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血管造影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8
/ 2

CT血管造影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意义

乔燕燕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 200032

摘要:目的:CT血管造影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我院2022年3月到2023年11月收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对比CT血管造影与MR血管造影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检出率,没有差异,(P>0.05)。两组诊断效能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没有差异,(P>0.05);两组诊断效能灵敏度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诊断中采取CT血管造影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检出率,这种诊断技术效果理想,有临床应用的意义。

关键词:CT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临床意义

近些年脑组织疾病发生率比较高,尤其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出现能颅内肿瘤的概率比较高。颅内动脉瘤是比较严重的疾病,这种疾病对患者安全的影响比较大,并且严重的威胁患者的安全,这就需要对患者的病变情况进行分析。颅内动脉瘤疾病诊断中要注意对患者安全的影响,要尽量的降低对患者脑组织的影响,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分析,确定颅内肿瘤的大小和位置。颅内动脉瘤诊断中要通过血管造影方式确定,分析患者的造影情况,分析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CT血管造影方式可以得到更为清晰的结果,这种诊断方式在临床上应用要判断具体价值[1]。以我院2022年3月到2023年11月收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对比CT血管造影与MR血管造影的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22年3月到2023年11月收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对比CT血管造影与MR血管造影的结果进行分析。患者信息如表1所示。

表1患者一般情况

项目

分类

数据

性别

男性(例)

35

女性(例)

25

年龄

年龄范围(岁)

42-78

平均年龄(岁)

56.69±11.57

受教育程度

大专以下(例)

36

本科(例)

19

本科以上(例)

5

1.2方法

CT血管造影:使用螺旋CT诊断方法使用颅内平扫方式,静脉穿刺手臂建立静脉通道,并且要注意注射碘海醇等待20秒后要扫描,注射的速度控制为3m/s[2]

MR血管造影:使用1.5T核磁机,使用QD头部线圈,予以快速平扫,调整参数。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检出率。(2)对比两组诊断效能。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使用SPSS25.0统计软件对所有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s)使用t工具进行检验,对比数据差异。而(%)表示的数据使用χ2工具检验。小于0.05的数据差异明显。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检出率

两组患者检出率,没有差异,(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检出率[n(%)]

组别

例数

检出例数

检出率

CT血管造影

60

55

91.67

MR血管造影

60

51

85.00

χ2

--

1.645

P

--

0.169

2.2两组诊断效能

两组诊断效能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90.00(45/50)、91.67(55/60)、75.00(6/8)、75.00(39/52)和88.00(44/50)、85.00(51/60)、70.00(7/10)、74.00(37/50),没有差异,(P>0.05);两组诊断效能灵敏度对比有差异(P<0.05)。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诊断效能对比[n(%)]

组别

例数

特异度

灵敏度

准确率

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

CT血管造影

60

90.00(45/50)

100.00(10/10)

91.67(55/60)

75.00(6/8)

75.00(39/52)

MR血管造影

60

88.00(44/50)

90.00(9/10)

85.00(51/60)

70.00(7/10)

74.00(37/50)

χ2

--

2.356

5.645

3.254

0.945

0.645

P

--

0.092

0.022

0.065

0.336

0.568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可能会引发脑梗死和高血压疾病,这种情况对患者安全的影响比较大,并且要注意对患者生命安全的影响,尽早的诊断和治疗[3]。临床上诊断技术在不断的进步,对于患者的诊断中要对医疗技术进行分析,并且要注意诊断方法的有效性[4]。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检出率,没有差异,(P>0.05)。两组诊断效能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没有差异,(P>0.05);两组诊断效能灵敏度对比有差异(P<0.05)。CT血管造影技术在颅内动脉瘤疾病诊断中应用能够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和大小,并且还能够确定患者疾病,这种诊断方式可以帮助患者诊断病灶的位置,这种诊断方法的安全性比较高,并且在临床诊断有推广的意义,还可以及时的判断患者病情,在诊断技术中的地位比较重[5]。CT血管造影技术在临床上应用比较方便,这种诊断技术的费用比较低廉,并且云顶比较方便,这种诊断技术与MR血管造影比较相似,这种技术在临床上应用有实际价值,并且在对患者诊断有较大的帮助,MR血管造影是比较有效的方法,而CT血管造影技术已经在逐步的成熟,临床上的应用效果也比较理想。CT血管造影技术在诊断中应用可以确定患者的肿瘤大小和位置,还可以让医生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根据结果制定手术方案。

综上所述,颅内动脉瘤诊断中采取CT血管造影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检出率,这种诊断技术效果理想,有临床应用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明亮.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应用于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效果观察及其系统评价[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01):113-114.

[2]樊康杰.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比较[J].中国民康医学,2023,35(10):143-145.

[3]周广立.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一致性研究[J].大医生,2023,8(10):98-101.

[4]黄子迅,朱传涛.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4):174-175.

[5]朱君孺,马燕.多层螺旋CT扫描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及其应用优越性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20,18(09):37-39+4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