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不良体态分析与干预纠正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7
/ 2

中小学生不良体态分析与干预纠正的策略研究

杨志鹏   魏丽芝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广华学校  100124

摘 要身体形态简称体态,它是个人外在的一种气质表现,根据人体生理结构特征表明,能否保持健康良好的体态是维持身体健康的根本前提。体态良好有助于维持身体稳定性,防止身体出现一些关节、肌肉等疾病,好的体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躯干关节所承受的压力,反之不良体态会让关节压力成倍增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常饮食结构产生很大变化,学生学业压力和当前社会节奏加快导致缺乏体育锻炼和不科学的饮食结构,使得目前中小学生的不良体态逐渐低龄化,逐步引起广大社会、学校、家庭的高度关注。本文旨在研究常见的不良体态类型及相应的运动干预纠正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生 不良体态 干预纠正 策略研究

一、研究背景

不良体态是关节、肌肉、骨骼在力学中的异常化排列,使得人的躯干从外观来看有畸形显现。目前青少年较大的学业压力、单一的生活方式,使得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了不良生活习惯,日积月累导致骨骼、关节、肌肉成不对称生长,同时这种显现逐渐低龄化,同时由于单一的生活方式大众化体育锻炼与不能坚持规律体育锻炼从而导致体态异常现象问题逐步严重,使得异常体态与肥胖、近视成为目前学生青少年的重要健康问题。

研究表明,多关节参与的复合型功能性力量训练与针对性的抗阻力量训练具有明显的纠正作用。根据人体骨骼关节发展的年龄特征分析,低龄段的中小学生关节灵活且软组织较好,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骨骺线未闭合可塑性较强,所以在此阶段进行运动干预与纠正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常见的不良体态问题

(一)驼背、圆肩、肱骨前移、颈前伸

驼背、圆肩、肱骨前移、颈前伸是日常最常见的问题。驼背是脊柱区胸椎位曲度增加向后过度倾斜;圆肩是胸肌与背阔肌对抗击肌力不均,因胸肌肌力大于背阔肌肌力导致肩关节过度内收形成的一种异常体态现象;肱骨前移是肱骨头向前偏离了球窝关节中心,使得肱骨和肘关节不在同一垂直线上,向前突出,运动时肩关节伴随有弹响或疼痛;颈前伸是指颈椎位过度伸展,头部与颈椎向前过度平移,导致颈椎肌肉紧张。

但部分学生由于久坐及上肢内收的操作性动作(如长期书写、使用电子产品等)增加,使得自身的胸椎弯曲角度逐渐增加,这会挤压上躯干内脏系统, 使胸腔容量减少,从而影响心肺系统的正常工作, 削弱呼吸与循环功能。在体育运动中,存在该类异常体态的学生易产生呼吸模式变化及降低运动表现等情况。

驼背、圆肩、肱骨前移、颈前伸是上交叉综合症的多种表现,也可能是造成上交叉综合症的原因。上交叉综合征指在长期驼背圆肩、颈前伸的体态下造成肌肉失衡引起的相关临床症状,也被称作近端或肩带综合症,是我们一系列胸部以上以肩颈为主的不良体态的症状归集。严重的上交叉综合症会让我们感受到强烈的肩颈不适,甚至会导致严重的颈椎病,影响颈椎的供血,造成很大的健康隐患。较为严重的上交叉综合征会引起背痛、肩痛、颈痛、头晕、头痛、心悸、失眠等。

(二)高低肩、脊柱侧弯

高低肩、骨盆倾斜一般由不良姿势习惯引起, 如:中学生在写作业、听课时身体重心歪斜,一只手撑在桌子上,另一只手放在桌下;长期使用一侧肩膀背书包;跷二郎腿;等等。此类重心偏斜或长期使用一侧肢体发力、支撑的习惯,会导致躯干或四肢一侧肌肉紧张度增加。长期的一侧躯干肌肉紧张会增加相应区域脊柱关节的应力,导致脊柱侧弯, 严重的脊柱侧弯会引起内脏系统疾病,需要外科手术介入,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

(三)骨盆前倾

当肌肉发生异常的紧张性缩短或松弛性拉长时,会造成骨盆、腰椎关节的功能结构异常,躯干表现为中下段的体态异常,如骨盆向前倾斜、腰臀部弯曲度增加、腰椎补偿性伸直、膝部过伸等。中学生是较容易发生骨盆姿势异常的群体,其久坐的行为本身会使屈髋肌群长期处在短缩状态,而臀部肌肉收缩的需求较少,会造成“臀肌失忆”;且部分中学生无规律的体育活动习惯,会导致腹侧核心肌群力量逐渐被削弱,臀肌失活时大腿后侧的腘绳肌过度补偿造成膝过伸。此类异常体态增加了腰椎椎体排列上的剪切力,会造成腰背酸痛的问题。

