集、存储、更新和共享机制。最后,要加强登记效力认定机制,明确登记结果的法律效力,提高登记的实际操作性和权威性,保障登记工作的实施和执行。

3.2完善登记机构和流程

为了提高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应完善登记机构和流程。一方面,建立统一的登记机构,专门负责不动产登记工作的管理和组织,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简化登记流程,减少冗余环节,提高效率,降低登记成本,方便农民参与和办理登记事务。同时,加强人员配备和培训,提高登记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还要推行信息化管理,引入先进的不动产登记技术支持,建立电子登记系统,实现登记信息的自动化采集、处理和传递,提高登记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3.3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技术支持

为了提升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技术支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方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大对农村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网络覆盖率和通信速度,确保登记信息的及时传输和共享。另一方面,引入先进技术支持,如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提高登记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降低信息篡改风险。同时,开展信息化培训,提升登记工作人员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和水平,推动登记工作的数字化转型。在技术上不断升级,跟踪国内外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保持登记工作的技术领先地位,确保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运行。

3.4加强对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的监督和评估

为了增强对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建议采取以下举措。一方面,建立监督评估机制,明确监督责任部门和机构,加强对登记工作的监督检查和审核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另一方面,强化数据核查和比对,验证登记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防止虚假登记和信息失实情况的发生,提高登记数据质量和可信度。此外,开展绩效评估,建立绩效指标体系,激励和奖惩相关工作人员和单位,促进登记工作的提质增效。同时,加强社会监督,增加公众参与登记工作的监督,接受公众意见和建议,推动登记工作更加透明、公正、规范。

结束语

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的推进对于维护农民土地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了解现状、找出根源并提出解题思路,我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推动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为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温小滨.探究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的现状、根源及解题思路[J].山西农经,2023,(23):91-93.

[2]刘宁.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中的问题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11):25-27.

[3]董彦君,张鑫.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中的问题与优化策略[J].城市勘测,2022,(04):145-148.

[4]俞茂贵.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关键技术研究[J].技术与市场,2022,29(06):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