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豆联合艾灸应用于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中的效果与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8
/ 2

耳穴压豆联合艾灸应用于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中的效果与护理体会

刘莉芳

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  中医科 江西景德镇 333000

【摘要】目的:分析耳穴压豆联合艾灸应用于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中的效果与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4月至2023年9月期间收治的60例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同时实施耳穴压豆联合艾灸干预,就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评定对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艾灸应用于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中的效果与安全性突出,护理效果满意。

【关键词】耳穴压豆;艾灸;心脾两虚型不寐;护理效果

失眠在中医学中属于“不寐”范畴,以“不得卧”、“目不瞑”为主要特点。近年来受老龄化、社会环境因素等的影响,不寐在临床诊疗中日趋常见[1]。中医认为不寐的发生与饮食不节、情志所伤、久病体虚等多种因素相关,导致气血失和,阴阳失调,而夜不能寐[2-3]。不寐病位在心,同时与肝、脾、肾等有着紧密的关系。心脾两虚型不寐是不寐中的常见证型,这类患者表现为睡眠较浅、易醒、醒后较难入睡等特点,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食欲不振、心慌健忘等症状。我院近年来对部分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开展了耳穴压豆联合艾灸干预,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本研究结合相关病例资料就相关护理工作体会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21年4月至2023年9月期间收治的60例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男女各25例 、35例,年龄29~68(49.58±6.51)岁。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0例,组间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开展常规治疗与护理,主治医师结合具体病情制定治疗方案,以药物治疗为主,护理人员结合用药医嘱开展用药指导,同时交代患者睡前注意事项,如睡前3h不要进食、避免剧烈运动等,提升夜间睡眠质量。

1.2.2、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耳穴压豆联合艾灸干预,(1)耳穴压豆:针对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的耳穴压豆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为主要治则。取穴以耳穴神门、皮质下、枕、垂前、失眠等为主穴,心、肝、脾、肾、胆、胃、小肠等为配穴,每次选择2组耳穴,通过探查确定阳性反应点。采用医用酒精进行局部消毒处理,取王不留行籽贴与6mm见方的胶布中间,对准穴位后紧贴,轻按1~2分钟左右进行穴位的刺激,以产生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为宜,嘱患者每日轻按3~5次,每次贴敷留置3~5天,每周贴敷1次,连续6周。(2)艾灸:针对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的艾灸以培益心脾,补养气血为主要原则,取穴神门、心俞、脾俞、章门、三阴交等,腧穴定位后,进行局部消毒,采用艾条进行局部温灸,各穴位温灸10~15min。每日艾灸1次,每周5次,连续6周。

1.3、观察指标

1.3.1、治疗效果评价: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定患者睡眠质量,分值在6分及以上提示存在睡眠质量问题。治疗后PSQI评分<6分为显效,PSQI≥6分但较治疗前降低50%为有效,否则为无效。

1.3.2、不良反应统计: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烦躁不安、头晕头痛、大汗、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 %)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研究组/30

16(53.33)

12(40.00)

2(6.67)

28(93.33)

对照组/30

10(33.33)

12(40.00)

8(26.67)

22(73.33)

2

4.320

P

0.038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例 %)

组别

烦躁不安

头晕头痛

大汗

食欲不振

总发生率

研究组/30

0(0.00)

0(0.00)

0(0.00)

1(3.33)

1(3.33)

对照组/30

1(3.33)

1(3.33)

1(3.33)

3(10.00)

6(20.00)

2

4.043

P

0.044

3 讨论

不寐主要以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为主要特点,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者,不寐症状也会存在一定差异,轻症患者以入睡困难、早醒或时寐时醒为主要特点[4],病情严重者彻夜不寐。现代医学认为,失眠的发生与神经症、贫血、肝病、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种因素相关。《类证治裁·不寐》中记载有:“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心神主水平 ,入睡时阳气由动转静,而由静转动时就处于清醒状态。阴阳之气自然规律转化产生了人的规律睡眠,一旦受到心肾不交、心脾两虚等各类因素破坏

[5-6],就会导致不寐的发生。脾为后天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血供应不足,知识心神失去阴血的滋养,这也是心脾两虚型不寐发生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分析了耳穴压豆联合艾灸在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中的效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应用效果满意。

耳穴压豆又称耳廓穴区压迫疗法,是基于“耳针”的原理,对耳穴施加刺激,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外治法。本研究中,取神门、枕、失眠等主穴,配以脾、肝等配穴,神门可镇静安神,心肾两脏水火相济,皮质下可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垂前是治疗失眠的特效穴[7]。脾、小肠是针对心脾两虚型不寐的特定穴位。多个穴位配伍,能够发挥较好的清心安神,交通心肾等作用。艾灸中取心俞穴,可有效散发心室之热,该穴位是治疗惊悸、失眠、健忘等的常用穴位。脾俞穴具有较好的健脾利湿,和胃益气功效。章门穴为脾经募穴,是八会穴之脏会,艾灸能够发挥较好的清肝火补脾功效。三阴交穴艾灸具有较好的保健和胃,调补肝肾,调理经血作用。

综上所述,耳穴压豆联合艾灸应用于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中具有较高的疗效与安全性,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值得开展。

参考文献

[1]黄钰莹,樊旭,冯黎馨.温和灸联合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24,20(01):97-100.

[2]陈土文,陈晓传,罗庆波.归脾汤联合耳穴埋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效果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大医生,2023,8(23):79-82.

[3]张娜.基于引气归元理论温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J].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24(08):901-904.

[4]赵明,谢晓文,姚首道等.艾灸联合中药足浴治疗飞行员心脾两虚型不寐的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23,32(09):901-904.

[5]张先庚,张夏梦,李鑫等.中西医健康指导与耳穴压豆对社区心脾两虚型慢性失眠老年患者中医症状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022,40(15):142-144.

[6]赖秀娟.背俞穴埋线联合疏肝安神汤对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22,14(19):53-56.

[7]黄菊礼,杨红菊,曹毓.归脾汤的临床应用联合耳穴贴压疗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22,14(15):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