三、不良体态的因素分析

综上所述,常见不良体态大部分由肌肉失衡、关节失位引起。人体肌肉作为关节运动的原动力,需要关节的转动才能维持适当的拉长、缩短交替改变,从而保持肌肉纤维的正常弹性。1.而青少年学生久坐、伏案学习、跷二郎腿、葛优躺等经常性的不良生活习惯违背了人体肌肉骨骼系统正常的运行平衡发展的机制。2.学生及其家长对体态问题的关注较少,忽视体态问题。3.学生书包重量较大,前侧肌群长期紧张。4.长期频繁使用电子产品,不良姿态保持过长。5.不经常运动锻炼.6.运动后针对性的拉伸放松少等诸多因素影响,这些因素都容易导致体态异常。

良好的体态是需要关节正位、肌肉均衡、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体育运动来协同铸造,因此,学校在开展体育课程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体育课程对不良体态青少年进行纠正干预。

四、不良体态的干预与纠正策略

(一)针对性的培养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

随着青少年的体态问题逐渐加重,这个矛盾使体育教师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学生在学校很有限的体育课程中,要想通过课堂学习对不良体态进行干预,体育教师要具备丰富的相关健康知识,如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功能性训练的概念与练习方法等,才能科学地为学生制订纠正运动策略,还要求教师熟练掌握多项体育运动的专业技能和动作要领。因此,对体育教师的专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保证日常体育课程中的科学热身与拉伸放松

造成学生不良体态的主要原因为就是对抗肌张力不均致使肌肉失衡,而改善肌肉失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针对性的抗阻力量训练。例如针对骨盆前倾、膝过伸的不良体态,通过拉伸紧张的屈髋肌群、下背部肌群,强化训练腹部肌群、臀部肌群等核心肌群肌肉就能得到改善。此类运动对器械、场地的要求较小,使用简单的哑铃、弹力带等即可运动,可以在常态课程中加入练习,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成为课课练。

(三)学校与社区联动开展普及性宣讲与活动

中小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在日常生活中运动的时间非常有限,而大多数住宅小区都配备有公共健身器材、有开阔的场地空间。坐姿蹬腿机可以训练大腿前侧肌群,仰卧起坐器械可以训练核心肌群, 单杠可以锻炼肩部和背部肌群,双杠可以锻炼手臂肌肉,站立扭腰器械可以锻炼腰椎灵活性,肩部旋转和上肢推举器械可以提升肩胛骨的活动度,从而改善驼背、圆肩等体态问题。教育者如果能够了解这些器械专业性及使用方法,并向学生宣讲,让学生利用这些简易的健身器械进行锻炼,可以有效矫正学生的不良体态。

(四)在学校体育中开展针对性的课程与训练

学校可开展多样化的体育课程与训练。常见的田径体育项目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耐力或爆发力。但人体躯干是由多关节组成的,单一的运动训练不能帮助学生改善肌肉的失衡情况,反之单一的训练之后不注重对称和平衡时可能还会加剧失衡现象。有很多科学研究案例表明,多关节、复合型、综合性、功能性的体育训练对不良体态有较好的干预效果。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受时间、场地、器械等因素的限制,教师应适量开展多样化的体育功能性运动项目课程,如健美操、体育舞蹈、瑜伽、力量训练等。此类课程趣味性较强,对一般的体态问题有纠正的作用,同时更易被学生和家长所认可接受。

除此之外还有民族传统武术项目,如太极拳、健身长拳、健身南拳、八段锦等课程,因其项目特点动作柔和缓慢,刚柔并济,对核心力量要求较高,同时对四肢肌肉有较好的训练及伸展拉伸等良好的效果。

(五)日常生活中保持正确良好的体态与心态

    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摆正心态,无需对自己已经出现的异常体态过多的焦虑,因为从身体结构上来讲是对称的,但是后天的社会性生活导致人的器官与肌肉与习惯性也有很大关系,每个人的体态都不是绝对对称的,只不过是程度不同罢了,学生时期的异常体态基本上都不是特别严重和不可逆的,所以能通过坚持的科学力量训练能够很大程度的改善。

参考文献]

[1]朵建群.圆肩驼背与平足的自我矫治[J].中国残疾人,2001,05:28[2]蒋玉梅 . 青少年异常身体姿势现状的特征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10): 61-64.

[3]郑春梅.科学形体训练与畸形矫正方法的研宄[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0,15(1):79.

[4]王丹.十二周健身气功运动处方对上交叉综合征的干预研究[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2019.